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國際專家蒞台演說 倡議原住民族與社區保育

2013年3月4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有很多原住民想回到山上自己的土地生活,恢復與自然的連結,遇到破壞、開發就出來抵擋,這樣的心聲也代表了全球原住民的心聲。長期以來殖民者往往採取驅逐、隔離的方式,使得原住民部落遠離自己的土地,遂行開發利益,間接使得生態系、棲地數量急速下降,這幾年透過保護區的檢討聲浪,讓原住民回到自己的土地以傳統的方式生活,不但能兼顧文化、社會及生計,也能保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原住民族與社區保育區」倡議應聲而起。
Dr. Grazia Borrini-Feyerabend國際保育組織「原住民族與社區保育聯盟」(ICCA Consortium)總幹事Grazia Borrini-Feyerabend博士,上週五(1日)在台大森林系演說指出,過去幾十年對於「保育」的詮釋正在改變,一項由原住民族、在地社區為核心,地方政府所促動,由保護區主管機關指導的運動正在延燒。
原住民族與社區保育區(Indigenous and Community Conserved Areas: ICCAs)行動綱領,是指以當地社群為主體,組成具有決策權的治理單位,管理、維護與保育當地的生態資源,強調用傳統的生態智慧維繫生物多樣性,確保當地族人要能有收益,森林溪流要能被保護下來。2007年的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要求承認原住民族對傳統領域及自然資源的權利,已為世界所有國家所採納。
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0屆簽約國大會制訂的愛知目標第11項,到2020年,至少有17%的陸地、內陸水域和10%沿海和海洋區域,尤其是對於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服務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區域,能透過有效公平的治理而受到保護,並廣納具土地、海洋景觀的保護區。第18項更提及到應將原住民社區與在地社區相關保育與生物多樣性永續使用的傳統知識納入公約中實踐,並提供原住民族以及社區居民在各層級的參與機會。
Grazia Borrini-Feyerabend也釐清了傳統經營管理以及治理的差異,一般所說的經營管理是在一個既定的目標下,以相關現象的傳統的或科學的瞭解、行動,來決定投入的人力、財務;治理則強調行動者間的關係、權力、權責以及責任。好的治理是讓公民參與的,具備清楚的願景,讓每個人都發聲;治理的過程更須透明、有責信,並且符合公平正義兼顧生物多樣性。
過去傳統的保護區是依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在1994年的「保護區管理類別指南」中的6種分類,包括:Ⅰ嚴格的自然保留區/原野地區(Strict Nature Reserve/Wildness Area),又分為嚴格的自然保留區以及原野地區。Ⅱ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Ⅲ自然紀念地(Nature Monument)、Ⅳ棲地/物種管理區(Habitat/Species Management Area)、Ⅴ地景保護區/海景保護區(Protected Landscape/Seascape)、Ⅵ資源管理保護區(Managed Nature Protected Area)。
Grazia Borrini-Feyerabend表示,2008年IUCN依據治理方式提出A.政府治理(Governance by Government)、B.分享治理(Shared Governance)、C.私人治理(Private Governance)以及D.由原住民與在地社群治理(Governance by Indigenous Peoples & Local Communities)4種類型,並以保護區類型為縱軸,治理方式為橫軸來全面檢視有效的保護區治理。
值得關注的是共享治理,保護區的分享治理是指在政府機關與其他權益關係人間,尤其是原住民族與在地與遷徙性民族,分享保護區的決策權力、責任與責信度;這包含協調的過程、共同管理的協議以及一或多個多元化的治理組織。台灣目前治理都是以國家為主,民主國家是看法律有沒有空間。
台灣目前劃設公告之保護區約占台灣面積20%,主要有4種類型,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的自然保留區有21處,占台灣面積1.81%,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劃設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有18處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有35處,占台灣面積8.96%;依據《森林法》自然保護區有6處,占台灣面積 0.58%;以及《國家公園法》劃設的8座國家公園,占台灣面積 8.64%。
至於台灣是否有保護區分享治理的案例呢?目前有些剛起步的案例,如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後壁湖漁港,此外,在大農大富森林園區推動的生態農場,也算是分享治理的起步。雖然台灣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加入ICCA社群,但尚未有相關法令。契機存在於原住民保留區、傳統領域,能否依據原住民基本法還給原住民自行治理。
中央山脈長達300公里的63萬公頃的生態廊道已經架構,林務局保育組長管立豪表示,最需要保育之處反而是都市和森林交界的淺山生態系,需借重各種保護區形式保育下來。大多數民眾認為保護區限制太多、畫了就不能利用。即使現在讓民眾琅琅上口引以為傲的台南曾文溪口黑面琵鷺保護區,也花將近18年的時間才畫設成功。
目前林務局以社區林業推動社區保育,管立豪指出,林務局從2001年開始推動的社區林業,即重視社區共管的精神,這兩年再加入里山倡議的模式,讓淺山、山坡地這些地景,得以兼顧永續利用、社區發展以及生物多樣性,例如新北市貢寮水梯田復育即為一個起步。
社區林業分為3階段,已有幾個社區進入第二階段。管立豪期待未來進入第三階段的社區,能結合里山倡議的精神,讓保育的面向不僅停留在重視保育的居民,更可進一步推展到社區周遭產業,如農漁林業,讓參與面得以擴大。
管立豪說,社區保護區有如心裡的保護區,透過社區居民的自覺,自發性的維護社區中的自然資源,是社區保育的關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