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農田掛蝙蝠屋 友善環境的農民在這裡

留住「幸蝠」系列報導(四)
2013年12月28日雲林訊,廖靜蕙報導
以保育蝙蝠為目標,水林、北港的5戶農民,不使用農藥、化肥以及基改資材,讓農田生態系生意盎然,接著在農田邊,高掛著蝙蝠屋,呼喚著蝙蝠來居住。幸「蝠」農產的農民們,儼然蝙蝠保育的代言人。

找回幸蝠

蝙蝠屋掛越高越好,蝙蝠好找得到,所以掛蝙蝠屋是挑戰高度的極限。最積極掛蝙蝠屋的農民,莫過於溝皂101(有機)農場主人翁進興。他在分散幾處約1甲的農地裡,已經掛了6個蝙蝠屋,倉庫外的蝙蝠屋,今年夏天來了8隻蝙蝠,「住得滿滿的」,大清早還會看見牠們飛回來。
「過去農村常見蝙蝠,現在都沒有了」,也許是因蝙蝠剛好滿足了他對過去農業時代的緬懷,雖然捕蟲的成效看不出來,他仍然十分珍惜有蝙蝠相伴,最近他還要增加一個蝙蝠屋,掛在菜園邊。
翁進興夫婦與幸蝠農產。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各地跨年競奢 環團推「環寶五器」綠色跨年

2013年12月2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過年的腳步越來越接近,大型跨年晚會、煙火秀紛出籠,據估今年跨年夜約花掉公帑1億453萬元;只是跨年晚會不但燒錢,還帶來噪音、空污、廢棄物等環境負擔,成本也從未估算。如何跨年最環保,昨(25日)由環品會召開記者會,祭出跨年必備「環寶五器」,預估每人可以減少製造4.5公斤的二氧化碳;並請來台灣黑熊「圓仔花」,邀請民眾一起守護台灣。
環保團體以台灣黑熊圓仔花呼籲民眾綠色跨年守護台灣。(圖片來源:環品會)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北港、水林 與蝙蝠做鄰居的「幸蝠」農產漸成型

留住「幸蝠」系列報導(三)
2013年12月25日雲林訊,廖靜蕙報導
幸蝠農產產品之一,南瓜。北港東榮國小教師張添順,在校園推動友善土地的農藝教育之餘,這一年來,他還多了一個頭銜,就是雲林縣台灣永續聯盟理事長。他和另一位水林鄉誠正國小教師張恆嘉是好朋友,兩位都是該會理事。張恆嘉長期帶著學生觀察記錄蝙蝠,尤以保育黃金蝙蝠(金黃鼠耳蝠)著稱,而張添順則推動無農藥化肥菜園達十年,目標都是為了友善土地以及保育生態環境。
最近,兩位教師把他們多年來各自努力的成果,結合在一起,並以台灣永續聯盟協會的名義,申請了林務局社區林業計畫,在北港、水林一帶以蝙蝠之名,推動有機或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並以「幸蝠農產」品牌,期待能將農民生產的作物推廣出去。

北港東榮國小 以食農教育留住「幸蝠」

留住「幸蝠」系列報導(二)
2013年12月25日雲林訊,廖靜蕙報導
雲林北港鎮朝天宮的媽祖信仰,是農業社會人們心靈的皈依,祈求豐衣足食的願望,藉由香火照亮整座寺廟。只是香爐上象徵「福」的蝙蝠,在農藥大行其道下卻面臨生存危機;幸運的是,一群北港囝仔在友善土地的農藝課程薰陶下,啟動了一場留住「幸蝠」的小革命。
就在朝天宮北邊溝皂里,不到百人的東榮國小,他們將保育蝙蝠的農耕方式散播到社區,並發展出「幸蝠農產」,為守護蝙蝠的農民及渴望健康食物的人們,開創一條永續的生產道路。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鯊身的兩難

作者:廖靜蕙
漁民正在將捕獲的魚翅裝籃。(圖片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圖片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漁業署鰭不離身政策上路,讓國際肯定台灣保育的進步。不過,除了非得到岸處理魚獲的沿近海漁船得以執行外,對於觀察員短缺到只有30%的遠洋漁業,根本管不到。鰭綁身讓漁民懊惱,一船次下來,減少達10萬以上收入,漁民不滿的情緒蠢蠢欲動。
漁業署為了解決這個困境,不惜砸廣告,鼓勵鯊魚全身利用,立意原本良善。只是現在真的到了可以放心吃鯊魚的時候嗎?

漁署廣告全鯊利用 學者憂引發吃鯊效應

2013年12月2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漁業署廣告。漁業署16日以「鯊魚全魚利用,創造永續雙贏」為題,買下聯合晚報半版廣告,認為在多重鯊魚養護政策下,該為守法撈捕的漁民說說話,吃鯊魚不該有罪惡感。不過學者指出,政府應正視鯊魚資源不堪消費的事實,不該鼓勵,憂心引發吃鯊效應。
漁業署公關科科長鍾國南表示,台灣在鯊魚資源養護政策都已到位,加上台灣是利用鯊魚的國家,應該為了在合法規範下捕鯊的漁民說話,鼓勵民眾消費。
幾位學者卻認為,漁業署近幾年來在政策上,有學者舉例,如飛魚卵總量管制、魩鱙魚類禁捕、鯊魚鰭不離身,看似有進步,但管理上都還不到位、無法取信。例如,每年自3月到10月禁止於距岸3浬內海域、潮間帶及河口水域以任何方式捕撈鰻苗。當學者提出證據指出,11月到隔年2月才是鰻苗最多,最需禁捕的季節,但漁業署卻反駁說,3月還有鰻苗,要顧及漁民權益慢慢限制。在在都顯示,政策無法達到所揭示的理想。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留住幸「蝠」 新片為黃金蝙蝠作傳

留住「幸蝠」系列報導(一)
2013年12月1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每年春天,雲林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之際,一群金黃色的嬌客,也來到嘉南平原;入秋後,牠們會避開人群,飛回山上寂靜的洞穴冬眠,直到溫暖的天氣再度 喚醒牠們。當牠們造訪平原時,會有何種際遇呢?生態紀錄片新作《黃金蝙蝠》描述了雲林誠正國小師生保育蝙蝠的故事,以及傳統農業社會如何善待這群象徵福氣的嬌客。
以倒掛蓮形容金黃鼻耳蝠是有道理的。(攝影:張博鈞)
繼《戀戀火金姑》之後,導演張博鈞再次探討傳統農村價值,這次他選擇以金黃鼻耳蝠為核心,連結藝閣文化、農業生態、民俗信仰等議題,將保育的層面詮釋得更為深廣。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新年一起數鳥 監測環境又賞心悅目

2013年12月1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冬季是許多候鳥遷徙到台灣的季節,牠們來自不同的區域,卻有著相同的目的,希望尋找相對溫暖的地方度過寒冬。候鳥的觀點是全球性的,科學家也透過度冬鳥類族群與數量,解讀環境訊息。為了收集更完整普遍的冬季鳥類訊息,中華鳥會、林務局、特生中心等單位,共同舉辦冬季數鳥活動,號召公民科學家,12月28日起連續2周,一起來數鳥!
歡迎光臨台灣!冬候鳥帶來的環境訊息,正等著公民科學家來數算。(攝影:馮文)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保護紫蝶有共識 茂林將成立「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

翩翩紫斑蝶(下)
2013年12月17日高雄訊,廖靜蕙報導
為了保護珍貴的紫斑蝶棲息地和周遭相依的人文生態,茂林國家風景區將成立「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若2014年順利劃設,將成為第一個依《觀光發展條例》所設立、實質上的保護區。
留住紫斑蝶,茂管處研擬保護區劃設。
在魯凱下三社的「三黑文化」當中──茂林的紫蝶幽谷、多納部落的黑米文化、萬山部落的岩雕,紫斑蝶生態相對顯得脆弱。台灣目前已知的紫蝶谷約30處,其中以高雄縣茂林地區最為密集,至少有7處紫蝶幽谷,每年冬天,上百萬隻成群的紫斑蝶不遠百里,來此地過冬,主要成員包括小紫斑蝶、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4種。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庇護紫斑蝶王國 茂林芒果農減藥行動中

翩翩紫斑蝶(上)
2013年12月16日高雄訊,廖靜蕙報導
高雄市茂林區,環繞著紫斑蝶的芒果園,為了減少紫斑蝶傷亡,保育團體及農業團隊聯手推動減用農藥的耕作方式,經過兩年努力,第一批以無農藥、無化肥種植的芒果,即將於2014年4月取得綠色保育標章上市。
瑟捨紫蝶幽谷步道,吸花蜜的紫斑蝶。

冬日賞蝶趣

寒冷的冬日,不妨跟著紫斑蝶來一趟溫暖之旅。上週五(13日)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於高雄茂林國家風景區舉辦媒體參訪活動,難得陽光露臉的日子,可見成群紫斑蝶外出喝水、吸花蜜補體力,正是賞蝶的好日子。沿著「瑟捨蝶谷」賞蝶路線漫步,一邊聽著紫斑蝶保育專家廖金山、湯雄勁豐富生動的導覽解說,一路尾隨紫斑蝶翩翩身影,了解茂林魅力。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日月光3廠連出包 環保局駁經濟部:有違法就停工

2013年12月1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不僅偷排廢水、還擅自安裝海洋放流管線、上報假數據等違規情事,日月光K7、K5、K11廠接連出包,經濟部長張家祝未檢討輔導業者,卻對媒體放話,擔心停工會會影響產業鏈,不宜貿然要求停工。
對此,高市環保局主任秘書張瑞琿強調,日月光無法作好環境保護,造成長期污染,依法裁罰並非環保至上,何況環境是要傳承給下個世代的,不容許破壞。
至於民眾擔心最後只會輕輕放過日月光;張瑞琿說,目前高雄市政府的態度是依法行政,有違法證據就要求停工。
日月光出事前,高市府視為模範廠商。(照片來源:高雄市政府)

高環保局再查緝日月光污染 護食安橋頭部分農地禁採

2013年12月1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高雄市政府再查出日月光半導體K5、K11違法情節,偶發說越來越站不住腳;經濟部長頻頻放話保護廠商,到底因污染造成的社會恐慌和廠商利益平衡點在哪裡,高雄市環保局主任秘書張瑞琿說,環保局向來都是以協助的立場,幫助廠商設備設施符合環境保護的目標,經濟發展也應考慮世代正義。為消除消費者疑慮,高市農業局要求農民禁採,期間損失按照市價賠償。

橋頭5公頃農作物,都因這波污染禁採,而所有成本由公部門埋單。(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農業局)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宜蘭慈心學校推零廚餘 讓食農教育更完整

2013年12月12日宜蘭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慈心中小學學生必須到田裡實踐農耕,7年級還要學堆肥。(圖片來源:慈心中小學部落格)「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這首琅琅上口的詩作,如何讓孩子們深刻體驗呢?宜蘭慈心中小學除了讓孩子們親炙土地的農耕,殘餘的稻梗、葉菜,還學著做堆肥,成為土地的養分,徹底實踐珍惜作物的精神。最近結合宜蘭縣食育月,推廣到社區,將廚餘變成有用的肥料,還可以無負擔清潔廚房衛浴!

校園裡也有水稻田

宜蘭縣立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小學校園一角,上農藝課的學生,蹲在田畦邊,小心翼翼地觀察作物生長的情形,一邊聽著老師的指導,除草、澆水,小小菜園中不時傳來笑聲、喧鬧聲,或呼喚老師的聲音,形成特殊的田園景象。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日月光污染後勁溪 高層不提賠償責任 環團質疑「偶發事件」說

2013年12月1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日月光昨於台北召開記者會,由營運長(中)吳田玉、財務長以及高雄廠長說明。日月光半導體昨(10日)召開記者會,對於日月光高雄K7 廠塩酸桶槽廢水污染事件公開道歉,認為此事件是一次性、偶發異常事件,除了將懲處相關失職人員、改善設施不再犯,對於造成的河川、農地污染疑慮,以及社會大眾用水、飲食安全恐慌,隻字不提,只消極等待高雄市政府調查報告。
環團接受記者採訪時則質疑,一般工廠出現異常,會主動通報並啟動緊急應變程序,但此次卻由主管機關稽查後揭露,懷疑「偶發事件」只是托詞。
記者會上,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否認此次事件為蓄意、累犯,強調公司積極執行各項節能和環保的計畫與方案,承諾為環境保護負起更大責任。但當記者詢問是否會賠償農民損失?吳田玉馬上撇清尚未定論污染、靜待環保局調查。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賣命護山 巡山生力軍全是一年一聘

2013年12月1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保護山林、查緝不法,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本月7日、8日舉辦約僱森林護管員甄試,再增74名生力軍,這些具備專業知識、通過體能各項測試的巡山員,未來將擔負包山包海的業務,卻只能以一年一聘的方式,遞補原技工工友職缺。因工作危險度高,要投保商業保險都有困難。林務局雖提「危險職務加給」,至今仍未能獲准。
巡山護管工作都需跋山涉水,危險性高於一般工作數倍,卻缺乏相關的福利與保險。(圖片來源:林務局)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農舍搭排門檻高 保護農糧生產標準不應降低

農舍搭排好不好(下)
2013年12月9日宜蘭訊,廖靜蕙報導
當4000多座農舍散落在宜蘭縣農地上,光是談論排水問題不足以凸顯其荒謬。原本可以集村方式,將整個生活機能一併規劃,現在基於維護農民權益,准予個別農舍的興建;然而法令卻忽略農舍廢污水排放的影響力。面對建築污水搭排壓力,各水利會因應方式有異,但宜蘭水利會處理4000多戶農舍搭排的方式值得關注。

太平洋鮪魚保育談判受阻 啦啦隊「接機」督促漁業署

2013年12月9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第10屆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雖已落幕,並做出禁捕黑鯊以及減少黑鮪幼魚捕撈比例的重要決定;但有關瀕危大目鮪撈捕量、關閉公海、人工集魚器限制的談判,仍不見具體進展。台灣綠色和平昨(7日)派出的啦啦隊,在機場為返抵國門的漁業署代表接機,期勉漁政官員「再接再厲」。
台灣綠色和平8日派出啦啦隊前往桃園機場接機,期許漁業署在國際會議表現更積極一點。(圖片來源:台灣綠色和平組織)
率領台灣代表返國的漁業署副署長蔡日耀在機場則表示,會議主要根據WCPFC科學委員會提供的管理建議來磋商,而有關熱帶鮪類管理的磋商更是花了工作小組快三天的時間。整體而言,資源永續是各國共同的目標。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中西太平洋年會決議禁捕黑鯊 降低黑鮪幼魚撈捕

2013年12月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WCPFC年會平滑白眼鮫(或稱黑鯊)禁捕令,船上不能持有,也不能卸下黑鯊。(圖片來源: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第10屆年會6日順利落幕,會議達成減少黑鮪幼魚漁獲量15%以及禁捕平滑白眼鮫等重要決定,並在圍網漁業降低使用人工集魚器期間、減少鮪魚撈捕配額都有具體要求。
中西太平洋去(2012)年產量達261萬噸,是全球鰹、鮪類產量最多的海域,約佔全球年產量400萬噸之6成以上;漁業署表示,因中西太平洋黑鯊資源已過漁,本次會議不但通過禁止捕黑鯊,而且船上不能持有,也不能卸下黑鯊;對於未滿3歲30公斤以下的黑鮪幼魚減少15%漁獲量。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農田水圳百年智慧 管好水才有好米

農舍搭排好不好(上)
2013年12月6日宜蘭訊,廖靜蕙報導
苗栗的灌溉溝圳。台灣的農田水圳,全長足以繞赤道一圈半!這些綿密交織在農地的水路設計,可追溯到350年前,歷經百年淬鍊才有今天的規模;農田水圳有效留住水資源,澆灌出餵養2300萬人口的糧食,這麼珍貴的人工智慧,能不能讓農舍民生汙水搭排?台大教授張文亮從法令、從食品安全來看,灌溉水路真的不能被污染!
宜蘭大學周一(3日)邀請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張文亮從生態工程的角度,談灌溉圳路減少民生用水的影響,張文亮表示,「水不管好,米就消失」水利會管理的水圳,關係著糧食生產及品質,水質不好,不可能生產好的稻米。

水管不好,米就消失

台大教授張文亮在宜蘭大學演講。張文亮說,過去彰化的米是最好的,濁水溪的米非常有名,產地來自大城、竹塘的三好米,米白、米Q、米好吃;金墩米來自花壇。短短20年間,因為工業污染,很少人再提起彰化米。
因為水質而消失的米,還有台中米。神岡曾因大甲溪低溫的水,種出好吃的米,日治時代不是選豐原就是神岡米,可見其盛況,現在也看不到,原因就出來水質的改變。
另外,大家都知道池上米,很少人提關山米。實際上池上灌區遠小於關山,何以800公頃的米全國都吃得到?原因也是水質。關山因為12000多頭豬排泄物,造成水質含氮量過高,米的外表偏黃,也影響口味。
張文亮表示,灌溉水質要求有4個主要條件,EC導電度(Electrical Conductivity)是為了產量;氮、磷的要求是為品質的需求;重金屬的要求是為食品安全的需求;而微量元素的要求是為土地永續使用。宜蘭比較沒有重金屬的問題,不過氮、磷是水利會須重視的,民生汙水很可能會影響氮磷含量。有人認為可以稀釋處理,但這並不是水利會該提供的服務。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兩岸交流的犧牲者 再爆台灣原生龜走私、收容空間擠爆慘狀!

2013年12月4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海巡署蘇澳海巡隊昨(3日)凌晨,在蘇澳外海查獲一搜蘇澳籍「明福昇6號」漁船,滿載著鰻苗、保育類食蛇龜及柴棺龜,以及鸚鵡等活體動物。海巡警員將涉嫌船長及船員共2名,依違反《懲治走私條例》及《野生動物保育法》等相關法令移送移送宜蘭法院地檢署偵辦。
原生龜抓到之後,等著走私到中國的期間,可能多日未進食,又在緊迫的環境,被發現時,往往身體狀況很差。(圖片來源:吳聲海研究團隊)
海巡署屢次查緝走私建功,另一方面,獲救的原生龜收容,卻未獲得相對的資源挹注,因此出現收容中心平均1坪36隻原生龜的擁擠現象,堆疊在一起的原生龜,令人不忍。動保團體也召開記者會為原生龜請命,希望從源頭查緝到後端收容,都能善待原生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