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中油天然氣站恐毀千年藻礁 學者籲保留珍貴古氣候線索

2016年11月25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為了兌現2025年非核家園支票,中油公司宣布於觀塘工業區投資興建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然而令桃園在地團體憂心的是,一旦開發,將完全活埋大潭里超過120公頃的藻礁海岸。對此,學者表示,藻礁是研究台灣周邊環境歷史的重要素材,是了解台灣氣候變遷重要線索,無論死活都很重要。

非核家園進行式: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在觀塘

桃園在地聯盟指出,初期工程將填海造陸77.2公頃,若完整開發,要填海造陸230公頃,大潭里超過120公頃的藻礁海岸不復存。

桃園當地團體在大潭電廠外海記錄到礁體上長有軟珊瑚的情況,十分珍貴。圖片來源:桃園在地聯盟。
非核家園和天然氣供應何時變得密不可分?中油表示,政府相關部門雖已積極推展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電,但仍需遞補核電機組除役後之電量;而火力發電會產生PM2.5高碳排、高污染。因此在再生/綠色能源能遞補電量供應前,天然氣發電便成優先選擇。

而北部地區天然氣又是怎麼來的?目前國內兩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分別位於高雄永安港及台中港,北部地區天然氣全靠陸管與海管輸送。由於北部地區供氣能力已趨飽和,為了供應同樣位於北部的大潭電廠天然氣,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便擇定建於觀塘工業區。
中油公司副總經理張瑞宗表示,幾年前曾對開發場址進行基本調查,整體而言,藻礁呈現死寂狀態,原因則可能是自然環境更替,如淤積或人為污染造成,並沒有活躍的藻礁。未來工程會進行普查,站址則完全與保護區區隔。
至於替代方案的可能性,張瑞宗說明,中油公司評估過台中港以及台北港兩個場址,台北港似乎較可行,但因其定位為自由商港非能源港,未納入能源供應、運籌產業,也未將第三天然氣接受站納入規劃。
若要以台北港為替代方案,則須在交通部規劃下,送行政報編。這段時間需要二至三年,再加上環評等作業時間,最快需2026年,這比政府規劃2021年供氣時間更晚,也會延遲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
此外,目前台北港水淺處都已規劃完成,能爭取的位置因水深,填海面積會更多;完工之後,須拉長達65公里的海陸管線到大潭電廠,影響海陸居民權益。

不在保護區? 在地團體批:中油多年開發皆破壞藻礁

中油公司雖宣示選址區位與「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完全不重疊,不會破壞保護區內的藻礁與生態;未來施工也將遵守相關規定,善盡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責任。
只是,2007年中油公司輸氣管線工程即直接穿過完整的藻礁、2015年沙崙油庫施工,皆同樣以「不在保護區內」為由,橫掃藻礁。每次事故後,雖然各部會都大陣仗開會檢討、預防,然而藻礁始終難以擺脫多舛命運。
22日,桃園在地團體前往台北中油公司抗議,要求中油公司應對當地藻礁審慎評估,發展替代方案,並拆除大潭電廠凸堤,還藻礁原貌。

桃園在地團體於22日前往台北中油公司抗議,要求第三天然接收站應有其他選址項目。攝影:廖靜蕙
桃園在地聯盟聯絡人潘忠政表示,中油公司強調「不在保護區」、「善盡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責任」早已破功,如何取信於社會大眾?
「廢核是一回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設在何處又是另一回事。」他接著說,早在今年四月中油主管即明白表達,如果大潭觀塘工業區位於保護區,那麼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就會去另找替代方案,顯示接收站雖然緊急,仍有替代方案選項。
潘忠政指出,目前觀塘所見的造礁情況絕不輸給觀新藻礁,到現場就知道。「雙贏方案並非沒有,難道不該為藻礁的重要性,發展更周詳、可永續的能源方案?」

藻礁為北迴歸線以北  古氣候研究線索

為了天然氣接受站,破壞藻礁值得嗎?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接受本報專訪時解釋,藻礁活著是屬於生物、植物學的研究領域;死的藻礁則對地質學深具意義,是了解台灣古環境及氣候變遷的重要依據。
「我們關心它在甚麼環境、時間、空間等條件下形成,了解過去的歷史及生前的環境。從探討過去的環境,來解讀現在發生了什麼,以致於造成其死亡或不長了!」他說。
「我們對藻礁的研究不夠,個人觀點則認為非常重要。」陳文山接著說,古氣候研究多以珊瑚礁為主,但是珊瑚礁生成通常在緯度低的地方,只能做赤道和北迴歸線間的研究。緯度高一點的地方,常因缺乏材料而停頓,或得使用其他方法,例如鑽深井等,但是費用十分驚人;而台灣北迴歸線以北有藻礁,就是一個研究北部海域過去7千年來古氣候的重要素材,可惜沒人做。
藻礁的骨骼可以做氧同位素,都可以反映當時海水的鹽度、溫度,就能了解台灣的古環境,尤其3、4千年前台灣就有人類,更可提供考古學重要的依據。
他認為,桃園外海是很重要的地方,有這麼多藻類生長,全球類似的現象並不多。台灣礁體雖以珊瑚礁為主,但是桃園的礁則是藻、珊瑚交錯成長。「為何有些時期是珊瑚,有些時期是藻,相當有趣也十分重要,對本土環境是重要的線索,值得好好研究、發表成論文。」

桃園外海藻礁地質地形是研究氣候變遷的活化石。攝影:廖靜蕙
《文化資產保存法》已完成修法,其中新增「重要特殊地質地形」陳文山解釋,特殊是指具有教育或學術價值,他舉台灣利吉惡地形是全球重要的地質,幾乎是地質學者朝聖之處。雖然惡地形到處都有,但利吉惡地形的形成原因太特別了,而具有國際級保護規格。
那麼藻礁是否屬於特殊地質地形?他說,藻礁絕對具有特殊地質地形的價值,尤其是活著的藻礁非常稀有,應以國家級尺度予以保護。「我認為可以到國家級的地質地形,可惜做的人很少,由於缺乏學術資料,就很難說服社會大眾藻礁的重要性。」他不無感慨的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