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型塑台中城市風格 江慶洲以文化脈絡定位南屯

2014年11月4日台中訊,廖靜蕙報導
※ 編按:環境資訊中心推出【2014選舉×環境】專題,專訪對環境友善、願意替沒有選票的弱勢爭取權益的候選人。今天要介紹的是台中市南屯區市議員候選人江慶洲。你對大台中的都市有何想像?長期於社區蹲點、深刻關懷環境、文化議題的他,十分期盼能藉由進入體制內,保留在地特色。對他來說,永續即是「對未來世代負責」,且來看看他的理念想法。
台中市的面貌正在快速改變。摩天大樓林立,引入全台首個BRT列車系統、古厝翻新、公有地不斷重劃開發為豪宅住宅區、綠地圍在水泥步道中...這些特徵,和一般人們對於熱鬧繁華的都市印象沒兩樣,卻缺乏可指認出「台中」城市的獨特性。
俯瞰南屯,田園、屋舍、大樓、大肚山,是都會內最具特色的景觀。
問起台中的城市特色是什麼?對於旅外10年甚至5年的台中人,答案可能大不同。但是對於南屯長大,持續在水碓社區蹲點、社區營造的台中市議員候選人江慶洲,則是從幼時南屯溪的印象出發,詮釋對下世代負責的城市特色,以及從政所能展現的最大公民力量。

公民參政,台中市南屯區市議員候選人江慶洲;圖片來源:江慶洲FB

南屯溪的台中印象

提到南屯記憶,他帶著記者走訪南屯區鎮平里,在台中市快速發展的腳步下,鎮平里9月綠油油的農田尤顯得珍貴。自清朝以來即有的水碓、鎮平兩大庄園聚落,由劉厝、鎮平溪原始自然河岸環抱,經南屯老街區東側,再往下流向烏日鄉。
1988年以前,南屯溪尚未整治,兩岸天然竹林綠色護堤宛如綠色長龍環繞村莊。「昔日南屯溪彎沿村莊東側及前庭,曾經是眾多魚蝦的家,動物及居民飲水源頭,溪流在蓮花埤處大回灣流向下游,蓮花盛開的美景,一直在耆老口中讚嘆著。」江慶洲說。
沿著劉厝溪,路旁東側有一棵巨大榕樹,江慶洲說,這是台中的「金城武樹」,雖然沒有金城武加持,農民為了保護老樹,卻寧可犧牲樹蔭下的農地不耕種。周圍的農田、水圳河岸景觀及生態,河岸的石頭廍岸都可推溯到清朝時期。在地主和當地居民的努力下,都以都市計畫的「公園綠地」保存下來。
每到一個地方,他總是提點其絕妙之處。

以傳統智慧  對抗變遷危機

無論是劉厝溪或鎮平溪,溪水清澈見底,豐富的水草、水芙蓉、浮萍、茭苩荀、水生空心菜、水生植物,兩岸的植被、竹林及樹木,形成自然的屏障,以及天然的淨化器。「面對全球暖化以及都市熱島效應,老祖先的智慧透過這些傳統工法不斷教導我們,這也說明文化保存的價值!」
鎮平溪旁,農民利用黃槿搭成「活的絲瓜棚」,茄子以插枝種植,結實纍纍,技高超群。江慶洲說:「外地人可能只感受到表面的風景,缺乏解說就無法了解箇中奧妙!」
而從天順宮制高點俯瞰鎮平里,仍保留著完整的閩式建築黑瓦屋,南屯區第一棟二層樓的閩洋折衷和風建築的黃家古樓,已受文資中心委託研究調查、並提列為申請古蹟保留;純樸寧靜的台中盆地內,最後的清代移墾「 官庄田 」,和農田、道路相映成大肚山下獨具特色的城鄉風貌,也是台中指認度最高的圖像。
南屯保留了糧食生產基地,以及傳統農業對抗氣候變遷的智慧與契機。
文史工作者期能與天順宮、福德祠連結,都市計畫、規劃為「鎮平里文化園區」,但這些最具城市特色之地,卻都將在「台中高鐵車站門戶」的開發腳步下變臉。

土地不只有買賣價值

對於不斷徵收土地、開發,江慶洲說,根源在於表面的快速獲利。但在開發過程中,只著重少數建商、財團的利益,未看見土地的不同價值。他解釋,過去台中市的發展,是以美村路的美軍宿舍一路往清泉崗;1980年代以文心路為軸心,1990年開發文心路以南,所謂的七、八期。近5、6年的開發鐵蹄轉以環中路為主。
原土地住戶、工廠領了補償金後,轉往環中路以南發展,原本的農地工廠林立。雖是違法行為,巧妙的是,當地地主就算蓋個小倉庫,都能即報即拆,而集資業者大面積搭建的工廠,則是舉報幾次都不見執法成效。
農地上林立的廠房。
這兩年業者集資,以每坪30元租下大面積農地蓋廠房,轉手以每坪300元轉租。廠房排放的水,也直接進入排水溝。這些違法設立的廠房原應拆除,市政府卻假設它們不存在,當然沒有稽查問題。
種田不賺錢,出租農地,價錢比耕作來得好,難怪農民會出租農地。在同理農民租地的心情外,他仍期待喚醒在地自覺,不斷打氣給信心,保留這片土地做為農地的價值。

參選打造  對後世代負責的永續城市

去(2013)年台中的公民團體透過體制運作,例如推民間版「台中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展現公民意志;現在進一步參選,更具體進入體制內改革。江慶洲說,台中市幾位公民團體推薦的候選人若當選,在63席位上也佔有1~2席次,看似改變不了什麼,但至少能針對舉辦說明會、公聽會,讓資訊透明,增加公民參與。
慶洲詮釋永續只有短短一句「對下一代負責」,背後卻是十幾年來從未停止的文史田調與社區營造,讓他熟悉摯愛的城市,呈現出更具鮮明特色的輪廓,並能流傳給他的女兒直到一代又一代。
台灣中社社長劉曜華稱他為「南屯冶水師」,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起人張美惠則認為,江慶洲出來選舉是一件「壯舉」,能不能當選,考驗的是選民成熟的程度。
拆遷獎勵金100%鼓勵保留傳統建築
第一個依據都市計畫公園綠地保存的社區,正是江慶洲推動的水碓聚落,也是第一個透過社區營造扭轉都市計畫的社區。水碓有300年古莊、老樹,是但因文資法聚落審了3年仍未通過,眼見著聚落逐漸凋零,他內心有萬般無奈與不捨。
江慶洲見證近百棟古厝拆除,今年1~2月,「台中市辦理公共工程拆遷建築改良物補償自治條例」制定「配合工程施工日前自動拆遷者,並得按該建物補助金60%發給自動拆遷獎勵金。」他建議,市府應鼓勵具有文資身分的建築物,拆遷補償金照領,而且應100%補償,但是卻是保留下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