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為水雉而生 翁榮炫死而後已

【紀念翁榮炫逝世週年】系列報導一
2015年7月17日台南訊,廖靜蕙報導
今天是前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翁榮炫去逝1周年。很多人知道水雉復育的故事,卻鮮少知道翁榮炫為水雉死而後已的故事。
紀念為水雉死而後已的保育者翁榮炫。(圖片來源: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紀念為水雉死而後已的保育者翁榮炫。圖片來源: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守護水雉「小三」  鞠躬盡瘁

翁榮炫大學就讀東海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就投入鳥類調查。1998年隨濕地研究專家翁義聰進行水雉的全島監測調查,揭露了台灣水田常見的水雉,因都市化、工業化,族群減少剩不到50隻,由此展開水雉復育。
2009年,台南鳥會聘任翁榮炫擔任水雉教育園區調查員,2011年擔任主任一職。在他認真殷勤的調查下,揭開當地農法改變造成水雉以及鳥類遭毒死事件。為了確保冬季一期稻作農民施藥時,不讓水雉到田裡覓食,翁榮炫幾年來自聘人力夜宿田區趕鳥,去年5月卻不幸病倒,短短51天撒手人寰,享年48歲(1967~2014)。
去(2014)年9月,台南鳥會邀請翁榮炫之妻李文珍擔任環境教育專員,挑起園區管理經營重任。過去翁榮炫雖領一份薪水,卻常全家出動支援,園區工作對李文珍並不陌生。
為了瞭解水雉保育以及園區經營現況,他開始整理翁榮炫留下的資料,這在以往是不允許的行為,翁榮炫深怕資料遺失,向來不讓家人接觸。
讀了他遺留的紀錄,李文珍三番兩次激動不已,過去明明說要回家了,卻一直到半夜才到家,她一度以為先生在外面亂搞、有小三,原來都是為了守護水雉,小三正是水雉。而她讀完資料才知道,翁榮炫早把台南地區的每個角落調查得一清二楚。
翁榮炫鏡頭下雄鳥護雛的景象。(攝影:翁榮炫)
翁榮炫鏡頭下雄鳥護雛的景象。(攝影:翁榮炫)
李文珍口中的翁榮炫,個性木訥寡言,但一聊到鳥就停不住,也喜愛跟孩子相處,是個孩子王;翁榮炫走後,每個到園區的小朋友,都在找「大野狼」(翁榮炫的暱稱),告知孩子們,大野狼上天堂了,孩子都無法接受,要一次次透過家長說明,才慢慢接受事實。
「不要下來,田裡有毒!」  保育路艱辛
當台南鳥會邀請李文珍接下園區工作時,一些熟識朋友都勸她不要接,他們大多認為翁榮炫是累死的。
李文珍回憶,去年初一期稻作播種期間,翁榮炫就處於無法睡覺、睡也睡不好的狀況,要他回家也不願意,半夜還在發信交代事情的緊繃狀態。
「2014年元旦,我們就在農地度過,不讓鳥下來,要等2周後農藥退了、鳥不會中毒了才能撤,還雇用人力來顧。」這段期間,翁榮炫為了水雉進行農田巡守,避免水雉因農藥中毒傷亡,甚至私下花錢請農民翻土;毒效期則雇用人力守田間,翁榮炫自己則是顧得最勤的人。
志工告訴李文珍,「以前都是我和主任,把一塊一塊的農藥蓋起來。」兩個人拿著鋤頭,只要發生中毒地點,就用土掩埋福瑞松(農藥名),減少水雉死亡。
翁榮炫默默工作,任由癌細胞啃蝕身體,直至倒地不起。發現時,癌細胞已啃蝕其第五節脊椎,經醫師再三確認,應為肺腺癌。他的離去,讓親友措手不及。至今李文珍仍不解,這麼健康的人,不抽菸、又在天然環境裡工作,怎會罹癌?
為何人才會過勞死?水雉園區一年人事活動費用約300萬元,幾位工作人員,要負責管理15公頃園區、環境教育解說、水雉保育及調查;酷熱當頭,於簡陋鐵皮屋裡工作,沒裝冷氣(有裝恐怕也捨不得用)。這些現象幾乎是台灣保育單位的普遍寫照,有心如翁榮炫者,似乎要有當烈士的準備。

友善農法承遺志  護水雉與大地共生

翁榮炫之死,有如一粒麥子落到土裡,結出許多果實。如今具有環境教育碩士學位的李文珍披上戰袍,重返園區。
一開始他抗拒這份工作,因為園區對她而言,是一塊傷心地,隨著時間逐漸沖淡哀傷,以及幾個夥伴的支持,尤其是女兒說:「媽媽妳還是接下爸爸的事情,如果你不接下來,爸爸過去的努力就白費了。」這段話讓李文珍下定決心。
翁榮炫全家參加反核遊行。(圖片來源: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翁榮炫全家參加反核遊行。圖片來源: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去年9月展開新工作, 12月再度發生中毒事件。那時李文珍也想過,中毒事件這麼多年來,情況並沒有改善,該怎麼辦?
今年因為水雉中毒,他又去守田區,同事問「文珍姊,你吸著農藥能守多久?」這些農藥只要太陽一出現蒸發,就是透過皮膚吸收,讓他想起翁榮炫是肺腺癌,因此撤守,不再守田區。
那麼,難道要每年看著水雉死去嗎?透過幾位朋友想辦法,到西庄里找農民聊聊,找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也找友善大地,學習農法、逐一釐清可行的步驟。
友善大地執行長楊從貴同意發展專案,不但幫農民賣產品,還將原本回饋給園區的利潤,全數回饋給農民。這些回饋金70%依照農地友善程度給予「友善耕作回饋金」,10%是新人加入的鼓勵金,剩餘的20%作為農民家戶的急難救助金。
這些努力看似為了水雉,其實更重要的是農村永續願景。而保育水雉,正是翁榮炫的遺志。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中華鳥會代理秘書長陳德治:曾與翁榮炫在彰化山區研究鳥類1個月,這段期間他感受到翁對鳥類的熱愛,以及投注研究的熱情;他也在水雉園區目睹翁榮炫「身先士卒」的精神,凡事都自己捲起袖子做,一個人穿著青蛙裝整理園區內的種苗池,即使是炎炎夏日汗流浹背也在所不惜。
生態研究者李璟泓:在許多努力維護的棲地中,翁榮炫守護的水雉園區,是最值得繼續支持的一個行動,這是許多人合力支持的成果,也是翁榮炫燃燒生命經營的成就。
 【摯友紀念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