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時值春暖花開的季節,不但人類忙於戀愛,更是萬物為族群生存努力的季節。在保育上常被忽略的爬行類,也為了找配偶、生產跑來跑去,十分忙碌,因此成了路殺(Roadkill)常客!為了發展保育策略,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爬行類研究室推出「固定路段、固定努力量爬行類路死調查」計畫,邀請全民加入保育CSI行列!
兩爬類常為輪下祭品
「春秋兩季是爬行類的活動高峰,3-5月是求偶繁殖期,8-9月,則為休眠期準備,覓食找度冬處四處奔波,相對的路死的機率也會提高。」計畫主持人林德恩說,台灣道路密度居世界之首,路殺常造成動物傷亡。
第一篇注意到路殺(roadkill)現象的文章是1925年一位美國教授在載老婆回家的路上所記錄的;接近100年,歐美路殺死亡的動物以哺乳動物為大宗,除了造成動物死亡,大型哺乳類還可能因為衝撞造成人車傷亡。林德恩說,有別於歐美經驗,台灣路殺常客則為兩棲爬行類動物,青蛙、蛇、蜥蜴是大宗,食蛇龜等原生龜也零星可見。至於和歐美的差異是否和台灣哺乳類動物族群數稀少有關,則需進一步探討。
不少蛇遭刻意輾斃
路殺的基礎調查國內以保育學者黃光瀛做得最多,他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調查就發現兩爬類最為明顯;而1996年朱賢斌於嘉義進行爬行類普查,發現每年超過600隻蛇類遭到車輛輾斃,這幾年也陸續發現,路殺對蛇類族群生存的威脅日益嚴重。
蛇被一般人視為藥、食補,吃的人多,因此有捕捉壓力。台灣有6大毒蛇,族群數並沒有想像中的多、常見,而且大多蛇類都很溫和,除非面臨生命威脅,否則並不會攻擊人類;不過只要有人被咬,媒體的大幅報導,加深人類對於毒蛇的恐懼及負面印象。多數人視蛇為不共戴天的仇人,非置之死地不可,一般人開車看到動物會閃躲,但看到蛇會刻意輾壓,甚至來回輾斃。
路殺使小族群遭遇崩解
林德恩在綠島進行斯文豪氏攀木蜥蜴的路殺研究,他比較森林以及島上環島公路邊兩個族群,發現公路兩旁攀木蜥蜴成熟雄性個體的死亡數量是雌性個體的5倍;經過3年的追蹤,發現族群密度下降50%,不到森林族群的一半,且族群性別比例嚴重偏差,體型顯著縮小,若不改善,恐怕導致環島公路旁的小族群崩解。
而這樣的研究經驗,未來也將套用在台灣本島各地的路殺調查,並以攀木蜥蜴為指標物種,以發展保育策略。
成立社團 路殺討論酣
爬行類研究室在臉書成立路殺社社團四處爬爬走(路殺社, Reptile Road Mortality),目的是減少路殺對動物的影響,並提升民眾對兩爬動物的保育觀念。林德恩原本以為這樣的主題不具吸引力,小試之後,參加的人比預料中的多,不少臉書網友將記錄到的路殺照片貼上來,引起不少討論。社團中的照片也讓林德恩擔心會造成不安的情緒,但限於臉書功能有限,也只能請網友有心理準備!
此次調查採取開放路段、由志工自己決定調查路段,以此逐漸發展為更有系統且科學性的調查。「目前台灣物種調查,鳥、蝶、蛙以及哺乳類都有很多人關心,爬行類相對受到忽視。」調查雖以爬行類為主,林德恩認為,若爬行類路殺調查做得起來,其他物種一定更沒問題。
以兩爬之名 號召全民科學家
「固定路段、固定努力量爬行類路死調查」顧名思義,以爬行類為調查主軸,參加的志工必須固定路段、固定努力量且持續一年。林德恩表示,初期也受理蛙類的路死紀錄。
參加者可選擇上下班必經路段,路跑、散步或騎自行車運動路段,或居家附近,以走路、慢跑、騎鐵馬、騎機車或開車,紀錄爬行類遭車輛輾壓死亡的時間、地點,以及每次開始調查的起始時間;每個月至少2次以相片記錄發現的路死物種,完整調查1年。
本項計畫最晚必須於4月初開始第1次調查,之後每隔2週調查1次,時間建議是在早上或晚上8至9點間。目前已有81人報名參加,20人已完成調查路段設定。點選連結進一步料解調查者及路段。
小花絮:路殺研究 清潔隊員貢獻大清晨開始工作的清潔隊員,看到野生動物的機會最大,而這些野生動物活動期間,也造成路殺頻率增加。目前玉山國家公園以及國道高速公路局在國道3號都慧眼獨具與清潔隊合作,清潔隊員看到路死動物遺體時,協助記錄下來,為保育工作提供最有力的證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