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台灣小麥復耕 急缺人才與設備

2011年12月2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小麥復種只靠民間自力,育種人才也只有兩位,有如部隊缺乏精良設備,無法因應糧食危機。(攝影:胡慕情)台灣飲食當中,麵包、麵食越來越多,地位僅次於米食,有別於稻米,製造麵粉的小麥幾乎完全仰仗進口,對於氣候變遷以及石油匱乏的兩大威脅,小麥的自給率有提升之必要。仍而台灣的小麥耕種只靠民間自力復耕,農業部門研發人員與設備匱乏,台大農藝系教授盧虎生形容為「就像部隊配備不齊」,面對糧食危機,「無法作戰」。
台大農藝系教授盧虎生將安排台日小麥種植經驗交流。(圖片來源:喜願小麥臉書粉絲團)
盧虎生自從擔任農村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之後,即將目光轉向國內,積極思考提升台灣小麥耕種之必要性,他說,小麥耕種、育苗以及研發在國內相對於其他作物,顯得弱勢,目前台灣小麥耕種面積大約100公頃,相較日治時代30萬公頃不可同日而語;而育種人才,只有台中農試所兩位小麥育種人員。

小麥耕種雖有限制 仍可突破

小麥喜歡乾燥的氣候,濕氣不能太重,怕雨,也不能過於乾旱缺水,適合溫帶氣候。台灣在種植小麥上有先天環境上的不利因素,長期以來都將小麥當作冬季輪作作物,要在3月稻苗插秧之前收成,給小麥種植時間很短,因此在品種選擇以早熟、耐熱以及耐濕為條件,這些都讓小麥的品質受到限制。

但盧虎生說,「台灣氣候條件不利於小麥並不表示我們可以悲觀,現在科學這麼發達,應盡力找出適合台灣的小麥品種」。除了輪作,農民也可以以小麥為主,輪作大豆,如此一來,給小麥較長的成長時間,能選擇的品種就會增加。

在面對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的挑戰,雜糧,尤其是小麥復耕的糧食多樣性,就像生物多樣性,都是多一道應變、多一層生存保障,就像日本人說的「續命」,增加生存的機會。

小麥研發不可偏廢

小麥製麵分級嚴密,農民不宜冒進。(攝影:郭志榮)讓盧虎生更著急的是,小麥的育苗人員只有2位年輕的研究人員。育種是師徒制,一個只有編號的種苗,例如高雄139號稻種,但若沒有師傅帶著徒弟到現場看這種苗的性狀,是無法了解其特性,更無從培養出情感。但是台灣長久以來忽視小麥種植,國家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往往把育種人員調撥到市場上熱門的品種,例如花卉、果樹,再加上糧苗長久來,種植面積大、經濟效益低,不受重視,老一輩的師傅退休,來不及傳承給下一輩,技術逐漸凋零,再加上種苗完全不知去向,讓復種過程更加艱辛。

所幸,小麥仍留下一些種苗,薪火依舊,只是青黃不接。「小麥種苗研發可以說是處於停滯期,再不種就沒機會了,而要改善小麥育種應朝向增加研究人才,以及硬體設備。」硬體設備如研究室、檢測設備、製粉的機器也和一般的麵粉廠的大機器不同,必須比較小,都需要經費投注。

育種人才比一比 小麥、玉米告急

玉米育種人員屆臨退休,在沒有接棒人才情況,將陷入失守的困境。(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同樣是雜糧,和大豆比較起來,小麥育種研究人才更形危急。盧虎生說,台灣花生、綠豆和紅豆有一定的需求,也發展一定的規模以及穩定的價格,因此已經撐起一片天,大豆和毛豆屬於同個品種,育種人才不缺,也有市場。
與小麥有相同情境甚至更危急的是玉米,玉米育種人才只有兩位,而且都屆退休,再沒有人接棒,恐怕失守。盧虎生說,「一旦失守,要再復耕,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才能培育出適合這塊土地的品種。」

描繪小麥地圖

製麵產業已經發展出精密的分級制度。(攝影:胡慕情)除了種植,製麵產業是一項分級精密產業。麵粉筋性和蛋白質有關,蛋白質高育出來的品種筋性也比較高,高筋麵粉是製作頂級麵包的元素。「吳寶春這種等級的麵包師傅,都要不斷嘗試,尋找各國麵粉當中最適合的筋性,不斷混筋實驗才能做出最頂級的麵包」顯示出小麥產業研究與發展的重要性。

為了讓農民知道那些氣候條件下種出來的小麥產量最好,符合經濟效益,盧虎生指導的研究生陳筱鈞將與農民合作,進行小麥產量地圖的調查研究,透過精密設備,監測田間的微氣候條件,了解光線、溫度以及濕度,看哪個條件下可種出最佳單位面積產量;其次,盧虎生期待進行品質地圖的研究,找出最佳製麵性(品質)。這項研究需設立品質研究室,除了育種家,還須包括磨粉人以及麵包師傅等跨領域的合作,才能找出適合市場產品的品種。這過程需要不斷的嘗試,了解台灣土地能孕育出的小麥等級極限。

促進台日交流 種出台產一級棒小麥

小麥耕種在台灣雖有環境、氣候等限制,但仍有可為之處。(攝影:郭志榮)
日本和台灣種植小麥的條件類似,日治時代台灣種了很多小麥。前兩周剛從日本考察回國,盧虎生計畫引介日本小麥的耕種方式,促進民間與日本方面的交流,明年4月小麥收割前,預計透過基金會協助,安排農民到北海道參訪。

日本已經知道小麥種植的極限,農民也能因應市場需要種出適合製成麵條或麵包的品種,因此市場需要和供應能媒合,小麥不會賣不出去,這種能抓住市場區隔性的作法,值得台灣學習。

舉例來說,如果民眾喜歡吃牛肉麵那種麵條筋性,育苗家就協助研發合適的品種,並且能有品牌,讓大家吃了知道是出於台灣哪個品種和產地。

農田中的狂想曲

小麥已經發展了這麼精密的分級,因此,盧虎生認為農民要種小麥最好能先了解這些屬性,能與研發人員合作,以免種出等級較不利於市場的作物血本無歸。
台灣小麥耕種正起步,為台灣續命,配備需精良。(攝影:郭志榮)
台灣中部是比較適合小麥,北部太過潮濕,而南部則常有乾旱的現象。盧虎生建議先從中部建立小麥基地,再逐漸往南、北延伸耕作面積,一步一步踏穩讓品質和產量都穩定下來。期待能建立一片小麥示範田,種出品質最好的小麥,有如領頭羊,供其他農民參考觀摩。

這首由小麥堆疊的狂想曲,正進入最動人的樂章。台灣農田上,台中選2號的麥苗奮力衝破土地,一方面向下探索土地蘊藏的密碼,紮根成長,為台灣農業續命。盧虎生珍惜由喜願行總監施明煌領導的一群願意種小麥的農民,「這群農民很重要,肩負著經驗傳承以及技術保存的責任」。他也不忘給兩位小麥種苗研究人員打氣,期待我們社會除了花卉果樹和毛豆,也能關注為我們日常所需之飲食而努力的育種人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