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麻雀日】專家:守護身邊的常見鳥 有賴長期監測

2013年3月2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不同海拔的山頭紅育雛離巢的時間不一樣。(攝影:馮文)春天,蟄伏一個冬季的生物不約而同在此時以各種方式證明自己的存在。趁這個機會回顧在我們身邊常見的生命是不是如常。自從2011年起,透過印度環保團體自然永續協會(Natural Forever Society)的推動,麻雀也有屬於自己的日子!
3月20日是世界麻雀日,邀請大家一起關心麻雀的同時,其實也是提醒大家關心麻雀及常見鳥類的保育,不要讓平常習以為常存在的生命,不知不覺間消失了。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棲地保育組長林瑞興說,我們會特別專注稀有鳥類的變化,得以知道其變化。相對的,一些常見的鳥種,如麻雀、斑鳩,因為很常見,若未有系統性的調查,反而不易覺察其族群數量的變化。因此,透過穩定、方法固定的常見鳥種調查,不但能了解鳥類族群變化,更能反映整體環境的現況。
前有霧網  非請勿入
志工們小心翼翼從霧網解開小彎嘴。目前國內有幾項馬拉松式長期鳥類監測計畫,「台灣鳥類生產力與存活率監測」(MAPS Taiwan)計畫是一項以陸域雀形目(Passeriformes)鳥類為主要研究對象,監測其族群結構,以及在不同地理空間、海拔及棲地特性下,鳥類族群生產力及存活率的年間變異的計畫。
自2009年起實施,MAPS Taiwan去(2012)年度分高(3000公尺以下)、中(2200公尺以下)、低(1000公尺以下)海拔設7處繫放站,在3~9月繁殖季期間,以系統化方式架設霧網,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志工,執行標準化的繫放流程。
霧網是一種長12公尺、高 2.6公尺,孔徑為16公厘×16公厘,質地輕柔的雙股聚酯纖維(Polyester)的4層網,跟一般農民用來捕鳥的鳥網不同,經過評估用來捕鳥不會造成傷害。一張網花費不貲,因此每次志工把網中的鳥解下時,都必須小心翼翼,盡量以不傷害鳥又能不破壞網子的方式取下。
志工幫捕獲的鳥上環。繫放所捕捉的個體皆會繫上有特定編號的金屬環。第一次被捕捉者,記錄為「新上環」,重複被捕捉者為「回收」。僅少許例外狀況下,鳥不會被繫上金屬環,如跗蹠有腫脹傷病、沒有適當大小的金屬環或鳥在上環之前逃逸,都會被歸為「未上環」。若遇到虛弱傷病的鳥,則不會上環及測量,立即將之釋放。

不同海拔行為表現有差

2012年有42位具有繫放技術的志工參與,捕獲27科50種761隻次的鳥類;2009 年以來本計畫共累計捕獲72種3048隻次。去年捕獲鳥種以棲息在森林底層的畫眉科、雀眉科和鶲科鳥類最多,佔總繫放隻次的 60%。並以幼鳥個體數除以成鳥個體數計算出整體繁殖指數,得到0.43的數值,是這幾年來最高的一次。
從監測資料得知,每一年幼鳥出現月份變動不大,低海拔幼鳥主要4月開始離巢,但中海拔及高海拔的幼鳥延遲到5月開始。若以同樣鳥種來比較,低海拔的山紅頭幼鳥離巢時間集中在4月,中海拔的山頭紅則於7月離巢,兩者約相差2-3個月。2012年開始高海拔繫放,兩個繫放站第一隻捕獲的山頭紅幼鳥都在5月下旬,顯示不同海拔棲地對雛鳥離巢的影響。此外,台灣低海拔鳥類生產力似乎有隨緯度增高而降低的趨勢。
由去年整體回收率為27%(100次捕獲隻數中有27次是再度捕獲),其中有許多是跨年回收,某些特定鳥種有很高的棲地忠誠性,會待在同一個區域長達數年的時間。
有些保育人士並不完全認同繫放的行為,這使得繫放志工的來源受到侷限。不過,也有不少研究人員認為是不錯的訓練機會。MAPS團隊則謹守尊重生命的原則,只要發現鳥類過於緊迫危及生命,就會立即放行。「過程中若導致鳥類死亡,往往重挫繫放人員,這一天也無法工作了。」一位資深的繫放人員表示。

台灣也是我的家

另一項以以觀測台灣本島普遍分布的繁殖鳥類族群變動的計畫BBS Taiwan(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則為更大規模的國家型生物監測計畫。林瑞興指出,由於9成以上的繁殖鳥終生生活在台灣,族群大小不僅直接決定該鳥種的命脈,更反應台灣環境品質。
去(2012)年,在全台各地共246位調查志工的積極參與下,完成309個樣區的調查,期間收集到50,346筆的台灣野生鳥類分布和數量資料。2009年推動至今,累計調查到的鳥類超過250種,其中涵蓋約148種、9成以上的台灣繁殖鳥類。林瑞興表示,這些資料已可建立約60種常見繁殖鳥類的族群指標,以及代表整體繁殖鳥類族群狀態的綜合指標。
此項計畫由特生中心、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研究所與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以及各地鳥會、民間組織和民眾的共同調查,得以讓此項計畫持續不輟。無論是MAPS Taiwan或BBS Taiwan,都是運用全民科學家概念的研究計畫,透過公民參與,得以推動這類型長期監測計畫。

【2012世界麻雀日報導】
  1. 平凡力量大 麻雀日:珍視身邊常見鳥類
  2. 不怕麻雀突然消失 BBS Taiwan監測全台常見鳥
  3. 台灣最須關注山麻雀 相關保育策略匱乏
  4. 麻雀與農業相互依存 專家教導雙贏撇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