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8日 星期五

生態旅遊:瓦拉米步道的生態旅遊前景

作者:廖靜蕙
瓦拉米步道具有生態保育、歷史人文等重要價值,位於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今年內政部營建署將之列為生態旅遊示範步道,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負責規劃行程,並與當地的卓清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創造民間與自然資源管理者互動的模式。
瓦拉米是布農語「蕨」的意思,瓦拉米步道就是蕨之道。(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蕨之路 生態保育之路

「瓦拉米」是布農語,漢文是指「蕨類植物」,瓦拉米步道全長約14.5公里,是八通關古道的一條支線,沿途有各種自然景觀,低海拔闊葉林相、南安瀑布、山風瀑布、黃麻谷等,以及各種保育類動物,如台灣黑熊、藍腹鷴、山羌、台灣彌猴等。
沿著拉庫拉庫溪,盤溪谷緩行,沿途腎蕨夾道茂生,如同一條蕨之路。除此之外,瓦拉米步道沿途,拉庫拉庫溪一帶,布農族人世居於此,溪谷河流之間,不時傳來布農族人間溝通,高低分明的合音,先人的足跡,衍生了豐富的人文歷史;清代開墾八通關的遺跡、日據時代的駐在所遺址、抗日事件殉職者紀念碑等,構築出豐富的生態、文史步道。
距離瓦拉米步道最近的部落,當屬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所在的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卓清村舊稱「巴巴夫爾」,意指有許多梧桐樹。提到位於道路旁的天主堂歷史悠久,不但是村人的信仰中心,更是部落歷史文化中心。教堂旁的老樟樹是村民和路人最佳乘涼休息的場所,因符合花蓮縣珍寶老樹標準,已被花蓮縣政府列管為文化資產。村中的耆老是講述部落沿革與歷史的活招牌。
因此,當玉山國家公園推出以瓦拉米步道為主的旅遊行程時,便選擇與卓清村當地的「卓清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陸續推出「瓦拉米步道—玉溪人文生態旅遊」等套裝行程,最大的特色就是將玉山國家公園園區附近的部落也涵蓋到行程中。

生態旅遊開步走 人才培養、生態承載細思量

「生態旅遊包括三個要素,遊客、當地居民以及自然資源管理者。」玉山國家公園觀光課吳和融課長說,兩年前,當玉山國家公園積極拓展生態旅遊觀念時,便積極和當地社區發展協會(指卓清)合作,訓練生態解說員。人才的養成是規劃生態旅遊的首要工作,而與當地部落或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由當地居民當嚮導,一方面是環境訓練,讓當地居民得愛惜生態資源,也藉此創造經濟效益。
瓦拉米步道屬於需要申請入山證的步道,登山證的申請,就是要進行流量控制,以確保步道能夠長期維持生態保育的使用量。除此,玉山國家公園還必須扮演颱風豪雨過後的維護及修繕的角色,以維護來往人員的安全。
瓦拉米步道中有日據時代的駐在所,在途中也蓋了一座山屋,可以住宿36人,讓想以一天一夜完成步道的民眾中途有休憩的房舍。這樣的安排將延續到八通關古道的建設原則,每隔約一天的路程,就建置一所山屋,讓打算長途登山者減少背負帳棚的負擔。而住宿人數是依據當地區遊憩承載量所進行的流量管控數。
吳和融說,玉山國家公園將專注於資源管理者的身分,達到評估以及平衡當地資源的功能,在政策的擬定、生態路線的評估以及現場執行上發揮最大的功能。

熟人熟地在地人 生態旅遊最佳夥伴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吳海音副教授,認為當地人熟人熟地,對高山資源非常熟悉,也關心自然資源的管理使用。這些人的祖先都是在山上成長的,對他們來說,這裡就是他們的土地,他們的故鄉,有深厚的感情,更愛惜這塊土地。
「和當地的社區居民建立良好的關係是國家公園的目標,而促成國家公園與當地社區發展協會的合作,更能讓參加者深度體驗原住民部落生活。」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解說員景碧秀認為維護當地原住民的文化特色,是生態旅遊不可或缺的因素。雖然現階段行程仍由玉山國家公園規劃,但長遠來看,仍應輔導當地居民發展當地特色的行程。
「玉山國家公園特別將周邊的原住民部落安排在行程裡,讓旅客進入原住民鄉體會部落生活,聽聽布農族最知名的『八部合音』……」景碧秀說布農族沒有舞蹈,卻有名揚國際的八部合音。此乃源自於布農族居住環境疏落的特性,在沿溪流而住的聚落間,必須以歌聲呼朋引伴,在呼應之間,發展出令人驚異的複音及和聲之合唱技巧,而這項環境造就的文化遺產,如果不親臨原鄉,是無法體會的。
卓清社區發展協會理事潘子星認為能讓年輕人留在自己的家鄉從事自己拿手的工作,是卓清社區發展協會所努力的。而在這起始階段,借重玉山國家公園豐富的資源,和玉山國家公園合作,能縮短協會摸索的時間,從中累積經驗。

自然資源分級管理 滿足對生態旅遊不同想像與需求的人

潘子星曾接受玉山國家公園生態解說訓練,是合格的解說員,他認為,卓清村在光緒年代為八通關古道入口,具有歷史意義,而南安遊客中心雖位居卓清村,帶來遊客,但因缺乏動線導引,一般旅客並不會特別停駐參觀卓清村。
此次由玉山國家公園主辦的「瓦拉米步道—玉溪人文生態旅遊」,吸引遊客步入瓦拉米的同時,將卓清村列為其中的一個景點,遊客因此停留在村中一個下午的時間,由協會安排表演、風味餐,以及參觀村中重要的歷史景點,卓清村因此得以展現其人文特色,並為村民增加收入。
這種將遊客留在部落內消費,再繼續往海拔遞增地區旅遊,吳海音副教授認為是極可行的。她認為生態旅遊的規劃確實可顧及前端(部落或較邊緣的地區)和後端(深山/高海拔地區)使用的需要。可以利用前端,例如部落,作為消費的處所,遊客可以來這裡活動消費,然後按照每個人的體能與對登山的熱誠,分不同限制地開放。有些人可能只走大眾路線,在部落中參觀消費,有些人可能想走完瓦拉米步道,就跟團;甚至有人登山客走的是三五天到一週的深山路線,需要專業嚮導。
滿足這些不同需求的遊客,規劃優質行程,走高格調路線,即使一週只接待幾團數十人的團體,收入就足以養家立業。當地居民熟人熟地的優勢,加上有目的的養成訓練,再加上國家公園願意只認證當地居民的嚮導資格,將是一項很好的保障。
而透過當地活動的進行,吳海音真切地期待因此帶起當地的下一代,共同管理後山的資源,讓聚落整體發展起來。吳海音說明,「當地的下一代」,並不限定原住民,這個概念可擴及願意守護這塊土地,與之共生的移入者。除了聚落的發展,並逐漸在當地保育(不可用)和開發(使用)之間,扮演起第三者監督評估系統;而聚落所為,也成為可以被檢驗的對象,和不同單位合作,不同期待的人對話,溝通,真正達到永續發展的目的。

珍惜資源 生態旅遊也能負起環境責任

潘子星和卓清社區發展協會的成員將致力於生態旅遊的推展。對他們來說,這是一項機會,因為他們的歷史傳承的特殊性而得以創造經濟利益。因此,他們不只讓遊客瀏覽部落,解決旅客食宿需要的餐廳與民宿,還將透過人才的養成,擔任嚮導或發展具有布農族特色的文化產品,提升聚落的產業。而卓清社區發展協會並將努力爭取資源以及政府補助,讓村民在自己的地方得以發展。
那麼,遊客參加生態旅遊的態度又該如何?吳和融認為在國家公園或原野地從事生態旅遊與環境相處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留痕跡」。最常看見遊客留下的垃圾,或者看到認識的花草,認為有療效就摘走。除了攝影留下瑰麗的回憶,其他隨身的東西,帶來的還要記得帶走,甚至連足跡都不要留下,這就是生態旅遊的最高理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