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鐵道生態:綠色運輸的另一個選擇

作者:廖靜蕙
鐵道運輸長久以來是陸路交通的主幹,自西元1804年英國出現蒸氣動力機車迄今,已經超過兩百年的歷史,對於生態的衝擊很小,與高污染的汽機車內燃機運具截然不同。台灣於清光緒年間(1887年)已興建鐵道,陸續完成西部幹線、北迴線、宜蘭線及東部幹線,並於2003年皆已電氣化。1992年更研擬貫通西部南北的高速鐵路,並於2007年通車,帶來台灣南北兩地快捷的運輸。有別於國道興建通車後鼓勵私用汽車上路所形成的污染,鐵路具備集中運輸的功能,被視為綠色交通的一環,促進交通運輸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平衡。
低生態衝擊的綠色交通
新中橫公路原為阿里山到塔塔加之間的高山鐵路,民國67年開始拆除,民國80年建成公路。沿線原為獼猴、黑熊之棲地,因此需架設橋網彌補棲地分割的問題,而公路上仍不時可見獼猴停留,難免帶來人猴驚鴻一瞥的虛驚場面。在鐵道時代,因鐵道兼具軌距小、通過時間短、班次固定、夜間不行駛、集體運輸等特性,較無棲地零碎化的現象。
國內知名的鐵道專家蘇昭旭以阿里山鐵道為例說明,此鐵路原為日本人興建,興建時即顧及環保條件。鐵道軌距76.2公分,包括枕木與路廊寬度等皆不超過3公尺,佔據的面積不大;小火車班次固定,傍晚即不再行駛,對於生態的衝擊有限。阿里山鐵道至今仍可見獼猴等小動物逗留,這與青藏鐵路通車至今,藏羚羊未因此減少數量若符。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鍾寶珠談交通建設與暖化

作者:廖靜蕙
交通政策與建設卻能影響人們交通的習慣。台灣人口密集,在移動上的需求甚切。長期以來,台灣在汽機車等私有運具上的管理,都採自由開放的態度,隨著化石燃料、能源的耗竭危機,以及產生的有害氣體造成身體以及環境的破壞,一股低碳行動的聲浪,逐漸壯大,在台灣,低碳行動成為一股新生力量。
低碳行 撇步多
提到低碳交通,馬上令人聯想到騎腳踏車,然而低碳交通撇步何其多,豈止這一項。若要細數,步行更該被積極鼓勵。低碳移動帶動腳踏車風潮,但是否真正反映在通勤移動的需要上,或者把整個城市道路視為大規模的健身場所,有待商榷;反觀成本更低的步行路權卻常被排擠,無論是匆匆走過或悠閒步行在人行道上,常須忍受攤販、停放的機踏車以及單車騎士的「叮咚」聲,並且都已逐漸合法。相關部門需全盤檢視專用道之規劃,在現有的道路上,規劃腳踏車道,可能會比佔用人行道來得積極。
此外,公共運輸系統、汽機車總輛管制、開徵能源稅、塞車稅、隨油徵稅,都在研擬的方法之列。提到公共運輸,鐵路大概是大眾的選項之一,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助理教授洪致文即為文主張面對全球暖化應以鐵路救台灣,並提及「每人每公里所消耗的能源,開汽車是搭高鐵的5倍」,「政府應以發展鐵道為重點,而不是高速公路一條一條接著蓋,這樣其實是變相的鼓勵開車。」花蓮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鍾寶珠也認為馬英九總統兌現「花東地區幸福工程」的選舉支票,不外就是給花蓮人兩條安全的路:安全的台九線(蘇花公路)與買得到票的鐵路座位。然而,台鐵行車速度已經成了公認的慢鐵,並因不斷更改行車時間、調整班次,座位在無形中減少了。無人監督、檢視如此效率的情況下,低碳效能正悄悄流失。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楊之遠剖析台灣溫室氣體減量策略

作者:廖靜蕙
北極熊深受暖化之害。(攝影:陳維滄)自從2006年《京都議定書》實施以來,「碳排量」成了人人關心的話題,任何重大工程、消費行為都要被檢視一番,是不是「造成太多二氧化碳排放」。數據會說話,「台灣2004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達2億5598萬公噸,居世界排名第20位,年人均排放量達11.26公噸,高於日、韓、歐洲各國,耗能工業排放二氧化碳、占總產業排放量之20%。」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副教授楊之遠說這些數據都明顯的高於其他工業國家,產業結構調整面臨挑戰。台灣不是《京都議定書》簽約國,也不是聯合國會員,因此不受國際公約的牽制,二氧化碳也不是空污法認定的污染物,因此尚無法令管制。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副教授楊之遠認為《溫室氣體減量法》應盡速通過實施,從法制面、技術面、經濟誘因及社會面著手,才能改善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
眾所矚目的《溫室氣體減量法》經行政院積極推動,已列為立法院下會期的優先法案。然此法案自2006年通過草案,至今尚未通過立法院一讀。此法明訂環保署是《溫室氣體減量法》的主管機關,但因法案牽涉到產業結構、科技發展、國家產業競爭力等,涉及交通部、內政部、經濟部、農委會眾多部門。楊之遠認為在環保署下或行政院下,應規劃國家級的溫室氣體減量執行委員會DNA(Designed National Authority),綜理《溫室氣體減量法》各項業務。曾擔任過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處長的楊之遠,在環保署任內曾規劃「國家溫室氣體執行委員會」,並規劃成以下三組:

吳東傑:有機耕種,在地購買抗暖化!

作者:廖靜蕙
有機、在地,抗暖化。1970年代因對能源及糧食可能短缺而提出「綠色革命」,大片土地單一物種耕種、使用化學肥料以及農藥等,帶來大量農產品生產,卻也連帶造成生態的破壞、食物污染、已開發國家農產品生產過剩、第三世界國家則遭已開發國家之糧食傾銷、更造成農村人口外移、農村結構改變等社會問題。隨之而起的反省聲浪,以及環保意識的抬頭,賦予有機耕種豐富的內涵。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認為「地產地銷」的有機農業型態、正確的消費,將是改變世界的溫和革命。
有機農業的價值
有機農業成為農企業急流中一股反挫力量,常常都是小蝦米等級的小家庭農場,強調自主性及作物多樣性和輪作。自主性就必須多樣性耕種,按照當地的氣候、土壤、作物「適地適作」,並且隨著季節輪替耕種不同物種作物或同時耕種不同作物的輪作來維持農場的運作。並因不使用化學肥料以及有毒農藥、利用生物鏈的關係控制病蟲害與雜草管理、妥善使用有機廢棄物成為堆肥等耕種原則,因而能涵養水質、清淨空氣達到固碳的作用。不同面積的水稻的耕種已經證實,水田的水能產生微氣候的作用,讓週遭降溫,相對地能換算成不等噸數的冷氣,對於當前因二氧化碳排放過量逐漸暖化的地球,不啻為一劑清涼錠。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直追生態道路的國外經驗

作者:廖靜蕙
道路拓寬之後,帶來的只是車流不息以及棲地破壞。 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台灣是全世界道路開發最密集的國家之一,每開一條道路,背後包含眾多的思維與論述,而往往都關於環境永續的價值。「蘇花高」大概是近期最典型的例子。蓋與不蓋,總有不同的想法支持。其實在第三代高速公路推動下,台灣道路的開發已經逐漸有了與環境共生的概念,具備永續生物多樣化條件的綠色廊道(綠廊、green corridor),在台灣逐漸普遍。而將綠色廊道發揮到極致的國家是國土面積、自然環境條件與台灣頗多雷似的荷蘭,NEN計畫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NEN:以生態網路主導國家發展步調
提到綠廊經驗,當屬歐洲的荷蘭多年來持續進行的「NEN」(National Ecological Network)計畫最知名。1990年荷蘭政府通過了國家生態網路的政策,以補救動物棲地環境零碎化的問題,亦稱國家生態網路系統區。透過整合性網路,提供重要的生態系及物種可生存的區域,並分為3大部分:主要自然保護區 (core area)、自然復育區 (Nature development areas)和生態廊道 (Ecological Corridor),以構成全國生態綠網。景觀生態規劃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或擴大生物的多樣性。並秉持4個原則:一、擴大棲地面積;二、增加棲地數量;三、減少生物移動障礙;四、改善生物棲息環境品質。此項計畫定1990年為基準年,預計於2020年為完成年。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從狗鎮看台灣流浪狗收容

接連幾週剛巧看到NGC播放的《狗鎮收容中心》,讓我心中燃起一絲希望,這幾年接觸了某動物保護組織,即力排眾議,主張動物安養的權利,而非目前盛行的,七天沒有人認養,就是安樂死。我沒有看全《狗鎮收容中心》這一系列影片,只知道這裡主張最少殺生,建立一個友善動物的環境。
《狗鎮收容中心》紀錄的是Best Friends Animal Society裡流浪狗或因各式理由被棄養的狗兒的服務工作。它位於美國南猶他州,佔地上千頃。在這裡,提供以動物最大權益為考量的服務方式,這裡的信念是友善動物,建立一個對人類和動物都更好的世界。工作人員透過行為改變、疾病治療等各種方式,協助動物改善生活品質,並且盡力使牠們適合認養,回到人類「家庭」,成為家庭的一份子,他們認為,被當成家人關愛的生活是最好的。至於那些無法被認領的動物則被安養在該地。這裡的動物幾乎是來自全世界,連收容中心都放棄的動物,這裡是牠們的最後一線希望。
對於動物保護,我發現需要學習的實在太多。以我自己覺醒的歷程為例,即使有良師以身作則,潛移默化,仍需面對台灣強大的社會價值觀,特別是家人的意見(即使我不和父母住)。這個過程何其漫長,對於動物的關懷,常常都是置於記憶的最角落,直到看見街上滿身是瘡的流浪狗、媒體報導或類似《狗鎮收容中心》這樣的影集才會讓我的良心有感受。而最關鍵的改變,仍是飼養動物、接觸動物,發現牠們和人類一樣有覺知的能力,才能徹底覺悟。之後當我加入動物保護組織之後,才發現有不同的論述與主張。
不要以為這是分幫派、據山頭,而是攸關生命的重要論述。沒有參與在動物保護的組織,無法了解台灣的動物遭遇怎樣的悲慘處境,場面之浩大、場景之酷烈。而我們大有為的政府,又是怎樣屠殺街頭的流浪動物(老鼠則歸功於「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成語,耳熟能知),或因早期招募隊員,並不將對動物的容忍程度考量進去(現在是否有改善仍未知;即使在美監獄所謂「監獄犬計畫」,仍需篩選沒有虐待動物紀錄之犯人),任由痛恨動物、領人民稅金的環保大隊虐待、撲殺街頭流浪的貓、狗;即使進到收容所,收容環境是否符合人道標準,以及面臨大量安樂死的命運註1。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食物里程與全球暖化

作者:廖靜蕙
248農學市集。根據估計一個人一生大約吃下50噸的糧食,若以稻米換算,一甲地生產8000斤的稻米,想像一下,那片遼闊的土地!一個人的飲食力量,是可以改變地球的,你是否發揮了正面影響力?檢視一下你餐桌上的食物,你都知道這些食物的產地嗎?有哪些是透過汽車運輸?哪些是貨櫃進口?又有哪些是透過航空輾轉到了你的餐桌呢?計算一下,為了你桌上的飲食,花了多少食物里程,使用了多少資源以及能源?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認為,消費者若能透過審慎評估消費行為,將帶給環境正面價值。
食物里程與產品週期
全球暖化現象,迫使人類全面檢討自己的行為,飲食與生活關係緊密,「食物里程」成了重要的檢視指標。「食物里程是指食物從農場(農、畜的生長地)到消費者購買地(市場、商店)所運送的距離。」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認為要理解食物里程的概念,須從其時空及歷史背景著手。他提到加拿大的史密絲(Alisa Smith)和麥金諾(J.B. MacKinnon)曾提出的「一百哩食物里程」(100 Mile Diet)這個概念,認為與其把農產品運送100哩(相當160公里)路外,不如想想在100里路內,怎麼過自己的生活,此為食物歷程之濫觴。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紅火蟻防疫戰 我們打贏了嗎?

作者:廖靜蕙;照片提供:林宗岐
紅入侵火蟻(Solenopsis invicta) 的工蟻階級的攻擊先以大顎咬住入侵者,並以腹部末端的螫針將毒液注入攻擊物體體內。還記得紅火蟻入侵台灣時的恐慌嗎?那些被紅火蟻叮咬後如火灼傷般疼痛感,以及隨之出現如灼傷般水泡,經過報導的共同記憶是否還有印象?5年來牠或許已消失在媒體鏡頭前,但在台灣仍有18個鄉鎮的民眾持續與紅火蟻的戰役。
讓我們複習一下紅火蟻入侵台灣史。2003年9月第一通紅火蟻通報電話,揭開台灣紅火蟻防治序曲。2004年11月成立「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隸屬於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下,期能於三年內將其族群消滅90%以上。至2007年11月止,一共使用11億元經費、預估發生面積約5,738公頃,較原面積45,250公頃大幅縮減87.54%。紅火蟻防治似乎達到階段性目標,但是這樣夠了嗎?有沒有「紅火蟻防治的理想常態」呢?彰師大助理教授林宗岐說:「只要有一個蟻丘在,3年後就可能有100個蟻丘」。世界各國防治紅火蟻,尚無完全消滅的案例。台灣在紅火蟻防治上,是否能成為紅火蟻根絕的首例?或能控制疫情,得以全力防堵零星個案?還是始終跳著與紅火蟻的反覆舞步-未能控制疫情淪為消極抵抗?

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兩岸經貿與環境-給候選人的備忘錄

2008年3月21日,廖靜蕙綜合報導
2007年6月3日自由時報報導,福建廈門市大批群眾上街示威,要求當局取消台商陳由豪在海滄投資區興建生產有毒化學品對二甲苯(PX)的化工廠。顯示中國民眾環保意識抬頭,開始關心預防性環境保護。此事件絕非單一事件,以往為尋求低廉勞工以及環境條件而前進中國的台商,必須面對這個現象。選戰進入24小時倒數,兩組候選人膠著於兩岸經貿政策攻防戰,並以一中共同市場為決勝點,然而中國投資勞工、環境與社會條件正在改變,台灣總統候選人必須面對。
以往中國在環境要求、勞動工資的標準極低,在此條件下,生產市場價格低廉的產品;相較之下,台灣各項條件較為嚴苛、技術成熟、人力昂貴,製造出來的產品價格較高,造成市場不公平的現象。兩岸經貿一定會對台灣的經濟和環境造成衝擊,也是台灣總統候選人必須面對之議題。

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能源政策,你看見了嗎?

2008年3月19日,廖靜蕙綜合報導
火力發電廠台灣要拼經濟、也要顧環境,能源政策具樞紐功能,具有平衡作用,牽一髮動全身。面臨能源逐漸耗竭,再加上全球暖化現象,能源議題更顯艱鉅。台灣絕大多數能源仰賴進口,根據經濟部能源局3月6日的新聞稿指出,台灣能源供給中,進口能源占98.3%,自產能源僅占1.7%。節約能源、再生能源的開發與運用更形重要。2008年,台灣人民即將透過選票,選出新任總統,領導台灣因應能源挑戰。兩組候選人在能源政策的表現如何?以下就「節能」、「再生能源」兩個面向討論。
能源需求需管控
馬陣營主軸「動員全民節能,邁向零碳城市」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為目標、「低碳節能綠建築」、「零碳綠建築」;謝陣營推「積極節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工業透過製程改變或調整產業結構;交通則規劃大眾運輸著手;住家與商業方面,則從建築物的絕緣與通風、照明及空調需求著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認為兩候選人能源政策都寫得很好,但是不夠具體,易淪為口號。她期待兩組候選人能就目標、期程、方法以及如何回應未來能源變化著墨。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說不出口的秘密-核能是台灣的選項嗎?

2008年3月18日,廖靜蕙綜合報導
拉斯維加斯90英哩外的核廢料掩埋場。圖片來源:DOE 今年2月中研院發表《因應地球暖化台灣之能源政策-本院環境與能源研究小組給新政府的建議》,其中提及「由於目前沒有找到其他可行的替代能源,為達成減碳及穩定能源供給的目標,在確保核能安全及妥善處理核廢料的前提下,核四應照原訂計畫完工運轉,以核一、二、三廠延役且提高發電效率作為替代方案,並且考慮在既有核電廠加裝新核能機組,以善用稀有的核電廠可用土地資源。」等於發給核四廠一張興建准許證。
兩組總統候選人中,馬陣營積極表態擁核,表示將續建、甚至新建核廠;而謝陣營則提出須重新檢視「非核家園」的內涵,言下之意,非核家園也可以擁抱核廠。

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

農地休耕何時了?-農業政策大車拼(下)

2008年3月14日,廖靜蕙綜合報導
台灣糧食60%仰賴進口,大豆、小麥、飼料玉米皆因成本價格過高,而採取進口的方式,但遇到原產地價格飆漲,或遇天災人禍無法生產,台灣有無因應能力與策略?即使鼓勵休耕地轉作,也要負起規劃賣給誰的責任,以上種種現象,直指糧食安全議題需要被關照,卻未見兩組候選人提出相關的論述。
馬之平地造林不實際 未考慮具體做法與目標
馬拉巴栗造林地,林下自生苗木密集。吳東傑認為平地造林用意雖好,6萬公頃的土地規劃在哪裡、如何進行等問題提出質疑。其次,若未進行整體環境評估,是否造成生態浩劫,生物多樣性、蟲害防治、水土保持、農業生產棲地等,也須評估了解對環境的影響。
台大徐光蓉教授計算造林所能吸收的碳量,1平方公尺/公斤/年計算,和馬政策所提「8年內增加平地造林6萬公頃,……每年約可吸收二氧化碳220萬公噸,」有一段距離,並且吸收碳量也因樹種而有差異。另外,對於原耕地整地所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以及到哪裡找6萬公頃的土地,也提出質疑。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農地休耕何時了?-農業政策大車拼(上)

2008年3月13日,廖靜蕙綜合報導
農村,是土地、水與人的有機組合小圖2007年底報導了幾個成功的案例,斗南鎮農會的「新佃農團隊」造就百萬年薪的「小地主大佃農」,於是「小地主大佃農」也成了馬陣營的政策之一;另外,50幾位農友成立「台灣稻農有限公司」,強調農民賣自己種的米以對抗糧商運作要刪除的糧食管理法第10條2項。面對台灣艱辛的農業處境,農民在困境中挫敗或成長,兩組候選人是否跟上腳步了呢?
候選人的第一課 看見農業蘊含的豐富面貌
積極推動有機農業的綠色陣線協會秘書長吳東傑說明農業的原則,世界的趨勢潮流都以農產品、生態、農村文化為主軸思考,從農委會的角色不斷改變就可出農業多元的可能性。英國設立「鄉村食品安全部」主要職責為鄉村社會、食品安全、生態環境。荷蘭還存在農業大學,傳授一般農業。
他認為兩組候選人農業政策缺乏病理診斷,政策看似以鈔票換選票,台灣農村正面臨人力老化、農村文化、生產環境沒有保障的情況。從政策內容看不到農業的未來,所以能兌現鈔票比較實際。溪底遙學習農園馮小非則直言,看不出兩組候選人對農業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