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塑化」海鮮成食安隱憂 環團籲加速禁用柔珠

2016年7月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肉眼無法察覺的「微塑膠」已造成海洋生態極大威脅,繼4月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對此要求環保署修訂相關辦法、6月環保署承諾明年公告美妝清潔用品禁用,台灣綠色和平今(6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海鮮中的塑膠」報告書,透過60篇國外文獻回顧證實,塑膠微粒已透過海洋生態包括旗魚、大西洋黑鮪和長鰭鮪進入食物鏈,極可能透過全球化貿易出現在台灣日常餐桌上。
微塑膠指5mm以下的塑料,由於體積非常小,正透過海洋生物進入食物鏈。圖片來源:台灣綠色和平組織
微塑膠指5mm以下的塑料,由於體積非常小,正透過海洋生物進入食物鏈。圖片來源:台灣綠色和平組織

塑膠微粒上餐桌  恐釀食安風暴

綠色和平建議,政府除了加速禁用塑膠柔珠的速度,應立即著手研究,研擬相關法規,基於預警性原則保障人民飲食安全;同時呼籲清潔日用品與化妝品業者應跟隨各國趨勢,主動停止生產含塑膠柔珠的產品,負起社會企業責任,維護消費者與環境健康。
報告中指出,塑膠污染已擴散到民眾平常吃的海鮮裡,特別是魚類、貝類和甲殼類。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說,這些「微塑膠」具有吸附並釋放有毒物質的特性,也因為體積小於5毫米,常被海洋浮游生物或貝類誤食,再經由食物鏈,毒素放大並累積在中高階掠食者的體內。
綠色和平在地中海中部海域收集到的浮游生物樣本。圖片來源:台灣綠色和平組織
綠色和平在地中海中部海域收集到的浮游生物樣本。圖片來源:台灣綠色和平組織
這些累積在海鮮裡的塑膠,不但具有毒性,還會釋放及吸附有毒物質,包括塑化劑、雙酚A、壬基酚、多氯聯苯(PCBs)和多環芳香烴(PAHs);吃海鮮的同時,也吃下這些干擾內分泌、生殖系統,甚至可能致癌的有毒物質。雖然目前僅能確定海鮮體內的確含有微塑膠和其吸附的有毒物質,缺乏證據證明會直接危害人類健康,民眾仍應提高食安警覺。
微塑膠是指直徑或長度小於5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塑膠粒子。造成「微塑膠」的因素包括由大塊塑膠製品長年曝曬、風化、浪打和紫外線等因素碎裂而成,以及製造用來被添加在清潔日用品或磨砂產品中的塑膠柔珠。
污水系統目前尚無法過濾這些小於5毫米的塑膠柔珠,直接進入海裡的它們,卻成為小而有力的海洋殺手;這些微塑膠對海洋環境的潛在影響,已引起科學家、政府、慈善機構、消費者團體和環保組織的關注。
從2002至2013年,全球塑膠生產量增至2.99億噸。據估計,塑膠佔了全球海洋垃圾的60~80%,以往常見大件塑膠垃圾造成海鳥和海洋生物窒息,或殘留在胃腸裡,導致營養不良,甚至致死。實際上,「微塑膠」影響更鉅,影響時間也更久。
綠色和平回顧國際60篇科學文獻整理而成這份報告,但台灣尚未有相關的報告。顏寧表示,微塑膠容易吸附與釋出有毒化學物質,也可透過食物鏈轉移,吃海鮮可能也吃進有毒化學物質。「台灣目前缺乏相關研究,無法確保海鮮是否乾淨安全,可能成為食安另一個漏洞。」

環保署:塑膠微粒禁用、回收雙軌進行

台灣雖有《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管制藥妝成分,卻是採負面表列,也就是未禁止的成分,使用、添加都不違法。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科長洪國登解釋,目前市面使用的塑膠柔珠,成分以聚乙烯(PE)、聚丙烯(PET)為主,是為了增加清潔過程的摩擦力而添加,取代米粒、燕麥及蠟球,從已知的文獻中,並不會透過皮膚進入人體,對人體並無危害,全球都未禁止使用於美妝清潔用品中。
若環保署公告禁止添加塑膠柔珠,食藥署即可配合辦理。洪國登說,食藥署不鼓勵業者添加影響環境的成分,但也不宜禁用未證實有害人體的成分。不過,依據管理條例,美妝清潔用品都需標示成分,民眾購買相關產品可以多加留意。
環保署廢管處表示,由於美妝產品多為進口,牽涉到國際貿易相關法規,除了國內法,還須滿足WTO要求60天告知期。目前預定明年完成法規制定,至於公告日期則須依據相關流程進行。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科長饒玉珍表示,經濟部所主管的清潔劑等商品,尚未發現有必要添加塑膠微粒之產品,環保署正研議相關的檢測方法,若有制訂為國家標準的必要,會配合辦理。
未妥善處理的塑料廢棄物,也會隨著時間風化碎裂成微塑膠。攝影:廖靜蕙
未妥善處理的塑料廢棄物,也會隨著時間風化碎裂成微塑膠。攝影:廖靜蕙
對於明知不該存在環境的微塑膠,業者是否該負起回收責任?環保署主任秘書謝燕儒表示,對於危害環境的廢棄物,通常採取兩個原則——回收以及禁用。明年對塑膠柔珠制定的公告就是禁用原則;另外,對於塑製品則以回收基金運作,逐年增加回收項目,並以限塑政策同步達成降低、避免塑料廢棄物碎化所形成的塑膠微粒,達成環境保護的目標。
據了解,塑膠柔珠屬高價位塑製品,利潤高製造的門檻也高,目前沒有台灣業者製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