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跟著望鄉部落採集 傳統香料作物、樹豆漿打造微型文化產業
›
你不能不知道的採集林業魅力系列報導(上) 2018年1月3日南投訊,廖靜蕙報導 布農族因為善用食茱萸、山肉桂、山胡椒這類香料植物,在過去,讓獵人下山帶回來的野味,更形美味!現在,透過研究團隊與望鄉部落合作,以傳統香料作物研發產品,探索不傷及林木的採集林業...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工程擾動地貌單一化 潮間帶僅大眼蟹獨占鰲頭
›
2017年12月2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雖然具有豐富的蟹類多樣性,但由於河口、沿海工程多,原本有沙、有泥,小石子多樣的地貌,經工程擾動後,幾乎只剩下細泥沙,地景單一化的結果,使得螃蟹種類也減少。螃蟹研究專家王嘉祥指出,這幾年西部沿岸、淡水河口,萬歲大...
台新螃蟹研究合作25年 發表台灣螃蟹名錄800種
›
2017年12月2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四面環海的台灣,不管是泥灘、沙灘、珊瑚礁、藻礁等海岸,甚至是溪流、農田裡等,都可見螃蟹的蹤跡,螃蟹的多樣性令人驚豔。根據這個月台灣博物館出版的台灣螃蟹名錄,台灣已知螃蟹的種數高達800多種,約占全球已記錄螃蟹物種的1/...
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為自己的果園圍上電圍網 獼猴不再來收成
›
本報2017年9月6日南投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雲林古坑草嶺地區甜柿即將採收,為了防範野生動物、保護收成,展開人猴大作戰。 靠山的果園,一天有幾個時段無預期地幾聲鞭炮聲響徹雲霄,旋即回歸寧靜,巨大的聲響警告獼猴、山豬一行,不要跨越界線進入人類照顧的果園!...
1 則留言:
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串聯西部海岸生態綠網 海岸林守護國土 林地不足考驗巧婦
›
2017年1月25日桃園訊,廖靜蕙報導 冬日的桃園大園草漯海岸,東北季風威力大到讓人站不穩。風機隨著風轉動發生嗡嗡聲,甚至沒有風聲來得大。雖然是最好的風場,同時也是最不利於植物生長的地方。日治時代就設定為飛砂保安林,歷經半世紀物換星移,如今重拾保安林任務,考驗...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我們談的里山,真的是里山嗎?
›
最近聽到某單位對里山倡議的發展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只要做不要說就好,因為里山倡議快變成新型態的詐騙手法了。的確,2017年要說台灣社會最夯的詞彙,「里山倡議」當仁不讓。不少政府部門暢談台灣里山,更有高達數十億的經費要「做里山」,但是我們談的里山真的是里山嗎? 「里山倡議...
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劇毒性加保扶禁用生效 推友善環境農法防鳥害
›
高濃度加保扶禁令回顧 2017年1月1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經過2年多來的公告,從今年元旦開始,「40.64%加保扶水懸劑」、「44%加保扶水懸劑」、「37.5%加保扶水溶性袋裝可濕性粉劑」及「24%納乃得溶液」等四種劇毒農藥產品,正式禁止販...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哨兵之歌】避冬好去處 走訪小琉球人文風景 讓潮間帶喘口氣
›
冬日的小琉球氣候依舊和煦,一早出門,戶外穿著薄長衣,仍讓陽光微微逼出汗。騎著機車環島漫遊,不時遇到三五成群或倆倆成雙的遊客,錯身而過。旅店的員工說,這個季節是淡季,旅客明顯的少,卻舒服得讓人流連忘返。 環島公路隨時都可以停下來觀賞海岸線,一些地方也設置涼亭、賞景台,機...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成立國家自然公園好不好? 美濃居民:從長計議、先感受好處再說!
›
2016年12月19日高雄訊,廖靜蕙報導 美 濃山林怎樣保護最好?2013年由美濃愛鄉協進會發起全國連署,倡議劃設國家自然公園,這幾年在當地引發不同看法。16日壽山處再度召開民眾溝通座談會,美濃居民溫仲良細說從頭,原期待國家自然公園能為鄉村地區的發展開創格局...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讓農業成為有故事的產業! 花蓮場加入IPSI不忘有機初衷
›
2016年12月14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今年7月,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成功加入IPSI,成為台灣第一個加入的政府部門會員,他們所發表「水田生物多樣性新指標-綠色保育創新價值」個案研究,獲得IPSI秘書處肯定,視為撰寫模範,是各會員參考範本。 花...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