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台北脊頭鰓金龜一發表即失蹤 有待全民協尋

2015年5月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多年前在台北植物園採集的金龜子,經研究人員不斷比對,確認為新種,並以台北命名。最近發表於國際期刊的「台北脊頭鰓金龜」(Miridiba taipei),端賴完善的標本典藏,只不過,研究人員在原生地已多年遍尋不著牠的蹤跡,有待全民協尋。
近半世紀前採集的標本,如今確認為台北脊頭鰓金龜,以台北命名。(圖片來源:林試所)從台北脊頭鰓金龜側面明顯可見密布細長毛,令研究人員甚感驚奇。(圖片來源:林試所)
隱身於都市叢林中的台北植物園,半世紀以來土地雖經歷劇烈變遷,幸好林試所完整典藏昆蟲標本,至今仍為台灣的生物多樣性效力。
最近由台大實驗林助理研究員李春霖、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楊平世以及輔仁大學生科系助理教授王琄嬋,以1967年在台北植物園採集的金龜子標本,比對分布在中國大陸與日本八重山群島的兩個近緣種後,確認為新種;由於所有的標本皆於台北採獲,因此作者們特別以台北命名這種金龜,並於國際期刊「動物分類」(Zootaxa)發表研究論文。
其中多數的模式標本,來自於林業試驗所昆蟲標本館的典藏。這些原來默默無聞的金龜標本,幸經館方細心妥善保存,才有機會為台灣的生物多樣性增添一筆傳奇紀錄。
林業試驗所表示,由於未能持續深入調查,無法得知這種僅見於台北的金龜子,是否仍然棲息在植物園某個被忽略的角落。不過,研究團隊不放棄,期待能有資源挹注,尋訪這個特別的物種,李春霖表示,這種金龜子的特徵十分明顯,體背披覆細細長毛,民眾若於野外發現,歡迎通報研究團隊。
李春霖說,台灣已知的金龜子約400多種,很難想像竟存有未被科學界所知的物種;這次發現新種端賴完善的標本收集以及文獻資料。
林試所所長黃裕星表示,保存在林試所昆蟲館中的標本,雖然沒有生命,卻是最寶貴的資料,尤其現代分子科學進展發達,留住素材,或能經由後人的研究利用,再度賦予新的價值,提供問題解答。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