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0日南投訊,廖靜蕙報導
中興新村優美宜人的綠地,在周末午後閃閃發光,以光華為名的街道,羅列著整齊的住宅,約2層樓高的建築屋舍前小空地,爬滿綠意。在政府厲行節能減碳,住商隨之推出高價綠住宅之際,回首中興新村建築,早在50多年前,動力拮据的時代,即已結合建築理念構築出都市的理想風貌:與自然共生,通風省水。
然而,這一切即將改變。國科會中科管理局計畫在此興建「高等研究園區」(一般習稱「中科五期」),大興土木,據稱,是要振興「已沒落」的中興新村。
中科管理局在計畫中表示,將於此地發展文化創意及高等研究園區,因高等研究園區尚無法可依循,因此比照科學園區的設計規劃,進駐單位以高科技研發及文化創意等行政辦公部門,強調園區規劃具前瞻性且無污染之虞。據報導,國科會預估投入200億元,引進200家廠商。然而產業內容中科局始終交代不清楚,啟人疑竇。
10月27日環保署第二次環評審查,環評委員認為計畫內容華而不實,原欲駁回,卻因南投縣政府強力干預,以中興新村沒落已久為由,保住計畫續審的機會。
對此,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副教授李謁政說,中興新村從未沒落,此地優質的環境深為附近民眾喜愛,每到周末便出現人潮。「認為中興新村沒落,只是一種說法,此地因為政府辦公室遷移,沒有新住民移入以及住民老化而人口減少,但並沒有沒落!」
上週六(18日),由民間發起的中興新村保存聯盟在當地以播放紀錄片的方式,見證中興新村的歷史及環境價值,期待政府能保留這個地方。
這一天也是中興高中的校慶運動會,運動場四周加油打氣聲不斷,司令台傳來一陣又一陣報佳績的廣播。這一天記者所到之處,到處都聚集著人群。福利中心附近的攤位到了用餐時間,更是座無虛席。民眾喝著當地著名的酸梅湯,吃著眷村特色的外省麵,或品嘗好吃的小米粥,烤玉米的攤位更是大排長龍,眼前所展現的情景,很難和沒落畫上等號。
省府大樓旁,921大地震時車籠埔斷層坍陷遺址留下的空白,現在成為921紀念公園,民眾帶著狗在此悠閒漫步,在空中翱翔的風箏,猛一看讓人誤以為是猛禽,有小孩的家庭、情侶檔,在這裡放風箏,隨著風箏飛揚不斷傳來歡笑聲。
就在這個地方,離車籠埔斷層不到50公尺處,中科管理局要蓋20米(約7層樓)高的辦公大樓。
紀錄‧無動力年代的建築奇蹟
紀錄片導演陳樂人長期投入紀錄中興新村的昔與今。他說,中興新村的房子存在著許多微妙之處,在沒有動力電源的年代,隱含著建築的智慧。他訪問當地數十戶人家,一次又一次走訪這些房舍,經過老住戶的指點,慢慢了解房子的設計。牆壁上居高的空心磚以及要藉由木棒鎖緊才能開關的客廳木窗,讓房子通風;屋內的壁燈設計,看起來時髦,因擺設位置正好可以探照衣櫥,便被當成冬日潮濕氣候,衣物防潮用。污水與雨水分流的地下水道設計,甚至還有垃圾專用道,這些設計50幾年後看來,並未褪流行,甚至還是主流。
陳樂人說,未來進駐的研究人員要求居住空間要絕對的大以及舒適,但以他的口述調查,這些房舍50年前即已實踐節能減碳、通風的原則,若能維持原功能使用,住在此地是莫大的光榮。
不捨‧中興新村要永續
李謁政接受文建會委託進行中興新村保存文化價值評估計畫案,過程中發現中興新村在台灣是不可多得的歷史現場,台灣其他地方找不到和此地相同的地方,優質的生活環境以及都市計畫,是模仿英式花園都市的理想,歷經半世紀仍未稍減。
李謁政說冷戰時期,政府將台灣視為一座航空母艦,而將省政府遷到此處,並規劃完整的都市計劃。他說,當人們想到大清帝國時,就會想到代表建物紫禁城,美國的華盛頓D. C.,台灣日據時代是總統府,那麼作為國民政府執政的象徵,中興新村當之無愧。
李謁政表示不反對活化再利用,但應保留現有優質生活下,再決定如何改變。中興新村是需要大面積保存的歷史現場,例如,類似省政府大樓的獨棟建築,可以列為古蹟或歷史建築;而整區則以「聚落保存」,「中興新村太獨特了,包括古蹟、歷史建築以及聚落,該保存的部分應大面積、完整的以多元指定保存下來。」這種集合不同類別的文化資產指定方式,稱為多元指定,由此可見此地珍貴之處。
角力‧高等研究或文化資產
當地子弟現就讀於台灣大學的謝同學表示,當地人並不認為開發有什麼不好,能活絡當地景氣。而若有合適的工作機會,謝同學也會選擇回故里服務。一位住在當地50年,原為省府人員的老先生也來到現場。當了大半輩子公務員,他對政府無所求,只求能按照政府的承諾,在此終老。
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已進入第二次環評,南投縣文化局也開始第一次文化資產審議,李謁政坦承,保存的聲音弱,開發聲音大,擔心中興新村這個優質環境消失,因此透過關心文化資產的學界與民間共同串聯,建議文建會優先考慮保留此地,而未來任何改變都應以永續中興新村為前提。
冬日黑夜的中興新村,暈黃的路燈映照椰子樹的身影,遠處建築物的輪廓隱約可見,數十位民眾偎著厚衣物觀賞著紀錄片,住在當地的陳樂人導演及夫人準備熱薑茶,觀眾人手一杯,身體也暖和起來。中興新村的夜透漏著幾分風韻,盡收眼底,此景究竟還能幾回,恐怕只能底蘊內心,品嘗、想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