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紀錄台灣強心臟 繽紛丹巒7種猛禽一片到位

2015年1月28日南投訊,廖靜蕙報導
繽紛丹巒紀錄林鵰育雛及雛鳥成長過程。(圖片來源:南投林管處)若說丹大野動棲息環境是台灣的心臟,那麼這個心臟有多強韌呢?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與生態紀錄片導演劉燕明合作,連續3年,有如為台灣健診般紀錄丹大的生物多樣性,二部曲紀錄繽紛鳥類,7種猛禽一片到位,證明台灣豐盛生命力。
丹大是台灣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涵蓋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與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為避免區內的棲地遭受濫墾濫伐、獵捕壓力、提供野生動植物完整的棲息空間及落實「中央山脈生態廊道」的理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00年2月25日依《野生動物保護法》公告設立「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丹大位處台灣的心臟地帶、也是濁水溪的源頭,海拔範圍可從521公尺陡升至3,619公尺,孕育台灣森林生態系,當淺山生態系一片哀鴻之際,丹大保留了森林生態系基因庫,熊鷹與林鵰在此交會,由沒有羽飾文化的布農人守護;保留了高海拔求生的雪山草蜥、菊池氏龜殼花、孓遺物種阿里山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玉山杜鵑、阿里山龍膽、黑斑龍膽、野薄荷、馬先蕎、纈草等珍貴物種棲身之地。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家在濕地莫宰羊 五十二甲地主要求市價徵收

2015年1月2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濕地保育法》即將於下周一(2月2日)上路,其中42處依據行政命令公告的國家重要濕地,也將「視同」、受濕地法保護,然而,部分位於公告濕地內的地主,得知後卻擔憂權益受損。昨(26)日就有近百位來自宜蘭五結鄉居民,分搭5部遊覽車北上營建署陳情抗議,要求在配套措施未完成前,不要劃入濕地範圍。
宜蘭五十二甲濕地地主,前往營建署抗議土地劃入濕地範圍。

重要濕地公告缺乏民眾參與

位於宜蘭五結鄉的五十二甲濕地,公告範圍共299公頃,其中90%以上為私人土地,
過去宜蘭縣政府雖提報「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爭取中央經費保留五十二甲濕地自然景觀,滯洪、減災,並透過荒野保護協會推動生態農法,並與當地利澤社區發展生態旅遊;又經中央濕地計畫輔導團認可,評定為國家級重要濕地;卻因缺乏與地主溝通,在濕地法實施前生變。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最愛是你!小辮鴴再訪雲林 誠徵無毒土豆農當好友

2015年1月26日雲林訊,廖靜蕙報導
土豆田裡,飛來冠羽有如辮子往上翹的鳥兒,代表節氣又到了小辮鴴造訪台灣的日子。可愛、輕巧的小辮鴴,愛吃蟲的習性,遇到雲林敦厚良善的農民,交會台灣農村圖像另一章。

小辮鴴每年都在土豆豐收之季來訪,農民除了暱稱「田貓仔」之外,這幾年又多了「土豆鳥」的封號。昨(25日)舉辦的「土豆鳥回娘家」數鳥活動,於雲林縣境內同步數算小辮鴴,共紀錄到5,862隻,跟其他縣市一比,可證明小辮鴴最愛仍是雲林縣。
在高麗菜田探頭探腦的小辮鴴。(攝影:蘇美如)
從西伯利亞起飛,數千隻小辮鴴飛行數千里,為了來到地球上這座小小的島嶼,而牠們的遺傳座標更精準地定位在雲林縣(元長鄉)度冬,忠誠度可從全台其他地區的回報數量得知,幾個過去紀錄到小辮鴴的地區,回報的數量是115隻,不到3%。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禽流感來襲】防疫也得生態平衡 管理危險因子抗疫

2015年1月2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政府10幾年來雖積極監測,面對疫情來襲,也能快速處理,但民眾疑惑的病毒源頭從何而來,仍只依據檢測結果發布由候鳥帶來的,這項結論不但無法解釋與監測結果的差異,以及何以一開始就有陸禽疫情,更重要的是,速度怎麼這麼快?反而引發更多疑慮與爭論。
政府部門近日雖已採高規格防堵禽流感,通報後一天內採樣、結果就出來了,連撲殺速度也很快,已到了「見到黑影就開槍」的地步。問題是前端疏忽了什麼?若無法找到問題源頭,就無法提出對策。
雞群。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mattbeckwith/9660627644,作者:Matt Beckwith,本圖符合CC授權使用。

野鳥監測仍有倒楣機率

對於野鳥長期監測,雖有零星低致病性病毒案例,但並非都屬於高致病病毒株。依據南韓的研究,病毒對於水禽造成的死亡率低,而且野鳥生病會躲起來,死亡個體也不易 發現 陳貞志表示,當然可以檢討監測系統有無忽略的死角、採樣是否具有代表性, 但是即使在信賴區間,樣本也都沒問題,還是會有所謂的「倒楣機率」。

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區域計畫不亂來、守護在地自己來 宜蘭小農指認敏感地

2015年1月22日宜蘭訊,廖靜蕙報導
隨著「全國區域計畫」公告、補辦公聽會落幕,「直轄市、縣(市)區域計畫」也將步上舞台,各地公民能否共同擘畫家鄉未來想像?
由宜蘭在地小農組成的「守護宜蘭工作坊」即創下首例,在縣府區域計畫尚未完成前,聚集了最熟悉當地環境的人討論、指認環境敏感地,提供給縣政府參考,盼能守護地方獨特自然資源、形塑區域發展特色,避免不當規劃開發,體現由下而上的力量。
宜蘭縣將法定保護區全數列入一級環境敏感區。(圖片來源:宜蘭縣政府建設處簡報)

在地最瞭  自己的土地自己救

目前宜蘭縣政府區域計劃已委託顧問公司進行規劃,也以研討會形式,公開初步規劃。規劃中,將所有法定的保護區全數列入一級敏感地,並以「重疊管制」的精神,確保環境敏感地不因開發失守。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禽流感來襲】活禽慎入 宜縣實施境管措施

2015年1月2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禽流感疫情持續向北延燒,已到桃園境內,作為東部防疫的前哨站,宜蘭縣政府與花蓮、台東共同建立防疫網,除重申全面禁止生雞糞進入境內,另祭出兩項境管措施,包括花東地區活禽入境需檢附獸醫師開具之健康證明書;以外地區全面禁止禽類活體進入縣境,縣府也將全天候管制,力抗疫情。
宜蘭縣目前尚未傳出禽流感疫情,能否守住,縣府全力防疫。(圖片來源:宜蘭縣政府)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禽流感來襲】野鳥監測未見高致病原 加強養殖場通報需農民安心

2015年1月1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去(2014)年11月橫掃歐洲的禽流感H5N8病毒,最近確認降落台灣。防檢局11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疑與過境水禽與沿海養鵝場鵝隻互動有關,只是,依據台北鳥會十幾年監測資料,未曾在野鳥、過境水禽體內驗出這隻病毒,也未發現無故死亡野鳥個體,但仍無法忽視候鳥傳播的可能。
由於此番禽流感爆發,第一個通報是7日屏東蛋雞場檢出H5N2亞型禽流感病毒7~8日送檢24個雲林縣4鵝場確認感染新型H5N2禽流感、嘉義縣1種鵝場確認感染與韓國株相近之H5N8亞型禽流感,隨即按照程序撲殺清場並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
雲林沿海養鴨場內,可見紅頭潛鴨身影。(攝影:張俊章)
雁鴨科未見橫死  過境水禽未驗出H5N2、H5N8
由於傳出疫情的場所包括嘉義、雲林沿海鵝場,而這些鵝場通常位於海邊,採開放式養殖,因此防檢局「研判兩株病毒均可能來自候鳥,經媒介傳至國內水禽場。」;但是鳥類研究調查人員指出,大型雁鴨科較有可能是病毒載體,但台灣未見未見雁鴨科離奇死亡個體。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Pakalongay要畢業 先到野外捕魚、採野菜

2015年1月12日花蓮訊,廖靜蕙報導
阿美族部落中最年幼、階層的最低的Pakalongay,要具備那些知識技能才能畢業?上週六(10日)吉拉米代部落為孩子準備的畢業典禮,孩子們不但要解說吉哈拉艾文化景觀的秘密,還要能具備野外生存技能,並到湧泉出水口取水,為長輩服務。這些課程超越學校教室所能提供的,為小小Pakalongay奠基在地智慧與生態知識,成為真正的「Pangcah(人)」。
Pakalongay在阿美族傳統,是指最年幼、階層最低的孩子,他們的任務是服務長輩。只是這些傳統,隨著時代變遷,面臨斷裂危機。
豐南社區有60%的阿美族人,稱為吉拉米代部落,這兩年在族人斡旋下,結合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光中研究團隊,利用周末時間及廢校空間,發展屬於部落的「Pakalongay小小解說員」課程,幾個孩子陸續完成課程,就要畢業了。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新科市鳥橫死 南市迎來寂靜新春

2015年1月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趕在市長上任前,台南市鳥也出爐了,這次是由形體優美,能輕巧遊走於浮葉間的「葉行者」水雉打敗草鴞、黑琵奪魁。但是冠上市鳥名號,並未使水雉轉運,隨著春耕播種,監測人員也陸續傳回水雉死亡的數據,他們悲觀表示,1月底前,恐怕還有更多死亡個體!
2015年1月6日,紅色田中水雉一隻。(攝影:吳銘)

住的安心嗎? 台南水雉死亡頻傳

如果說苗栗代管石虎保育,那麼台南非推水雉不可!去(2014)年台南市鳥選秀,水雉獲得4萬3935票,以45%得票率,打敗五色鳥、高蹺鴴、草鴞以及黑面琵鷺。
觀察指出,水雉是農田物種,符合過去台南農業縣的形象,又與府城優雅的氣質相襯,且屬於部分區域,如六甲、下營、麻豆以及官田的珍稀留鳥,而台南(縣)市更以15年時間復育,比隨著季節來訪的黑面琵鷺更能守護台南的環境,因此脫穎而出。

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拆壩也行 新建水庫不如與水共生

2015年1月6日台南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面臨缺水考驗時,我們需要更了解台灣水庫面臨的困境。成大水利暨海洋工程學系副教授王筱雯指出,台灣的水文變異非常大,而水庫的目的是減少變異,讓乾季時仍有水可用,但「以傳統思維進行水庫防淤根本無解。」
王筱雯表示缺水的問題應回歸根本,也就是水價與用水習慣,便宜的水價讓台灣社會忽視水文變遷的環境條件,「忘了水有用盡的一天」。
烏山頭水庫風景區。(來源:hcj0416)

水價低影響用水習慣

「台灣的水價和其他各國比較起來差太多了,也養成將有水視為天經地義的習慣,沒有水就問為何沒水,卻未反省思考平常是怎麼用水的。」王筱雯表示,台灣常常都在問題或災難發生後,才開始解決問題,使得事倍功半。

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水庫就是我的現場 準工程師走出課堂與水共舞

2015年1月5日台南、高雄訊,廖靜蕙報導
利工程人員的訓練一向都要求計算精準、問題解決導向,但過去的學校教育,卻讓工程人員遠離問題現場,在實驗室模擬出完美的模式,到了現場卻發現落差很大,只得鎩羽而歸。怎麼會這樣?
缺水陰影籠罩全台,水資源治理,成為熱門話題。有別過去只在課堂、研究室討論、計量,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副教授王筱雯,將課堂拉到問題解決現場,讓這些準工程師,在學習階段就熟悉現場,進而得以發展一連串切合實際的解決方案。
曾文水庫。(來源:ijliao)

做中學 準工程師親上火線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四年級學生,這學年有一門專題討論課程,學生必須進行個案研究,並且到現場現勘、收集資料,與第一線工程人員討論,並根據所學理論,運用於問題解決上。

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一期作停灌41,576公頃 農民要政府說清楚水到哪裡去

2015年1月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工業用水不但長期調撥生產糧食的灌溉用水,這次恐怕更要全民餓肚子買單!上個月25日,經濟部「旱災應變小組」,以「降雨有限,水情仍不佳,為穩定民生及工業用水」為由,決議包括桃竹苗雲南等縣市,共41,576公頃實施停灌休耕。決策過程未與農民協商,一夕之間就要改變農民命運。
來自桃竹苗的農民,前往行政院要政府說清楚,為何缺水要停灌農糧。
來自苗栗、新竹、桃園等地停灌區的農民及代耕業者,昨(31日)與捍衛農鄉聯盟、台灣農村陣線、主婦聯盟等農業及消費者團體,於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質疑政府何以片面宣布一期稻作停灌休耕政策,要求政府廣納農民意見,面對天災應全民共同面對解決,而非重工輕農,特別是極端氣候下,農耕用水能循環調適微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