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2011 NGOs環境會議】明察生活風險 不要「輻爆」要福報

2011年4月1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福島核災到底離台灣多遠?吃了十幾年的基改作物,台灣人又對基改作物了解多少?在建立「人與環境和諧參與途徑」的過程,掌握生活中的風險,才能制定對策。NGO會議第一個登場的主題「風險與生活」,即檢討台灣能源發展和糧食安全相關政策。
台灣環保聯盟學術委員徐光蓉,以福島核災為例,說明台電核安疑慮重重,主張核電應盡快除役近日新北市金山區農田驗出微量輻射塵,引發民眾猜測輻射塵來源真的是來自日本嗎?眾說紛紜之際,顯示民眾對於現役的核一核二廠之疑慮。台大大氣系教授徐光蓉以日本海嘯引發的福島為例,說明台灣發展核能潛藏的危機,並主張核一核二不該延役,核四不該商轉。
徐光蓉比較台灣核一核二廠和日本福島核電廠,兩者都屬於沸水式反應爐,設計上大同小異。此次福島核電廠即因廢置燃料棒放置之水溫過高無法降溫,引起爆炸疑慮;但台灣目前有500公噸的廢置燃料棒,放在原地不知如何處理,而一個核子彈只需數百公斤的鈾,燃料棒成分即為鈾料,萬一爆炸後果不堪設想。
而台灣在核能科技程度不足,比不上日本、美國;台電還曾發生將110V裝成220V把民眾的電器弄壞,顯示電廠管理能力不足。再觀察政府管制單位態度,此次福島輻射外洩,原能會一開始否認會受波及,直至鄰近幾個國家不斷測到輻射量,才改口說有影響,無法取信於民眾。
預計明年7月運轉的核四廠,2008年蘋果日報爆料台電違規自行變更設計達395處(蘋果日報2008/2/5 A4),今年再爆台電又擅自修改設計達700多項,前後合計上千項。其中反應爐緊急冷卻水道支架焊接工程未照原設計,若爐心漏水、冷卻水又故障無法補充,恐令大台北地區民眾暴露於輻射死亡。
徐光蓉表示,即使核一、二、三停掉也不缺電,而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空間很大。核一核二不延役,儲備電力28%扣掉核能還有12%,而在各國10%是符合安全。台灣應輔佐再生能源台電聲稱核能為便宜的電,徐光蓉則指出核電也不見得比較便宜,如果將建廠成本、設計失誤修正的成本計算進去,成本遠高於台電願意承認的
徐光蓉語重心長地說,不應計算因為核災死亡的人數,倖存者更痛苦,要計算有多少人因此受影響。車諾堡事件至今,發生25年,仍有不少民眾飽受煎熬。政府不該以照多少X光劑量來比喻,X光是照在體外,但吃到人體內造成的傷害是無可評估的。
那麼基改食品的近況又如何?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認為,基改食品在台灣未引起大眾的注意,然而卻逐漸改變台灣的飲食習慣,而身體承受的健康風險也未被重視。
基改作物的風險以及影響,包括糧食自主權、小農經濟、環境衝擊以及健康風險。其中健康風險影響層面更不容忽視。郭華仁以日本發生在1989年嗜酸細胞過多症只因改變了色胺酸的成分,即導致37人死亡;此外基改大豆造成的過敏、俄國科學家所進行的白老鼠實驗,都證明基改食物帶來的健康風險。
美國自1995年開始種植基改作物至今仍無法落實基改食品標示,2011年白宮前的抗議行動要求募集百萬簽名,要求標示基改食品。而「人民謙卑的願望」遲遲無法達成,因全世界最大的基改種苗商孟山都,透過各種不實的手段欺騙民眾,並透過遊說、事先安排的實驗結果、賄賂、控制學術界以及媒體等手段來達成目的。
台灣雖然不能種植基改種苗,卻也吃了十幾年的基改食物。近年來陸續兩家糧食公司進行無基改農區宣示,但隨著中國開放種植基改作物,水稻田污染事件時有所聞,福建省也不倖免,緊鄰的台灣與中國往來頻繁,能否發展有效的防堵策略?台灣當局應防患於未然。
專題之後,隨後的工作坊以公投及傳播媒體運用。台灣環盟創會會長施信民表示,台灣的公民投票法通過是於2003年立法通過。以澎湖賭場公投案為例,由於當初政府未衡量當地的水資源及垃圾管理等問題,而決定興建賭場;環保團體基於澎湖當地居民的權利及未來福利,決定將此議題擴大為全國性關注議題,讓更多人重視進而順利地以公投的方式反對蓋賭場的立場。
然而,反美牛進口就沒有這麼順利,消基會積極的想要擋住,卻被冠上有政治色彩,導致必須低調處理;同時,政府一延再延的打壓策略,最後即使台灣一位民眾因狂牛症喪命,媒體仍冷處理。消基會謝天仁董事長表示,台灣各個團體遇到民生議題應降低政治的色彩,就事論事。
台灣環盟秘書長李卓翰台灣環盟李卓翰秘書長表示,公投可作為反核的工具運用,建議以且戰且走的方式進行,雖然這樣的抗爭不是短時間可以呈現,應做完善的應變措施及做適度的調整。並指出當今使用核能發電的國家僅有30餘國家,其餘約140國家則以其他的方式發電,表示這並不是唯一的選項及決定。
2010年因一段影片使得大埔徵地事件廣受關注,一般人認為是來自公民記者大暴龍,大暴龍坦承,影帶是來自當地民眾拍攝,由他剪輯呈現事件的真實面貌。大暴龍表示,公民記者精神即在於來自當地最真實的紀錄,非關專業。
綠黨代理秘書長黃詠梅也提到透過不斷地參與學習,讓街頭成為庶民運動的場域。而由學生自發性發起的反國光青年運動,代表鄭安齊分享透過臉書、PTT以及部落格吸引不同群眾關心,但他也提到盡管網路上參與者眾,實際參與行動的人,仍有極大的落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