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豐濱石梯坪自從去年在港口部落舒米如妮的努力下,以生態農法種出一小片面積,這看似微小的成績,卻吸引了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注意,並且主動與舒米如妮聯繫,從今年初插秧開始,一路陪伴,週二(24日),由場長帶頭,帶著農友到港口部落農田觀摩,回答農民實作上的問題。支持部落產業花蓮場相招陪伴
花蓮場是有機農業的召集單位,此外工作重點也包括原住民部落產業。場長黃鵬致詞時十分肯定港口部落的努力,地雖小小一塊,而且高度有落差,難以平地大面積處理,卻十分有特色,要說服部落有機耕作,從休耕田長成黃金色稻穗實屬不易。他強調,沒有生產其他事情都無法落實。第1年最重要,花蓮場不但義不容辭前來協助,也誓言一定要成功。





屏東縣萬巒鄉安靜的客家小聚落──五溝聚落,因為八八風災後一項工程將改變河川樣貌,經當地民眾陳情抗議,一夕聞名,全台民眾這才恍然得知這個結合歷史文化與自然地景之地。2008年文建會將五溝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為「傳統聚落」,文化潛力直逼花宅,有望成為第二個國家級「重要聚落」,更可貴的是,這裡不只是一片保留歷史回憶的建築而已,這裡的居民以生活持續書寫五溝歷史,他們用彼此熟悉的客家話打招呼,吃著粄條收割檳榔。

民間積極打造苗栗縣成為石虎之都,也獲得縣府認可,5月才賦予一隻救傷的石虎為保育大使,縣府卻又與私人企業在石虎發現頻率最高
上月初有企業表示將在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旁興建世界地標大佛塔,引發當地民眾疑慮,擔心犧牲自然生態。台南市政府日前發布新聞稿澄清並未接獲相關計畫申請,並明確表達開發案區位接近國家公園,應朝生態旅遊方向規劃,佛塔等宗教設施不宜在內。
炎炎夏日,不少民眾選擇外出戲水,而從地表滲透出來的天然湧泉幾乎是不二選擇,除了知名的蘇澳冷泉,令民眾爭相湧入一解酷熱,全台還有43處全年無休的湧泉溼地。一項由農委會林務局委託進行的全國湧泉溼地大調查,深入各地尋訪湧泉,並發展保育策略,讓湧泉清涼魅力,源源不絕!
繼苗栗縣政府後龍殯葬園區引發民眾抗議,位於屏東縣市頭前溪一帶的「屏東縣立殯葬專區」計畫,因選址在國定古蹟下淡水溪鐵橋(舊鐵橋)入口處,緊鄰高屏溪,引起罵聲不斷。上週六(6月30日)於前進國小舉辦的說明會,縣長曹啟鴻親上火線說明,卻與居民意見相左,引燃民眾不滿情緒,當場叫罵聲不斷,曹啟鴻選擇離開現場,一場說明會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