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半農半X在台灣 塩見:在農田找到天命


2011年10月1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塩見直紀(右)與穀東俱樂部創辦人賴青松(左)相見歡受台灣出版社之邀,再度拜訪台灣的《半農半X的生活》塩見直紀,17日一下飛機就到位於陽明山腰的香村休閒餐廳,在這裡有上百位農友與消費者,殷切期待塩見分享半農半X的實踐心得;這股對自然農法的渴望,塩見直紀以新農業稱之,影響的不但是農法,更將帶來飲食習慣的改變,進而成為環境問題的解套。

以《半農半X的生活》一書風靡日本、台灣、泰國等亞洲國家,塩見直紀身上不見明星架式,簡樸的穿著就像一般的農民,走在路上,恐怕沒有人看得出他是暢銷書作者。然而,塩見直紀簡樸的風格,更讓半農半X的信念增添真實性。
日本京都府綾部市出生的鹽見直紀說自己大學畢業之前和日本普通大學生一樣,「甚麼都沒有想就過了大學生活」,直到進入第一個就職公司,受到啟發開始了解環境問題才打開了他的視野。面臨如何改變環境問題時,他受到很大衝擊,認為人類再不改變思考方式可能來不及。
當時作家星川淳所提出的「半農半著(作)」的概念影響塩見直紀很深,因此,當塩見直紀思索環境問題的解答時,進一步提出「半農半X」的概念,透過務農種出足夠自己生活的糧食,並找出自己的「天職」,作為回應環境問題的解方。
半農半X的發現,對塩見直紀的人生有關鍵性的影響力。他說自己為一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似乎沒什麼專長,但是當半農半X的想法浮現腦海,人生好像有些不一樣。這些經過塩見直紀長期思考的概念,在他不斷傳達和散布的過程,使得很多人得到勇氣和力量。
塩見直紀說,半農半X有點類似中文的「晴耕雨讀」,多數日本人都很羨慕這種生活,而日本傳統生活就是一邊種著小小的水田梯田,一邊打魚。塩見直紀認為,半農半X其實就是這個觀念的延伸,到了台灣算是回到老家。
塩見直紀也以台灣出版社為此書下的小標「順從自然,實踐天賦」談起,順從自然看似簡單,很多人卻無法做到。包含韓國、日本、中國、台灣,原來就是在這個文化脈絡下發展出來,如果能夠現在就開始這麼做,結果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
「天職」,也就是中文天命的意思。每個人必須向內探照找出來的專屬答案。塩見分享一年前受邀到台灣的經驗,邀請他的家庭以柴火煮飯、燒熱水,住家附近有小小的菜園,全家人都很熱中學習和閱讀。主人是一位中醫師,立冬當天,他們全家聚集在一起,吃了豐盛的藥膳餐。鹽見感受到這樣懂得生活和天地智慧的家庭,應能長長久久。而這也是半農半X理想的狀態,取自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共存;不浪費,不增加地球的負擔。
至於如何找到天職?這聽起來抽象的名詞,塩見直紀以回答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做得最好的事情以及始終掛心的事情」這3個問題,找出一生可以投入之志業。除了個人的天命,他也強調「使命多樣性」,他常開類似的工作坊,集合100個人寫出上述的三個問題,發現甚少有重複的內容,由此窺見各種可能,而這些多樣性的集合,創造一個地區豐富的內涵。
很多朋友看了這本書之後開始過半農的生活,例如成立陽台農園或市民農園,在鄉村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發現在生活中可以碰到泥土或綠色的生命是件讓人欣喜的事。塩見直紀也鼓勵與會者「就從我們力有所及的地方」,開始半農半X的生活。
當與會者提問如何既務農,又能認真、自在、幸福、快樂的生活,塩見直紀自我解嘲說,自己像浮在水上的天鵝,上面看起來很優雅,底下卻拼命划水。他說,一邊耕種自己用的農產品,也常在田邊天馬行空的思考,從中獲得很多靈感,這也讓勞動和心思轉動達到平衡;或許是這樣,所以常感到滿足、快樂。
至於如何開始半農半X的生活?塩見直紀提出他的經驗,將住家半徑3公里內視為可耕種範圍,從中找到氣味相投的農家、私房景點、山泉水起源地等特殊的資料,充分收集、了解當地有價值的人事物,從中找到自己的X,也可看到社區的未來。而這些都需要感性,在尋找當地的潛力與特質的過程,會讓感性越來越敏銳,而敏銳的感性將使人體認到一個地方不凡之處。
自從台灣出版了半農半X的生活這本書之後,常有到綾部學習自然農法或蘋果阿伯木村秋農耕觀念的台灣人,塩見直紀認為這些人和方法都將構築新時代農業的面貌。塩見直紀有提到,過去在日本自然農法並不是一般人所常見的,也曾經歷一段轉化的過程。除了農法的改變,以自然飲食的方式,或餐廳料理中糙米、粗食越來越多,這些都改變人們對農法的印象,自然農法影響的層面不但是耕作方法,還有長期依賴的飲食習慣以及相關的產業。
半農半X的生活就是中國人所說的中庸。塩見直紀說,中庸就是在不偏不倚、又偏又倚中找到中心點,「我的人生也就是靠這些線索得到拯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