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多項禁止事項維護生態 壽山4月開罰

本報2013年2月2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私闢休息區髒亂不堪。(圖片來源: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厲行執法,昨(27日)壽管處會同軍方、國家公園警察隊等單位於中山大學後方坡地上執行拆除1處私闢休息區。壽管處呼籲民眾切勿於國家自然公園範圍內搭蓋涼棚、開闢步道、放置妨礙景觀之物品,不要違反公告禁止事項及國家公園法以免違規受罰。

此次拆除的地點有許多陸蟹棲息,生態相豐富,卻有民眾私自搭設棚架、座椅及種植蔬菜等行為,不但影響生態保育,也違反「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區域內禁止事項」,經壽管處邀集相關單位現場會勘,並於現場張貼公告,限期要求相關民眾自行拆除,公告已於日前期滿,於是協調軍方派員逕行拆除清理,期望回復原始樣貌。

墾丁昆蟲世界驚奇多 再發現新種金龜子

2013年2月28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榮登Kogane期刊封面的藍氏絨毛金龜(Maladera lanae)。(圖片來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在墾丁特殊的風吹砂地形當中,隱藏著數種人們尚無緣認識的金龜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所委託的研究團隊於園區內發現3種世界新種金龜子以及2種新紀錄種糞金龜,發表於去(2012)年Kogane期刊,其中新種藍氏絨毛金龜並榮登封面照片。

去(2012)年研究團隊在墾丁辨識出3種新種金龜子,命名為藍氏拉科維茨沙蜉金龜(Rakovicus lanae)、野村氏光沙蜉金龜(Leiopsammodius nomurai)及藍氏絨毛金龜(Maladera lanae),前2種新種金龜子種名是以發現者藍艷秋姓氏與台灣研究糞金龜先驅者野村周平博士之姓氏所命名。
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康寧大學休閒管理學系助理教授藍艷秋及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李後晶所組成的研究團隊,並邀請日籍分類學者益本仁雄博士(Dr. Kimio Masumoto)及小林裕和博士(Dr. Hirokazu Kobayashi)共同研究,針對墾丁國家公園的昆蟲相進行全面性的調查。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反核聲浪:核四不安全就應停建 無需公投決定

2013年2月27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儘管行政院長江宜樺再三宣示「確保核安,穩定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是政府在核能議題上的一貫政策,卻又拋出「願正面接受核四停建公投的檢驗」。報導指出,國民黨團擬以「你是否支持停建核四」為公投題目,預計3月底將公投提案送出立法院、8月底完成公投。對此,廢核團體則指出「一個不安全的核電廠,不會因為公投而變成安全」,痛批核四公投已經淪為政治算計,而執政黨以人民當肉盾,逃避該負的政治責任。


一面一面的反核旗訴說民眾反核心願,沒有一個媽媽願意讓孩子處於核災風險中。(攝影:陳錦桐)
一面一面的反核旗訴說民眾反核心願,沒有一個媽媽願意讓孩子處於核災風險中。(攝影:陳錦桐)
總統馬英九也對公投表示支持,認為核四問題糾纏台灣,人心浮動、股市震盪,公投結果雖不會改變政府興建核四的立場,但可讓問題解決不再困擾台灣。

國際接軌 台灣FSC永續林業認證即將上路

2013年2月2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估計約有40萬公頃人造林。
森林產品中標註「FSC」,代表著對環境永續的承諾與行動,最近由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與台灣森林認證發展協會合作,已通過國際森林認證組織FSC註冊,接著將展開林業經營管理相關標準制訂,讓台灣林業符合永續目標。

FSC是國際林業認證組織「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的簡稱,成員是由環保團體、林木公司、原住民代表、驗證公司聯合成立的,兼顧環境、生產、地方社區等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得到大多數非政府組織及零售商的支持,其中更以權威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的參與最具影響力。

森林認證理念肇始於1992年聯合國地球高峰會中通過「森林原則」,針對遏阻毀林及加強森林經營提出對策,藉由認證方式,達到兼顧生態保育與森林資源合理利用的目標。林業試驗所黃裕星所長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社團、政府、企業和消費者重視綠色消費,對於所採購或消費的木材產品或原料,都希望是產自合法與永續經營的健康森林。如能透過國際森林認證制度的評估,正好可以滿足這樣的時代需求。

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3月9日廢核大遊行 核災封鎖線圍總統府

2013年2月22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日本福島核災即將屆滿2周年,不但經濟上仍無法估算核災帶來的損失,釋放到空氣中的輻射污染物質對人體的影響更無從得知。台灣眼見日本災後種種以及兩年來發生在國內幾件核安疑雲,仍未動搖核四續建的決心,為了展示反核民意,數百個反核的民間團體,號召民眾3月9日上街遊行,要求政府停止核四預算、拒絕危險核電。當天主辦單位將以5公里長的核災封鎖線圍繞總統府,讓總統有感。
民間團體在總統府前高舉反核標誌,面對不斷追加的核四預算,民間團體只能在3月9日號召民眾上街頭反對到底。
近日,總統馬英九信心滿滿表示護航核四到底,國民黨團也決心力挺核四預算,民間反核力量則以凝聚人民意志回應。昨(21日)記者會反核民間團體公布3月9日廢核大遊行全台活動內容,定調反核四預算以及要求用電零成長。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崔愫欣指出,台電和政府打算再次追核四預算5、600億,並要求全員趕工,要在今年底、明年初完成鈾燃料裝填,置人民安全於不顧。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中央山脈的漫長陪伴 國家公園串起生態廊道

作者:廖靜蕙
孕育台灣山林水土的中央山脈,在台灣地理上隆起有如一道屋脊,往下守護著其中賴以維生的萬物及生態系,自然豐度使得台灣成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因為高山阻隔,使得這道山脊人跡罕至,造就豐富的自然生態。
中央山脈的能高越嶺古道。(攝影:劉瓊慧)
中央山脈地形險峻,原本就是各種生物聚集生長的天堂。北起插天山,南至大武山全長300公里的「中央山脈生態廊道」,佈滿11座大大小小的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重要棲息環境)、國家公園等不同尺度的保護區,這些保護區不是不夠大,就是呈現孤島式狀態,只是將生態系切割的更零散。

消弭保護區邊界 為生物多樣性跨域合作

從半島效應談保育跨域合作(下)
2013年2月1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恆春半島,rongdong_che攝我們以為某些生物多樣性高的區域圈起來劃保護區,就能保護當地生態,其實並不然。即使是美國黃石國家公園,要維持其本身的生態系,都還需要十倍大的面積。這說明了保育效果無法以保護區的邊界來衡量,邊界可能反而導致生物多樣性衰退,因此透過跨域合作,延伸保育戰線,才能達到生物多樣性保全疾病預防以及降低災害的目標。

保護區外的保護

「沒有一個區域大到足以維持一個生態系統」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說。1872年,美國成立黃石國家公園之後,國家公園的名聲不脛而走,是國家公園的濫觴。事隔150年,論及保育成效時發現,要維持其本身的生態系,都還需要十倍大的面積。占地8,983平方公里的10倍大,約台灣島面積的2.5倍,全都需要保育下來才能讓目前的生態系得以維持。
1950年代開始興起的保護區運動,到了1980年更是如火如荼展開,大家期待以空間換取時間,視國家公園為種原庫、保留一定空間的物種,然而過程中,全球水、陸域生物多樣性卻持續減少。
黃石公園的例子說明了,國家公園所能維護的生態系,無法以目前的面積來衡量,也足以說明,何以國際間積極倡議保護區外的保護如此重要。對於都會型(陽明山、墾丁、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尤其明顯,它們都緊鄰人煙稠密的都會或鄉鎮,被視為休閒觀光的不二選擇,兼顧保育更顯困難。

半島效應、道路切割 恆春半島生物多樣性後繼無力

從半島效應談保育跨域合作(上)
2013年2月2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轉載自墾丁旅遊達人網http://www.dotzing.com.tw/恆春半島風光明媚,四季如春,景色宜人的描寫,恐怕因陸域動物多樣性的減少,而顯得單調了。有如生態系的末梢神經的恆春半島,因受半島效應影響,生物多樣性不如鄰近的陸地,多年來因道路切割、拓寬,而阻斷原可由大武山往外擴展的野生動物路徑。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最近普查發現,大武山以南只有南仁山還看得到山羌,而半島上飛鼠的族群也處於萎縮中;最好能提出補償措施,否則台灣生態系恐怕面臨截肢的命運。

半島陸域生態來自陸地挹注

半島大多由大陸延伸而出的末端,與陸地相連,三面環海,越接近末端,土地越狹長,物種越稀少、難以存活,地景生態學上稱之為「半島效應」。當連結的陸地的物種族群數出生大於死亡時,族群就有往外擴展的需要,這時候一部分族群就會溢散至次要棲地,即使生態資源大大比不上其原來的棲地。
恆春半島除了半島效應先天不良的因素外,森林開墾讓陸地多為人占用,人為活動包括遊憩行為頻繁。裴家騏表示,森林開墾之後的草原地形,原本利於邊緣物種,如梅花鹿、石虎、麝香貓、穿山甲族群增加,結果卻相反。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湧泉陸蟹海岸林 香蕉灣散發生態魅力

2013年2月18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去年豎立的指示牌,提醒行人為陸蟹減速慢行。1月春雨濕潤了整個台灣,沿著台26線開往恆春半島,去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剛豎起的「陸蟹出沒減速慢行」指示牌,預告著香蕉灣就在眼前了。恆春半島是台灣南端自然資源最豐富之地,其中以保育海岸林為主的香蕉灣,那有如電影魔戒原始豐富的海岸林,更孕育出可媲美聖誕島的陸蟹棲地。
香蕉灣是鵝鑾鼻半島沿岸地區,3個具有不同特色的生態保護區中,以海岸林為主要保護對象之生態保護區;位於船帆石東南方約1公里,地形上呈現西北東南走向,全區被台 26線公路分割成2個區段,裡頭尚保存著珍貴的海岸原生林及大型高位珊瑚礁岩,和著名的香蕉灣湧泉。
為了尋訪孕育出蟹類多樣性的原始海岸林以及水源深處,微雨時節走訪恆春半島的香蕉灣湧泉,在台26線香蕉灣由公路東邊轉入產業道路,沿路是農田,早春季節,農地上殘留著落葉劑施用後的枯黃景象,菱角早已採收完畢,沿路仍遺留菱角實;農地上疏疏落落種著玉米、蔬菜等作物,載著農藥的貨卡停在路邊,雖然往海的方向國家公園劃設為生態保護區,但上游卻有農藥施用,令人感到好不突兀。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生物共同體─土地、動物與人的相互依存

作者:廖靜蕙
大自然提供人類生存所需,即使都市化仍不改人類親生物性的本能。生物學家威爾斯(Edward O. Wilson)曾提過人類有親生物性(biophile)的本能。身為地球的一份子,人類無法只置身於自己架構的物理環境中,會渴望親近其他生物,連結我們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作為動態的存在,野生動物提醒我們與自然的連結,透過一隻石虎、台灣黑熊、水鹿,甚至水獺,告訴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發生了甚麼事情。
其實,大自然持續供應人類生存所需。隨著都市化,人們遠離自然環境,看不見它、也忽略了它無時不刻所提供的服務。
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一個環境的生物多樣性越豐富,越能讓當地生命健康、降低災害,生物多樣性並不是一個崇高的理想,而是維繫生命的關鍵。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生態殺手 誰?


剛剛看到幾篇討論貓在野外造成的生態影響,認為生活在野外的貓非生存所需的獵殺造出額外的殺戮、損害,儼然一級生態殺手。只是貓科動物的本能就是獵殺,並非新聞,但當有人主張將貓趕出紐西蘭,就成為大新聞了。台灣也有一些賞鳥人士主張貓應留在室內,不過,到底貓的存在改變了甚麼自然生態,影響了誰?似乎缺乏論述,而且站在生態的立場,最大的殺手也不是貓,到底大家關心什麼?

從小養在家、足不出戶的幾隻銜蟬,曾在陽台集體撲殺一隻麻雀,留下兩隻腳爪的情境十分詭異,想想看,這樁命案居然無法逼問出兇手,他們繼續用我熟悉、帶著問號的眼神看著我:晚餐準備好了嗎?我從來不懷疑貓的獵殺本能,我該擔心麻雀、老鼠因此而滅絕嗎?當然,大家可以質疑,養在家都能抓死麻雀了,一到戶外更嚴重。這或許可以討論,不過我從未聽說,台灣野外的貓曾經成功幫助過農民解決了鳥害問題。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楠梓仙溪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部落族人攜手守護

2013年2月14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舊稱楠梓仙溪的旗山溪上游,曾經創下國內第一的護溪運動,是台灣護溪運動的啟蒙。多年來努力的成就,卻因八八風災一夕變色,河道因土石淹沒而破碎,由玉山孕育之水,雖努力找回原路,但天災、工程卻讓它無法如願以償。
楠梓仙溪的子民們,經過風災的洗禮,一方面努力重建,回到那熟悉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往昔美好的記憶也呼喚著他們,要讓楠梓仙溪潔淨的泉水繼續洗滌常民的生活,再度供應豐富的資源。
八八風災前的楠梓仙溪,清澈美麗。(圖片來源:林務局)八八風災後的楠梓仙溪。(圖片來源:林務局)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氣候變遷影響海溫 研究發現珊瑚遷移高緯度海域

2013年2月13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面對氣候變遷海溫升高的環境影響,熱帶海域的珊瑚可能必須遷移到高緯度的海域,以求生存。日前發現位於北緯32.75度的日本四國島的竜串海中公園,活珊瑚覆蓋率超過60%。而且在73種的珊瑚種類中,可區分為7種功能群。在高緯度冬溫低於熱帶珊瑚種類可以發育成珊瑚礁的海域,有如此高覆蓋率、多樣性與多功能群,令研究人員稱奇。
研究人員在北緯32.7度的日本海域發現珊瑚覆蓋率及多樣性超出預期,顯示氣候變遷讓珊瑚不得不往高緯度發展。(圖片來源:陳昭倫研究團隊)
研究結果也顯示,類似竜串海中公園(Tatsukushi, Shikoku Island)的海域陸續成為珊瑚的避難所,未來人類對於這些「邊緣型」(marginal)的珊瑚群聚,尤應重視研究與保育。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保護香蕉灣珍貴湧泉 生態農耕亟待推廣

2013年2月8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位於恆春半島的香蕉灣,因來自群山泉水的挹注,豐沛的地下水源、老熟原始森林,造就國內重要的陸蟹棲地,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也積極致力於教育宣導及執法,只是被公路切割為兩半的棲地,只有台26線以西劃入生態保護區,另一邊湧泉源頭處,卻是一般管制區。春耕之季,只見農民載著整車的農藥準備整地,恐怕影響下游保護區。不但學者建議鼓勵農民採行友善環境耕作,墾管處也積極斡旋,期待共創產業與保育多贏。
香蕉灣公路以東的農地,有珍貴的紅藻球以豐沛的水源,最適合種植有機蔬菜。除草劑使用過後的農地。
香蕉灣海岸林記錄到的陸蟹高達5科24種,為世界上同類型棲地之冠。每年夏秋之際陸蟹繁殖季節,抱卵母蟹千辛萬苦,在大潮來臨時趕到海岸線來,將即將孵化的卵粒釋放於海洋中,孵化後的陸蟹幼蟲再經歷浮游,返回海岸林,年復一年重複著這個節奏。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保護海洋創舉 小琉球禁用刺網

2013年2月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擁有蔚藍海岸的小琉球,當地居民引以為傲,認為在台灣海岸劣化之際,最能療癒人心的海岸。(攝影:沙浪)擁有蔚藍海岸、可與綠蠵龜共遊的珊瑚礁島小琉球,因具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而深為旅客喜愛。為了保護漁業資源、生態棲地,由琉球區漁會自發性發起離岸3海浬海域不得使用刺網,不但獲得漁民支持,也經屏東縣政府以及漁業署同意公告,在漁會巡守隊守護下,一個月來尚未發現違規事件。
為了保育台灣海洋資源,中央雖規定離岸3海浬不得使用底拖網,違法事件仍頻傳;現在,小琉球連刺網都不能帶出港。屏東縣政府今年元旦正式實施「距岸3浬海域禁止使用各類刺網作業,並禁止攜帶各類刺網具進出琉球各漁港」,連主管機關行政院漁業署都誇「在漁業資源保育工作中,可謂前所未有之創舉」。
漁業署表示,刺網作業常不慎纏繞珊瑚礁、人工魚礁或影響綠蠵龜來游,此次除了琉球區漁會主動發起於琉球海域禁止使用刺網,漁業署與屏東縣政府也辦理漁民轉型輔導計畫,使原本經營刺網漁業之漁船轉型成對漁業資源較友善之一支釣、籠具及曳繩釣漁業。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營造陸蟹棲地 海生館擬種海岸林

2013年2月5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墾丁國家公園內香蕉灣道路旁的減速慢行指示牌。充滿熱帶風情的墾丁國家公園,陸蟹是不可或缺的主角,香蕉灣沿路為陸蟹豎立的減速指示牌,並未讓經過的車輛速度稍減。進入香蕉灣源頭處,老熟的海岸林有如電影《魔戒》般魔幻的原始氣息,造就出全台首屈一指、也是陸蟹棲地的典範。最近,海洋生物博物館由助理研究員邱郁文著手研擬一項就地復育計畫,要將香蕉灣完整的自然樣貌複製到後灣,為陸蟹提供庇護所。
屏東縣車城後灣位於墾丁國家公園範疇內,是當地民眾私房景點。京城建設多年收購私人土地,並提出京棧大飯店興建計畫,即將豎立在後灣海岸,不少人憂心一旦開挖,地下水往下沉降,將嚴重影響傍水而生的陸蟹生存,在幾個陸蟹棲地逐漸劣化之際,後灣陸蟹更顯得重要。

因此案牽涉到生態敏感區,環評也以有條件通過;墾丁國家公園在第三次通盤檢討細部計畫則以「不得改變水文」原則同意當地的開發。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自由貿易擠壓農業 農民凱道吶喊糧食自主

2013年2月4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開放美牛進口總統馬英九承諾牛豬分離隨著美國農業談判代表訪台,而有瓦解的跡象;830農產品開放與否,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沒有說開放也沒有說不開放。在自由貿易名下,台灣農業不斷犧牲;而圈地事件也未曾稍減。昨(3日)由捍衛農鄉聯盟、台灣農村陣線及國際農民運動組織「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在凱道辦論壇、說分明,保護農地才能解救糧食危機。
爭糧食自主,反圈地搶水,農民凱道辦論壇。
4年前,大埔怪手鏟田的畫面,讓全台激動沸騰,台灣農村陣線與農民號召民眾上凱道,是台灣社會第一次正視有計畫有規模圈地的殺傷力,時任行政院長的吳敦義雖同意解決,之後透過行政院新聞稿以及內政部新聞稿表示,大埔問題已解決。事實上,大埔仍有幾戶並未如所承諾處理,圈地圖利的事件仍是進行式,吳敦義也榮登副總統寶座。

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水獺之死凸顯保育困境 野放、圈養難為保育員

2013年2月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去(2012)年8月24日經金門航管站人員拾獲的水獺,交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收容後,不幸於10月15日死亡。金管處雖按照規定向金門縣政府通報,事隔3個月卻有民眾投訴,金管處為了讓內政部長李鴻源巡查時一睹水獺面目,硬是將進行野放訓練時逃脫的水獺帶回。金管處保育課長邱天火鄭重否認,此事也反映收容野放的困境。
去年8月拾獲的水獺,原期待可異地野放,卻功虧一簣死亡,引發關注,圈養保育兩難。(圖片來源: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邱天火表示,去年剛收到水獺時,是體重只有860公克的幼體,為了保育水獺,邀請台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玲玲、屏科大獸醫以及金門野鳥學會莊西進一起研商討論保育目標,並選定雙鯉溼地附近為未來野放的地點。只是水獺太小,仍無法自行覓食,因此先於雙鯉溼地自然中心建築物下的廊道做成一個水獺的中途之家,在野放前暫時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