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好農壯遊」 小麥、大豆復耕農充電之旅

2011年12月2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好農壯遊跟土地學習學,也跟學者學習,開啟參與式研究的對話。頂著寒風,由喜願行舉辦的「好農壯遊」團,20多位復耕小麥、大豆的農民,經過3天環島觀摩行程,23日來到最後一站,拜訪台大農藝所,農民以親手簽名的卡片裱框,送給他們尊敬的學者郭華仁教授以及盧虎生教授,農民緊緊抱住兩位學者,感謝他們為台灣農業及農民設想,不斷的提供寶貴的資源以及知識,讓雜糧耕作得以傳承。
喜願行總監施明煌感性地說這兩個裱框的獎狀是喜願小麥與大豆特工隊的「鐵牛變形金剛」,比喻兩位老師,使盡全力支持農民,這份來自農民的心意,不再於造價昂貴或美觀,而是真誠的感謝。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致詞時表示,稻米、雜糧、水果、蔬菜這四種作物都是必要且同等重要,但政府卻將雜糧放手,仰賴進口,10-20年後當石油匱乏,台灣也會買不起雜糧,現在不復育,未來就來不及了。他以偉大來形容施明煌帶領的這個雜糧耕種團隊,除了民間的努力,認為政府也應支持。

農民們的好學也讓郭華仁肯定,他說,學者也需要向農民學習蘊藏在耕種之間的傳統知識,和農民以「參與式」模式研究農業。這段話讓在場的農民鼓掌致意。
學甲農民分享更種小麥心得。
來自台中市的70歲農民很感謝這次的行程,讓他感受到雜糧的重要性。他說吃到老學到老,小時候也見過種小麥,雖然不曉得品種,但也能種出每甲地600-700斤又大又好的小麥。雖然沒辦法完全有機耕種,但是他強調不要讓土地酸化,土地是根本。
來自台南學甲以及台中大雅的小麥農民都說,印象中40年前的小麥都很大,可長到腰際,現在卻只長出一點點。郭華仁解釋,可能和土壤不健康以及環境改變有關。50年前台灣農地沒有化肥和農藥,土壤很健康,現在則充滿化肥和農業,使得農業生產有如「加護病房式的農業」,沒有了農藥和化肥就如同加護病房裡的病人拔掉餵食管和氧氣罩,活不了。
其次,40年來環境因素的改變,而且這些種苗太久沒種了,尚無法掌握土地的特性,以前都是透過不斷耕種,找出每一代最優選的種子育苗,一代又一代地適應土地,所以長得很好。現在種苗需重新適應土地,需要一段時間,而這也是提倡農民留種、保種的原因,唯有保種,讓種苗不斷種植,越種越適合這塊土地。
喜願行定期安排復種農民壯遊台灣,和各地農民觀摩交流。(圖片來源:喜願行網站)
喜願行從2007年陸續推動雜糧復種,分別以「麥田狂想」與「大豆特工隊」代表小麥、大豆耕種計畫。4年來,喜願小麥以友善環境契作的模式,突破秋冬裡作種植與加工的困境,今年秋冬「喜願小麥」即將契作50公頃麥田,預估產出120公噸小麥,但這只達進口量的萬分之1,對於實際提升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有著極大的差距,卻是施明煌充滿著浪漫與理想的夢想。2011年,喜願再號召農民種植大豆,建立另一個糧食自給的里程碑。
除了鼓勵農民加入復種,也發起的「好農壯遊」,定期安排契作農民觀摩學習交流的機會。此次行程,安排台中大雅、嘉義東石、台南學甲、高雄農改場、台東池上、花蓮富里羅山村、玉里、壽豐慈濟大愛農場等契作點進行田間交流觀摩,並拜訪台灣大學農藝系,聽取學界的建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