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首例白鼻心確診狂犬病 專家:「保育醫學」漏洞待補

2014年12月3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再發現狂犬病跨種傳播病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昨(29日)接獲家畜衛生試驗所通報,23日民眾於墾丁鵝鑾鼻公園拾獲之白鼻心,確診感染狂犬病,為台灣白鼻心確診首例
白鼻心資料照片,示意用途,與本文主角無關。(台中市政府提供)
檢局表示,民眾於墾丁國家公園園區內的鵝鑾鼻拾獲1隻受傷白鼻心,通報墾管處並轉送至恆春的動物醫院,留院期間出現易驚嚇症狀,旋即於24日死亡;當日下午送至屏東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於25日再轉送屏東科技大學狂犬病初篩實驗室檢驗,經26日及27日2次檢驗呈現疑陽性反應,29日送畜衛所確診感染狂犬病。
防檢局已通報國際衛生組織,並責請屏東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加強發現地點之動物巡視及疫情調查,恆春鎮也新增為狂犬病病例區。
確認病毒株了解是否為保毒宿主
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蔡向榮表示,目前無法確認是否為偶發事件,必須進一步確認白鼻心體內的病毒株是否與已知的鼬獾體內的病毒株為同一株,預計兩日內可得知。
目前於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學者陳貞志表示,若白鼻心體內的病毒株與鼬獾是一致的,那麼或許可解釋為偶發感染,若兩者是不同的病毒株,則必須了解是否在白鼻心族群中,也有狂犬病毒盛行。
貞志解釋,白鼻心屬於靈貓科,鼬獾屬於貂科,皆屬食肉目下。鼬獾已知為保毒宿主,至於白鼻心則必須了解是否具備以下特徵:
  • 狂犬病病毒需持續存在於保毒宿主族群內;
  • 當其他物種無狂犬病病例時,保毒宿主仍可發現病例或陽性個體需;
  • 狂犬病病毒之發生,最先發現的應是保毒宿主的病例,隨後才是其他物種;
  • 當保毒宿主的狂犬病病毒受到控制時,其他物種之病例也可同時受到控制;
  • 保毒宿主與其他物種之狂犬病病毒型應一致。
確認是否為保毒宿主,目的是找到源頭,從源頭使用疫苗,對疫情的撲滅或後續管理才有效果

犬貓打疫苗隔出防火牆

屏東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已針對墾丁貓鼻頭附近,提供民眾犬貓免費疫苗施打,並請民眾至病例區旅遊時盡量不要接觸野生動物。對犬貓施打疫苗,目的是與人類社會建立防火牆的功能。
去年爆發的狂犬病疫情,目前已知,1950年,在台灣「撲滅」的這株病毒,過去60年從未離開台灣,只是躲到野生動物族群中;當新一波狂犬病毒席捲而來,才驚覺沒有資料可供討論及研究發展,在防疫上出現大片空白。
最近十幾年來,包括SARS、禽流感以及伊波拉病毒,都是透過動物感染給人類,造成嚴重的疫情,然而台灣保育醫學進展慢,不禁讓人捏把冷汗。
陳貞志指出,台灣動物醫學則仍偏重農場、同伴動物,另一方面,在野生動物則留下空白。多數動物疾病研究人員對野生動物習性及行為不熟捻,連物種判斷都搞不清楚,亟需跨域合作。

台灣保育醫學空白待補

野生動物疾病研究和家畜是不同的,3年前防檢局體認到重要性,進行野生動物監測,不過檢測資料顯有不足,仍被動的來自民眾提供或路死個體;即使去(2013)年也只針對食肉目狂犬病疫情監測。
陳貞志建議,應於全台北中南東、不同海拔設置監測站,以標準化的作業流程進行監測,研究團隊則最好能結合了解野生動物行為及生態的專家,以及了解動物疾病、流行病學、檢疫防疫的研究人員,跨域合作,才能累積有效的資料。
以狂犬病為例,狂犬病毒在台灣既然躲了60年,為何去年會爆發疫情,造成鼬獾大量死亡?知道發生的原因,才知如何疫病管理,而這需要長期資料累積,不能只是猜測推論。
長期監測資料,才能了解疫病變化。他指出,目前台灣大多只做點的監測,缺乏時間軸(縱)向以及區域(橫向)的資料及連結。因此當發生狂犬病疫情,不是無法取得過去相關的資料,就是過去缺乏標準化的監測資料,使用的方法不夠客觀,而無法成為判斷、解釋的依據,反而可能造成誤判,只能重新累積資料。

撲殺野生動物防疫?

構成疾病的病毒、細菌,是微生物的一環,也是生物多樣性的成員,這些病毒原已存在環境中,也和宿主發展出共生之道,或達到一定的平衡,但是若環境條件改變,往往讓這些疾病有了管道大量散播一發不可收拾。
陳貞志表示,生態不平衡,往往讓一些物種趁虛填補生態棲位,形成優勢物種,缺乏抑制平衡力量,一旦這些物種感染病毒,就容易造成疫病爆發。
他舉過去歐洲以射殺獾來終結牛結核病(Bovine TB),卻事倍功半,無法解決問題。這些被撲殺的獾,空出的棲位,很快就被其他個體或物種填補,可能助長疾病的散播。「野生動物的疫病,和家畜疾病管理是不同的概念,過去家畜疫病都是採取撲殺殆盡,但在野外,動物不可能撲殺得完,只會讓生態系出現缺口。」

生物多樣性有助於疾病稀釋效應

近幾年,美國學者研究萊姆病疫情時,即提出生物多樣性有助於疾病的「稀釋效應」。
萊姆症(Lyme disease)是由伯氏疏螺旋菌(Borrelia burgdorferi)所導致,這種細菌會躲在一種白足鼠身上,這種動物特別喜愛遭受破壞的環境中,因此,當一處環境遭受破壞,使得很多物種無法生存而消失,白足鼠族群就會增加;壁蝨的若蟲會吸哺乳動物的血,因此當壁蝨在遭受破壞的環境中,只能吸白足鼠的血,而一旦這隻白足鼠(保毒宿主)體內有伯氏疏螺旋菌,就會藉由壁蝨(傳播媒介)叮咬後,傳給下一個叮咬的人類,造成萊姆病情。
但是若環境維持生物多樣性,壁蝨就不會只叮咬白足鼠,帶著伯氏疏螺旋菌的機率也跟著下降,萊姆病的疫情也隨之減緩,這就是所謂的稀釋效應。
稀釋效應有助於一部分疫情掌控,但最重要的是疾病預防。陳貞志指出,過度開發以及不當接觸,通常是造成疫病流行的原因。而維持生態平衡及生物多樣性,反而是掌握疫情的契機。
他說,有些疾病在原來的區域獲得平衡,但因環境破壞使得保毒宿主遷徙到其他區域,造成當地的疫情;或不當接觸讓原本控制在小區域的疾病得以散播開來,造成嚴重的疫病。此外,有些病原體會由母代遺傳給子代,這些子代一出生就帶有病原,更提升防疫的難度。
全台野外狂犬病監測現況
自去(2013)年至今年12月25日止,共檢測野生動物、犬、貓及蝙蝠有4,473件,其中去年計有276例鼬獾、1例錢鼠及1例遭鼬獾咬傷後隔離觀察之幼犬確診感染狂犬病,今年計有141例鼬獾為陽性,其餘皆未檢出狂犬病。
屏東地區去年針對白鼻心、錢鼠、家鼠、松鼠、食蟹獴及鼬獾等34件檢測,其中有9件鼬獾為陽性;今年檢測白鼻心、家鼠及鼬獾等15件,其中5件鼬獾為陽性,出現病例地區為屏東縣霧台鄉、瑪家鄉、獅子鄉及牡丹鄉。
防檢局呼籲民眾務必遵循「二不一要」原則,即「不接觸野生動物、不棄養動物、要每年帶寵物施打狂犬病疫苗」,如發現任何死亡野生動物,應通知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處理,切勿自行處理,也請民眾勿攜帶犬、貓等寵物進入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遊憩區據點及遊客中心,避免狂犬病疫情發散擴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