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潺潺水梯田】新社部落友善耕種水梯田 照顧山林不忘珊瑚礁

海岸由台11線從花蓮吉安一路貫穿到台東,沿途美麗的海岸景觀令人心醉。花蓮豐濱鄉原住民部落,為了生產糧食,百年前依著山形,一階一階開闢水梯田,怎麼看都深具美感。初夏之際,靠海的新社「半島」,稻浪與海浪呼應形成的美感更是獨特。
新社部落鳥瞰圖。圖片來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新社部落鳥瞰圖。圖片來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自從新社部落幾位居民改變慣行農法,朝向友善生態的有機耕種後,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積極協助輔導農民。部落族人宮莉筠的水梯田,就和花蓮場合作,讓寄生蜂、瓢蟲,這些田間防治飛蝨葉蟬和螟蛾類害蟲的最佳幫手,即使稻穀收割後仍有得吃。
花蓮場在水梯田田埂種植孔雀草、紫花霍香薊,瓢蟲、蝴蝶、寄生蜂來訪駐足,將原本樸實的稻田妝點得繽紛多彩,鑲花邊的水梯田更添姿色。
你農我農
「做農其實並不容易。」宮莉筠原本是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為了照顧小孩,偕夫婿回部落生活,他利用先人留下來的農地,種水稻,這塊鑲花邊的水梯田就在台11線43K附近。
新社半島屬於海階地形,岸上有農民以有機農法種植,農閒時在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計畫支持下,有一些裝置藝術創作,吸引遊客停駐拍照。
「農改場輔導提供很多點子,同時告訴我們生態的重要。」種了孔雀草之後,不需要用藥,也不太需要照顧它,水梯田變得很美。因為田很美,很多觀光客來拍照,還舉辦農事體驗,讓遊客幫忙撒花種。
宮莉筠以生態農法復耕水梯田,並與花蓮場合作以田埂植被經營天敵棲地減少病蟲害。攝影:廖靜蕙
宮莉筠以生態農法復耕水梯田,並與花蓮場合作以田埂植被經營天敵棲地減少病蟲害。攝影:廖靜蕙
今年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舉辦「原鄉特色作物與傳統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即邀請中宮莉筠分享務農心得。為了留住部落特色,首要就是想方設法不讓新社國小併廢校。
新社國小是全國唯一的噶瑪蘭重點學校,去年全校只有13個學生,因為學生少,部落就會越來越悲觀,覺得學校遲早要廢校,族群就無法延續。
「其實當我們開始種田時,就把種田的傳統帶到學校課程,一般農事的做法就是插秧收割,可是新社國小的孩子們,每個月都要到田裡,插秧、除草、施肥、撿福壽螺,一直到收割,當中等收割之前,就到田裡寫生,畫下田裡最美的景象。」
這幾年努力推動部落文化的宮莉筠。攝影:廖靜蕙
這幾年努力推動部落文化的宮莉筠。攝影:廖靜蕙
宮莉筠的農地就是孩子們農事場域。從幼兒園開始參與農事,去年幼稚園大班學生,今年升到新社國小,人數增加到20人,多了1/2,本來要裁併的學校,今年派校長來,躍居豐濱鄉四個國小中第二大。
他們在學校裡進行生物多樣性100樣調查,為了釀酒找出糯米,部落祭祀時有酒可喝,也取代了保力達。「當我們帶動部落的傳統農業時,也把族人的健康找回來,文化也延續了!」
每次收割都號召大家一起來,也運用很多小型農具,促進研發。第一年他們採集月桃葉包裝新米,並以構樹皮敲成紙,用植物染當墨汁寫字。部落收割前祈福、甚至入倉,會於田邊留下六株稻,給噶瑪蘭的祖靈收割,將祖靈信仰融入生活中。
收割前結合祖靈信仰的祭祀儀式。攝影:廖靜蕙部落種回噶瑪蘭族傳統食物,環境和身體都健康。攝影:廖靜蕙
收割前結合祖靈信仰的祭祀儀式。攝影:廖靜蕙部落種回噶瑪蘭族傳統食物,環境和身體都健康。攝影:廖靜蕙
「農業是連結一切的根本,旅遊、生態、教育、文化,沒有農業不行!」宮莉筠說。有著相同樣心意的,還有產銷班幾位「傻子」,以有機農法復耕水梯田。其中產銷班班長潘銀華更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

山的呼喚

農閒之際,新社部落居民利用稻稈創作裝置藝術。攝影:廖靜蕙
農閒之際,新社部落居民利用稻稈創作裝置藝術。攝影:廖靜蕙
新社部落的噶瑪蘭人順著季節變換身分,一期種稻,到了7月飛魚季,便變身為漁民,搭船捕魚;收割完、二期作休耕種綠肥之際,則是潛水裝備,到海裡採捕;十月到山裡,採集或狩獵,冬季則砍草、整理田埂。
「我從小就跟著父母耕種,小時候二期也種,但是東北季風太大爸媽年紀也大,二期就不做了;最近試著種二期,但鳥害太嚴重。」有些長輩不願田園荒蕪,硬著頭皮做,他則參加小地主大佃農,老人家做不動的就問他願不願意做,所以一些「半島」老人家的土地,就由他承租。
隨著東北季風來訪,這時候海象並不適合水下採集,族人就轉往山上。
「以前噶瑪蘭不會打獵只會捕魚,經過族群交流,阿美族會抓魚,噶瑪蘭人會上山打獵。」以前噶瑪蘭人只會種些豆類。從宜蘭一路遷移定居於此,噶瑪蘭人或許什麼文物都不剩,卻不忘帶著種子走。「聽我媽媽說,噶瑪蘭族來之前,沒有旱稻,也沒有豆類,只有地瓜、芋頭,噶瑪蘭來之後,才有豆類的種子,才開始種豆。」
「老一輩的人說,以前這一帶阿美族只會河邊抓魚,不會海邊捕魚、貝類,噶瑪蘭人來,就教阿美族人,阿美族人就教噶瑪蘭人打獵。」
日治時代可以到派出所登記借用獵槍,到田裡打山豬吃,打完又把槍交回派出所。山豬會在稻米結漿時,來水稻田吃「米漿」,成熟變硬反而不吃。而且山豬繁殖速度夠快,又可以當食物吃,族人都會抓來吃。族人也觀察到海岸山脈的野豬小小的,不像中央山脈的族群大。
「以前這裡也有水鹿,但可能是因繁衍速度跟不上砍伐、獵捕而不見了;這裡山羌復育比較成功,族群數量不少,但沒有危害農作物何必抓牠?除非是慶典的需要,例如豐年祭、海祭才會申請補獵,大家一起吃。」

海的子民

過去還可以採捕野生九孔的年代,3、4月插秧後,農事較為輕省,就轉向水下採捕。潘銀華就和父執輩到沿岸水下沿途「翻石頭」。「餓了一個冬天的九孔瘦巴巴的,但翻過石頭十天後,九孔變得很不一樣。」部落採捕的經驗:翻動石塊,九孔才有吃得;適當的擾動,生物多樣性才會增加。
「這就像人一樣,有東西吃才會變得強壯。」潘銀華說,附生在石頭上的水草,翻過之後發酵成為九孔的食物;他曾抓過最大的九孔,重達200公克。
水下的世界多彩豐富,尤其各式珊瑚更是迷人。但種水稻使用除草劑、化肥,流到海裡之後,珊瑚變白了。最近潘銀華觀察到海階的珊瑚礁,當半島使用有機農法後,發現珊瑚礁的情況改善了。「如果有科學證據,就可說服上游的農民改變耕種方式!」
新社海邊現勘。攝影:廖靜蕙
新社海邊現勘。攝影:廖靜蕙
因此,在花蓮農改場協助下,他們找來中研院珊瑚研究學者陳昭倫,期待培力部落居民,自己的珊瑚礁自己照顧!若能順利培訓、監測,將成為台灣首個調查農業與海洋生態的案例。
「里山倡議的精神,把山林照顧好,海洋就跟著健康了!」陳昭倫十分認同,部落與花蓮場合作實踐里山倡議精神的計畫。他說,從陸地上的溪流當作起點關注,沿著溪流到海,沿途不要有外來種,恢復溪流生態,引到水梯田,沿途友善的農耕行為,利用生物(包括動植物)吸收,讓有機物質在進入海底前沉降消化,是最好的方式。因此梯田的管理相當重要,不是一直施肥,而是讓有機物沉降、過濾,讓乾淨的水流入海。
不過,新社海岸雖屬於台灣不到45%的「天然海岸」,沿岸工程不斷。
新社沿海雖為台灣不到一半的天然海岸,海岸工程卻未中斷。攝影:廖靜蕙
新社沿海雖為台灣不到一半的天然海岸,海岸工程卻未中斷。攝影:廖靜蕙
宮莉筠說,6月開始海堤、擋土牆和消波塊擋住族人通往海祭之路,生活、文化都受到影響。雖然可以理解近年因海水上升、積沙的因素不穩定等,一直把沿線土地捲下去。他的先生提到小時候,從沙灘到海裡要跑百米,現在已經20公尺不到了。
「季風、海浪掏刷,沙灘減少,但這是自然氣象,人力難以阻擋。」陳昭倫認為,工程除了延遲幾年掏刷速度,卻可能帶來更嚴重的破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