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裕隆三義廠自願二階審查 苗府:盼開創「石虎魂」新車

2016年9月27日苗栗訊,廖靜蕙報導
裕隆為了開闢新車系驗證道,擬於石虎棲地開闢驗證道,27日進入苗栗縣政府環評審查委員會,依照開發單位「自願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做成結論。苗栗環保局長劉伯舒表示,期待裕隆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提出與石虎共存、兼顧環境永續的計畫,並「以石虎為新車種命名」。
苗栗淺山是石虎重要棲地,圖為自動攝影機拍攝到的石虎親子活動。攝影:李偉傑
苗栗淺山是石虎重要棲地,圖為自動攝影機拍攝到的石虎親子活動。攝影:李偉傑

開發區為石虎出沒熱點  苗環保局長肯定裕隆願受更嚴格審查

裕隆三義二廠新建案位處保育類物種石虎活動熱點,若未做好保育對策,恐造成石虎族群處境更加嚴峻,因此引發各界關注。裕隆於上個月5日函苗栗縣政府,除了自願進入二階環評審查,並提出縮小開發區域將原78公頃縮小為35公頃,並避開生態敏感區;並以建置驗證道替代原先規劃的新建工廠等。

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潺潺水梯田】新社部落友善耕種水梯田 照顧山林不忘珊瑚礁

海岸由台11線從花蓮吉安一路貫穿到台東,沿途美麗的海岸景觀令人心醉。花蓮豐濱鄉原住民部落,為了生產糧食,百年前依著山形,一階一階開闢水梯田,怎麼看都深具美感。初夏之際,靠海的新社「半島」,稻浪與海浪呼應形成的美感更是獨特。
新社部落鳥瞰圖。圖片來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新社部落鳥瞰圖。圖片來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自從新社部落幾位居民改變慣行農法,朝向友善生態的有機耕種後,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積極協助輔導農民。部落族人宮莉筠的水梯田,就和花蓮場合作,讓寄生蜂、瓢蟲,這些田間防治飛蝨葉蟬和螟蛾類害蟲的最佳幫手,即使稻穀收割後仍有得吃。
花蓮場在水梯田田埂種植孔雀草、紫花霍香薊,瓢蟲、蝴蝶、寄生蜂來訪駐足,將原本樸實的稻田妝點得繽紛多彩,鑲花邊的水梯田更添姿色。

我們是靠山海吃飯的人! 來看日本重拾「里山資本」的永續利用之道

2016年9月21日花蓮訊,廖靜蕙報導
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註]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目標的永續利用典範,對於開發腳步劇烈的亞洲國家意義深遠。這幾年,里山倡議也引領台灣友善生態的生產風潮,開啟台灣社會重新尋思那些遍布我們山川、道地風土的里山,以及曾經有過的依存關係。
大漢技術學院休閒事業經營系副教授游麗方表示,日本重新凝視「里」的重要性,展開維繫各該地區的自信和活力來源,目的是確保生物多樣性及抵禦全球氣候變遷,並促進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貢獻,十分值得台灣效法。
由次生林、水塘、農地、房舍,各種不同的土地利用所形成的鑲嵌板塊,構築社會生產地景。圖為花蓮富里鄉羅山村。圖文:廖靜蕙
由次生林、水塘、農地、房舍,各種不同的土地利用所形成的鑲嵌板塊,構築社會生產地景。圖為花蓮富里鄉羅山村。圖文:廖靜蕙

里山資本失落 生物多樣性難保

山是指大自然(深山)與都市中間地帶,經過人們不斷經營,當人們不再依賴山林資源,鄉村就業機會少了,人走了,缺乏經營的山林跟著荒廢了,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也變調了。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田園樂章】水稻田為冬季裡作打基礎 美濃農會帶頭實踐里山精神

即將展開一年最重要的冬季裡作之前,高雄市美濃區農民們殷勤地整地,再過不久,2000多公頃的農地,將變化各種不同的顏色與姿態,提供人們各式飲食需求,也會農民帶入豐富的收入。歷經一期水稻耕種打下的基礎,農民信心滿滿。

水稻營造水田濕地 為生產環境打底

「原來務農收入這麼好!」這句話真實的出現在美濃農民口中。
過去曾是菸葉重要產地時,美濃農民兩季水稻一季菸葉,現在則是維持著水稻、綠肥、冬季裡作的耕作節奏。雖然光是冬季裡作的收入,就足夠農民一年的生計,但是,美濃農會卻花了很大的力氣鼓勵水稻耕種。
物產豐饒的美濃平原。攝影:廖靜蕙
物產豐饒的美濃平原。攝影:廖靜蕙
高雄市美濃區農會推廣股股長鍾雅倫說,並不是水稻能賺多少錢,而是對土地地力的維持及輪作的作物是好的。「水稻是一項很好的輪作作物,與農業的永續經營有很大的關係。」
在這個基礎上,無論是香蕉、菸葉、木瓜、甚至秋冬裡作,無論是種敏豆、辣椒,都有好成績;又如,讓日本人念念不忘的『北蕉』和水稻輪作,才能克服黃葉病、才有好品質。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全台首例! 盼為珊瑚礁改變農法 新社部落發起海洋監測

2016年9月19日花蓮訊,廖靜蕙報導
農業行為會對海洋生態造成衝擊嗎?位於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居民,代代與海相依存,他們觀察到過去美麗的珊瑚礁,因施行慣行農法而變色。近年恢復有機農法後,蒼白的珊瑚礁得以重現生機。因此部分族人自主發起珊瑚礁監測,盼以科學證據,說服部落改變耕種方式。
協助進行監測、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指出,這將成為台灣首度監測農業與珊瑚礁關係的調查。
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新社居民、花蓮場研究人員到新社海邊現勘,討論監測重點。攝影:廖靜蕙
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新社居民、花蓮場研究人員到新社海邊現勘,討論監測重點。攝影:廖靜蕙

新社珊瑚礁多樣性高  農藥化學品使珊瑚白了頭

花蓮豐濱鄉新社部落是台灣東海岸少數的噶瑪蘭族之一,部落因台11線切割成兩半,但族人始終沒有忘記隨著季節更迭變換身分,以及與大自然互動的模式。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多年前在東海岸水下調查,花蓮珊瑚礁分布最完整之處就在石梯坪,長1公里、寬100公尺,路邊就可見潮間帶,「十分漂亮,30年前的墾丁珊瑚礁就長這樣。」

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

原生野菜不容忽視 研究: 富含微量元素可當「救命糧」

2016年9月14日花蓮訊,廖靜蕙報導
野菜食潮逐漸席捲台灣社會,但多數民眾卻不知道其營養功能。多年推動原住民農產業的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即與世界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合作,進行營養成分分析研究。其中,葛仙米藻、糯米糰、番杏、細葉碎米薺四種野菜都是台灣原生植物,不但好吃又營養。
昨(13日)「原鄉特色作物與傳統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國際研討會」揭開野菜營養成分,這些在野外常受忽視的雜草,其實飽含微量元素,是現代人營養不可或缺的來源,在食物缺乏的年代,這些野菜都是充饑救荒的食材。
光復鄉邦查農場的阿美族特色野菜。圖片來源:花蓮農改場
光復鄉邦查農場的阿美族特色野菜。圖片來源:花蓮農改場
野菜存在我們的自然環境中由來已久,卻常被我們忽視,透過台灣島內多元的文化族群,豐富的生態利用智慧,得以彼此學習重視。

2016年9月7日 星期三

專訪林華慶(下):人在里山 野生動物就是環境安全指標

2016年9月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地狹人稠,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與人類活動空間高度重疊,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更直接,因此,生物多樣性的存續,就在我們一念之間。

也由於我們跟大自然的關係如此緊密,餵養我們的糧食的農田生態系,更是台灣第二大生態系,這些由公、私有土地構築的生態保育地景,更需與民間、社區協力合作,妥善保全這些物種。
苗栗通霄農田,以友善生態的農法耕種。圖片來源:林務局
苗栗通霄農田,以友善生態的農法耕種。圖片來源:林務局

人在里山:節制的使用自然資源,支撐居民生計,維繫生物多樣性

「台灣每一個物種都很重要,我們談友善生態,感覺好像是為了野生動物,其實野生動物的存在就是安全指標,以生物認證確保環境的安全。」林華慶指出。

專訪林華慶(上):架構國土綠網 從林務局做起

專訪林務局長林華慶(上)
2016年9月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
林務局長林華慶。圖片來源:林務局
林務局長林華慶。圖片來源:林務局
當聯合國極度關注生物多樣性衰敗議題上,擬定了2020年前達成「愛知目標」5大策略目標以及20項行動方案,台灣的腳步又如何呢?甫於7月中旬上任的林務局長林華慶,民間解讀讓過去長久來失衡的保育行動急起直追,補強台灣社會永續最關鍵的支柱。他於接受本報專訪時,揭開未來20年台灣保育藍圖,讓身為地球公民的台灣民眾,充分意識到保育人人做得到

保護區與周邊社區接軌,擴大保育效益

雖然國際間倡議各國至少國土面積的13~17%,劃設為保護區,而在台灣,由於森林覆蓋率高、又多為國有林,因此保護區面積占國土19%,不輸各國領先達到目標,但保育絕對不僅止是劃設保護區,更重要的是如何擴大保育效應。
保育之首要,即與民間攜手協力,擴大中央山脈保育軸、沿海濕地保護區外的保護,並以防風林為基礎,串聯沿海綠廊,加上東西向河川綠帶,構築台灣國土綠色安全網。林華慶指出,保育不僅讓台灣山林青翠、環境永續,更需使民眾有感保育的好處。
森林生態系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生態系,更以11個不同型態的保護區串聯起「中央山脈保育軸」,受到最多關注及完善的保護。然而,在私有土地上,尤其是農田中,更孕育了台灣極為珍稀寶貝的兩棲類、爬蟲類、節肢動物、淡水魚類、無脊椎動物、水鳥,是生物多樣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