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特稿】分子輔助選種嶄露光芒 台灣空有人才沒資源

2012年8月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南16號以傳統育種方式加上分子輔助選種,育出好成績。可惜台灣長期資源向生物科技傾斜,傳統育種研究大不易。台灣第一個以分子標誌技術研發的台南16號「晶鑽米」正式面市,口感直逼日本越光米,如此非凡成就,為台灣育種技術樹立新里程碑。然而,台灣政府長期不重視傳統育種之優勢,在資源分配向生物科技傾斜下,傳統育種技術常常無法取得資源。
傳統的育種因費時耗力,而被排擠於一切講求速率的現代社會。近20年來,分子輔助選種(molecular assisted selection)則為傳統育種注入新方向,以人為的雜交、回交的子代,再以基因型作為選拔的依據,避開因環境的影響而誤選,精準有效率,此外,更具備可選拔隱性基因、同時堆砌數個基因等多項優點。
分子輔助選種在國際間行之有年,位於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中心早於2009年即研發第一支水稻品種。美國的小麥育種也積極以此項技術進行。台灣比菲律賓晚了3年才以此技術研發第一個水稻品種的原因是未被重視,經費不足。
相較於基改作物長期投入天文數字研發,此次台南16號以分子輔助選種研發,在2年的研究經費下即有成果,雖然是奠基國際間水稻基因已解序,並且釋出相關的研究資訊,但是也算大大超越了基改作物的速度。
台大農藝系副教授胡凱康表示,分子標誌輔助選種技術有別於基因改造從外緣基因(而非物種內基因)植入,是在個體中透過分子技術精確地找出所需特質的特定基因,進行親代與子代的交配,繁衍出新品種。
分子輔助選種雖然成本上比基改研究少很多,不過在基礎研究上仍須龐大的經費支持。胡凱康表示,糧食作物外的品種,大多都是私人種苗公司進行研究,不會釋放相關的研究結論,因此一般作物進行分子輔助選種,都必須進行基礎研究,這階段必須在充裕的經費下才能研發。
光是研究番茄抗病性特質,在野生的番茄中找到抗病基因的位置,轉到作物番茄上,約需500-600萬元的研究經費。不過,一旦研發成功,經驗可以累積,技術越嫻熟,成本也會隨之壓低。目前台灣7個區的農業改良場以及台灣、中興大學農藝系都積極進行分子標誌技術育種,台大團隊也針對番茄的抗病性、青花菜的抗熱性進行分子輔助育種。
至於分子標誌技術能否替代基改技術?胡凱康認為,必須視所需要的特性為何,例如需要「毒蛋白」,就非基改技術不可。
然而,水稻中需要毒蛋白目的為何?這個目的只能毒蛋白才能達成嗎?這恐怕也是研究人員必須思考的。
傳統育種必須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找出所需的特性育種,基因改造作物仍擺脫不掉健康及生態風險,兼顧兩者優勢的分子輔助育種技術,在面對極端氣候表現下的糧食安全,成為另一個選項。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分子輔助育種已經證明是有效、快速的高科技育種,而且沒有基因轉殖的諸多缺點,且各大學也不乏分子標誌輔助選種技術的學者,建議政府全力發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