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華大學與屏北高中合作的小清華計畫,今年與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合作,推派5位代表參加即將於荷蘭舉行的第26屆「國際環境守護組織(Caretakers of th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CEI)青年年會」,5位代表將以發表「確保未來的糧食安全」的報告,讓原住民守護糧食的傳統知識在國際發光!
來自屏東霧台部落的魯凱族李祖兒、高雄茂林部落簡家洵、台東大鳥部落的排灣族許敬、屏東竹坑部落的潘平臣、以及台東都蘭部落的阿美族高書辰,都是屏北高中原住民專班高二學生,經過幾個月來課程培訓、徵選,從77位學生中拔擢而出。
CEI是一個全球性網路,致力於中學老師及學生的環境教育交流與創新思考。這兩年來,透過國內地球憲章聯盟連結原住民部落,徵選原住民高中生參加在各國舉辦的CEI大會。
此次大會主題為「跨界合作的永續發展」,台灣團則以「確保未來的糧食安全」為主題回應。本身即來自具有海洋性格的阿美族,高書辰即以「氣候變遷對於海洋民族的影響」,探討同是海洋原住民族的達悟族捕捉飛魚的傳統,因氣候變遷越來越少,對其文化的影響。提到為了甄選,參加了好幾天的課程,其中對於藍色經濟印象特別深刻,提供在地不破壞環境為前提的就業機會,也令高書辰願意探索經濟與環境之間存在的友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