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蜻蜓 水域生態的景氣燈號 研究人員缺稀

2011年7月2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環保署於7月公告的「動物生態評估技術」在水域生態系調查項目,將蜻蜓列為應調查、監測物種。蜻蜓的生存與乾淨的水質、河川息息相關,宛如水域生態健康與否的景氣燈號;然而作為河川、水質監測的指標性物種,因研究不易,使得投入研究的人少。隨著氣候極端化、河川水泥化工程不斷,蜻蜓及水棲昆蟲生存岌岌可危,也為台灣環境監測亮起紅燈。
羽化中的蜻蜓,張博鈞攝,出自其生態紀錄片〈戀戀火金姑〉



20年前小虎隊一曲〈紅蜻蜓〉,勾起台灣民眾懷舊的情感,農業社會時代,蜻蜓曾充滿在農田水溝旁,伴隨著潺潺溪水聲飛行。蜻蜓大部分都生活在無污染的池塘、湖泊、水田或沼澤這類靜止水域的環境,以及開闊的河川流動水域,只有1種樹穴蜻蜓居住在樹穴、木桶,可說是健康、乾淨環境的象徵。但隨著土地開發,蜻蜓的棲地不斷縮減,蜻蜓也一去不復返。
研究少無以為繼

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陳賜隆與推廣組研究助理唐欣潔是少數幾位蜻蜓的研究調查者。陳賜隆表示,國內研究蜻蜓者少,蜻蜓飛行速度比蝴蝶快,超強的眼力(複眼),難以接近;體型小,除非有較好的配備,並不容易拍攝;製成標本則容易變黑,辨識不易。

目前台灣出版關於蜻蜓的圖鑑、專書,仍少見,研究上有其瓶頸。即使列為生物監測物種,他擔心環評公司人員訓練不夠,對於水蠆(蜻蜓幼蟲)種類不夠了解,是否能擔負起此項工作有待觀察。

氣候變遷、河川水泥化威脅生存

隨著氣候極端表現,暖化使得蜻蜓分布的緯度有北移的現象,陳賜隆認為,對於偏熱帶的蜻蜓,能存留的時間加長或許是好事,但對於溫帶的蜻蜓,則未必如此。

今年初過低的氣溫,也曾使得北部的善變蜻蜓凍死的情況十分明顯;而暴雨以及土石流,更可能導致棲地急速消失,整批的蜻蜓也隨之滅絕。陳賜隆即舉2004年敏督利颱風,暴雨沖刷,造成南投縣南山溪土石崩塌,使得簾格鼓蟌消失。至今,仍未有在南山溪發現簾格鼓蟌的紀錄回報。

人為因素也不少,池塘被填平、草埤、濕地陸域化、河川工程不當整治,無形中都造成蜻蜓的消失。雙連埤陸域化的問題,就曾讓環團擔憂小紅蜻蜓滅絕。更多的河川、溪流水泥化工程持續進行,都讓蜻蜓銷聲匿跡。唐欣潔說,與其說保育蜻蜓,其實更該積極維護與管理溼地,避免陸域化持續進行。


從賞鳥到研究蜻蜓

到野外專門賞蜻蜓的,陳賜隆認為全台灣可能不到30人,大多是鳥友、釣魚者、溯溪以及登山客這幾個族群,兼著觀察蜻蜓的機會最大。這也是台北市野鳥學會得以出版蜻蜓圖鑑的原因,鳥友是重要的蜻蜓資料提供者。

陳賜隆本身即為「鳥人」出身,大學時期賞鳥,本身也是猛禽會會員,之後轉而研究兩棲爬蟲類至今,近10年來,又加上蜻蜓這個研究項目。

唐欣潔認為賞蜻蜓的人口不到10人。有昆蟲系背景的唐欣潔與陳賜隆合作,2003年誤打誤撞投入蜻蜓調查研究,原本以為蜻蜓的種類不多,應該不難進行;接觸之後發現蜻蜓種類豐富,光是台北市動物園園區內,從第一年20種,至今就已經發現84種。目前兩人的研究只能透過自假、自費進行。


保育蜻蜓 從宣導開始
無霸勾蜓
雖然蜻蜓的處境似乎不盡然如意,已知的155種蜻蜓,只有無霸勾蜓列為保育類昆蟲。因體型大,讓保育者擔心會因易於捕捉而需要保育,其實無霸勾蜓在台灣算是常見的種類。唐欣潔表示,隨著基礎資料的增加,或能於即將修正的保育名錄上有些調整。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表示,林務局會針對比較特殊、急迫的保育計畫邀請學者進行研究,而蜻蜓研究的學者少,即使要委託也不易。「蜻蜓保育或能從一般的訓練課程推廣,讓民眾有機會認識蜻蜓,培養興趣」,如特生中心生物多樣性研習課程即包含蜻蜓觀察訓練,林務局也將研擬與其他研究單位合作推廣蜻蜓保育的可能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