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東森海洋溫泉酒店入侵景觀保護區 宜縣府限期拆除

2013年11月2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飯店業者談社會責任有這麼難嗎?台灣這幾年來飯店開發,常因未顧及環境衝擊,頻頻出槌,重挫旅館業者企業形象。近日媒體踢爆宜蘭縣東森海洋溫泉酒店違規擴建以及數處違章建築,宜蘭縣政府由副縣長吳澤成於前(27)日緊急召開協調會議,針對違法情事一一討論,業者須於2014年1月10日前自行拆除景觀保護區內的違章建築,否則將由縣府強制拆除。
景觀保護區內  東森海洋溫泉酒店違法擴建。圖片擷取自蘋果日報報導。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台北市推環保二次袋 零售購物袋兼做垃圾袋

2013年11月2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環保二次袋對於臨時有消費需要的民眾,可減少垃圾袋使用。(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環保局)為了減少民眾因臨時消費所產生的塑膠袋,台北市政府環保局經過幾個月設計、測試與協調,推出零售版3公升及14公升兩款專用垃圾袋,並命名為「環保二次袋」,預估每年可減少購物用厚塑膠袋約1,000萬個,市民可節省荷包逾1,500萬元,明年1月起,9大超商(市)1,641門市全面供應。
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科長崔浩志表示,環保二次袋只會針對超商和超市推動,市府鼓勵民眾購物務必攜帶購物袋。環保二次袋目的是紓解臨時有購物需要的民眾,買了購物袋後,不但可重複使用,最後能當垃圾袋使用,減少塑膠袋,以及環境負擔。

日本蝴蝶達人抵龍潭山 探求青斑蝶千里移動之謎

2013年11月28日新北訊,廖靜蕙報導
青斑蝶大叔福村克己在龍潭山標放青斑蝶,LTS代表龍潭山。在日本有青斑蝶大叔之稱的福村拓己,已有5年標放青斑蝶經驗,卻是第一次在台灣發現標放的青斑蝶蹤跡。第一筆紀錄就在瑞芳龍潭山,由蝶會會員楊順成所發現。昨(28日)福村拓己隨著他心愛的青斑蝶足跡,走訪龍潭山,一窺吸引青斑蝶不惜千里遠飆的秘密。

龍潭山面海又隱密營造蝴蝶秘境

10月15日從日本下關市標放的青斑蝶,歷經18天,出現在直線距離1300公里外的龍潭山,此地平日人煙稀少,也許是人為干擾少,造就了此地蝴蝶秘境。從龍潭山俯瞰,剛好是東北角太平洋海岸的一處灣口,山上林相形成的屏障,正好提供青斑蝶擋風之處,是否因此讓從日本南下的青斑蝶到此,研究人員表示將持續關注。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日標放青斑蝶現寶島 千里飛行謎團待解

2013年11月2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繼10月25日、11月2日,陸續於澎湖西嶼、新北市瑞芳發現日本標放的青斑蝶,蝴蝶研究學者特邀請日本青斑蝶標放達人福村拓己訪台,昨(25日)於台北市立大學座談會分享,他栽種15000棵澤蘭,只為一賞群蝶飛舞的景象。今起前往澎湖,見證青斑蝶保育重鎮西嶼鄉東台園區。
楊順成拍攝的青斑蝶。(圖片來源:林柏昌臉書)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首座鯨豚研究中心落成 一通電話就可啟動救援任務

2013年11月22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落成揭幕(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由政府與學術單位合作「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11月正式啟動,不但是國內第一座鯨豚研究中心,肩負鯨豚保育研究任務,並且擴及海洋生物、溼地研究等任務,整合鯨豚救援繁複的跨部門協調以及跨域技術,只要一通電話,就可啟動一連串救援步驟。
座落在台南市安南區的「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設立任務為海洋生物、鯨豚與溼地永續經營之教學、研究、服務與合作,林務局自2009年起與成功大學合作籌劃,由林務局挹注相關經費,加上校方鼎力支持,歷經4年多努力,才得以完成。
新的地點是以原來四草的鯨豚救傷收容中心為基礎,在設備上也隨著中心任務加以擴充,空間規劃有鯨豚搶救池、復健池、機房維生系統、研究室、標本館、病解剖室、冷凍庫、海洋生物蓄養室,以及行政體系所需的醫務值班室、辦公室、志工宿舍等。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驗出餐桌鯊魚種類 民間獨立研究登上科學期刊

2013年11月2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大白鯊是華盛頓公約附錄Ⅱ保護物種,也上了台灣民眾的餐桌。(圖片來源:荒野保護協會)由民間與學術單位獨立研究的鯊魚DNA生命條碼(DNA barcoding)解碼與分析,這份首次揭露台灣食用鯊魚物種多樣性的科學研究報告,19日登上國際學術期刊「PLOS ONE」,開台灣海洋保育運動先例。
荒野保護協會昨(20日)記者會上再度呼籲台灣社會,不要吃鯊魚這類頂端消費者物種,以免造成海洋生態系崩解;並期許漁業署加強漁業資源管理,訂出有效的鯊魚保育對策。
荒野保護協會2011年發起「愛鯊DNA檢測計畫」,近千名民眾捐款支持、全台16縣市志工協助採集鯊魚肉樣本,並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教授合作,進行DNA生命條碼(DNA barcoding)解碼與分析。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彩虹農場】古戰場下學有機循環 李漢鵬樂當陶淵明

生態農場‧彩虹行(下)
2013年11月19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每天遙對著石門山隘口,牡丹社事件古戰場耕種,對唸台灣史的李漢鵬別具意義,他內心也有一場戰役,就是對抗進口作物影響糧食安全以及化學資材造成土地的傷害,為此,他務實的學習自給自足、有機循環的農法,讓土地能永續生產餵飽人與萬物的作物。
石門山隘口是牡丹社事件的古戰場,從農場可遠眺這個歷史現場。

洋蔥

彩虹農場存在的目的是培養年輕人,學習以有機循環的概念投入農業生產。今年1月,農場管理的棒子交給1986年出生的李漢鵬,接近1年的磨練,已然是道地的農民。
11月是恆春半島辛勤的農民種植洋蔥的季節。彩虹農場也整地以待,約1甲地,這幾天即將播下洋蔥種苗。

【彩虹農場】自給自足有機循環 零廢棄物靠豬鴨來幫忙

生態農場‧彩虹行(上)
2013年11月19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彩虹農場主人洪輝祥,以有機循環的概念,將社會成本內部化,維持農場自給自足。11月的恆春,落山風早已來拜訪,氣溫仍讓人逼出汗來,位於恆春石門隘口下的彩虹農場,在冬日暖陽下,充滿各種動物的叫聲。農場主人洪輝祥在一旁尋找燈籠草漿果,分給來客吃,過去農村常見的植物,早已被人們遺忘,只有再次吃過,才又緬懷過去農村的生活。
本土種燈籠草生長在農村田埂,夏天尤其旺盛,這個季節只有恆春還找得到,漿果香氣有如番茄,滋味卻比番茄甜美。作為有機循環的實踐,熟知周邊植物以及利用方式,只是其中一個功課。

讓每樣東西都有用

2008年洪輝祥租下這塊地,原為台糖的蔗苗場,荒廢了十幾年,沒有農藥的污染,實踐有機循環農業的理念剛剛好,彩虹農場由此而生。
農場中,不時傳來雞、鴨、鵝的叫聲,間接穿插犬、貓的呼喚,第二代仔豬尚未入門,農場已經喧鬧聲不絕。有機循環農業所強調的完全利用、零廢棄物,就是靠農場動物幫忙。洪輝祥說,「過去農村,動物和植物都共存在農場上,以前每戶人家都養豬,鄉下人家的廚餘,就是靠豬幫忙消耗。」

濫採、棲地消失 野生紫苞舌蘭瀕絕

2013年11月1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只產於台灣離島地區的紫苞舌蘭,在當地曾廣泛分布。(圖片來源: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灣唯一原生的苞舌蘭屬植物紫苞舌蘭,近年來受人為濫採、棲地破壞與開發以及氣候變遷等因素影響,野生族群數急遽下降,有野外滅絕的可能。為此,農委會特生中心建立紫苞舌蘭無菌播種之繁殖體系,期望能減緩滅絕速度。
紫苞舌蘭為熱帶習性蘭花,向陽性十足,不同於蘭花給人脆弱難照顧的印象,紫苞舌蘭號稱能「像草一樣的栽培」,生命力旺盛,過去在蘭嶼、綠島屬常見的物種,誰知道在短短數十年間,野生族群就要說再見。
依據《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初評名錄》調查顯示,野生紫苞舌蘭(Spathoglottis plicata)族群台灣僅分布於蘭嶼及綠島,是此物種天然分布之北限。以前蘭嶼全島可於荒地、芋田或村落邊發現蹤跡;和一葉蘭相同,由於花形美麗,而遭受人類濫採;另外棲地破壞及開發等因素,也讓紫苞舌蘭族群逐漸式微,僅零星存於溪邊峭壁、森林深處。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打探動物情資 快上TaiEOL網站

2013年11月1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在台灣生命大百科,黃喉貂也有專屬網頁喔!(攝影:陳惇聿;台灣生命大百科提供)可愛的黃喉貂家族也有自己的專屬網頁了!只要登入「生命大百科」查詢,國內已知,並經授權的黃喉貂研究、書籍、圖片、影片,通通提供給民眾;13000多個物種,透過創用CC授權原則,彈指之間,就可無償使用於教育解說、研究保育等用途。

蒐羅台灣生物情資,一物種一網頁

「生命大百科」以架構台灣最完整的科普資料為目標,經過技術人員多次測試,終於在本月正式與民眾見面。這是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廣昭建置一套具權威、正確性、可完全免費公開,並能與國際接軌的台灣生命大百科(Taiwan Encyclopedia of Life,TaiEOL)資料庫。
2007年,在「生物多樣性之父」E. O. Wilson提倡下,全球性的「生命大百科」(Encyclopedia of Life, EOL)合作計畫,在全球科學家共同努力下,已經建置地球上已知的180萬種生物資訊在一個網站上,並於2008年在美國國家科學院(NAS)正式對外公開;台灣的加入剛好成為EOL之節點。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遊走司馬庫斯 以友善環境的旅遊消費 與部落共榮

2013年11月16日新竹訊,廖靜蕙報導
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以維護美麗的景色,發展旅遊產業,為部落帶來經濟收入。去(2012)年12月,一場重大交通事故,卻重挫部落旅遊產業,影響族人生計。為了恢復遊客信心,部落與七星保育基金會、花旗基金會合作推動「部落生態旅遊」,以對環境負責的旅遊行為,號召喜愛自然生態、部落文化,共赴司馬庫斯享受自然美景。
往巨木群的途中。
去年12月的交通事故,影響司馬庫斯旅遊產業,雖然此事與部落無關,訂房率卻減少一半以上。縣政府以及公路總局為此展開檢討並提出因應策略,包括錯開管制站到部落之間,往返部落的會車機會,以及增加護欄。
經過這次事件,部落檢討對策,在部落人力有限的條件下,調整步伐,盡量照顧到每個遊客,為此也考慮降低遊客數量以提高服務品質,規劃設計一些能留住遊客住宿、用餐的行程。七星保育基金會也遠從花蓮邀請阿美創意美食家陳耀宗上山指導烹飪技術;客房則維持環保旅館的要求外,增添舒適度。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萬里桐珊瑚復原無解 悠活補環評初審過關

2013年11月15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墾丁悠活麗緻渡假村未經環評營運14年後補做環評,經過屏東縣政府環評3次初審會,昨(14日)通過審查,即將進入環評大會最後確認。對於外界質疑萬里桐珊瑚礁覆蓋率降低,悠活公司認為是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所造成。
莫拉克颱風後萬里桐潮下帶被大量翻覆且已經死亡的微孔珊瑚,陳昭倫提供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京棧再提環差 預定地環境佳梅花鹿早入住

2013年11月13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屏東後灣京棧大飯店預定地,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園區內,經過數十年自然演替以及國家公園保育成效,不但擠身恆春半島重要陸蟹棲息環境,最近還出現梅花鹿!只是飯店開發的壓力並未稍歇。經過4年後,業者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昨(12)日進入屏東縣政府環評初審,也讓國家公園核心價值備受挑戰。
京棧變更後(圖片來源:京棧環差說明書)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台灣獼猴發情期間 遊壽山務必保持人猴距離

2013年11月11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近1個月發生4起台灣獼猴搶奪食物造成民眾受傷的案例,管理處表示,台灣獼猴正值發情期,特別容易受到刺激,導致情緒激昂、發怒,提醒民眾登山時,務必與獼猴保持適當距離、水與食物務必置於隨身背包內,勿以手提塑膠袋引發台灣獼猴覬覦而遭到搶奪,以免演變成人猴衝突。
到壽山千萬不要以塑膠袋裝食物,以免台灣獼猴搶食。(圖片來源: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

診斷有機農業困境 學者以工程模式提出九大解方

2013年11月1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工程學概念也可以用來解決有機農業的難題!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教授邵揮洲,訪談農業專家後,摸索出一套運用工程語言參數的系統,用來訂出影響有機農業的關鍵因素、以及問題解方,企圖為有機農業尋找創新營運模式。
苗栗的有機麥田。

工程學問題解決模式也可用於有機農業

福智文教基金會昨(10)日主辦「心靈與環境教育」論文發表會,學者分別以慈心基金會、里仁以及友善大地公司作為研討對象,診斷有機農業在台灣現況。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生魚片的代價 過度撈捕、非法作業瓦解台灣漁業

2013年11月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全球生魚片中,3片有一片來自台灣漁船撈捕。圖為東港生魚片。(攝影:Alex Hofford)台灣擁有全球延繩釣實力最堅強的船隊,捕鮪量世界第一,每3片鮪魚生魚片就有1片是台灣漁船捕的,但美味的背後有不少難以啟齒的代價。
台灣綠色和平組織今(7日)發布《失控的生魚片戰爭》報告指出,生魚片產業從漁船捕撈這一端就涉及過度捕撈與非法作業等爭議,後續的貿易、進入市場到消費者口中,一連串的產業鏈中也有許多弊端。

鮪魚大滅絕

為了人們想吃生魚片的慾望,大型的延繩釣,正在海上展開大規模的獵殺。黃鰭鮪等大型鮪魚消失,這些海裡的野生動物,為了避免死亡的痛苦造成的肌肉緊縮,漁民會先以鐵棒插入魚頭,造成腦死。報告中指出,台灣延繩釣的鮪魚捕撈量世界第一,近17萬噸,佔了全球的1/3。換句話說,每3片鮪魚生魚片,就有1片來自台灣漁船。

「善行不應受處罰」 部分宗教界反對修法管放生

2013年11月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宗教團體基於善念放生,用意原為護生,但因實際做法常有危害動物福利及破壞生態的疑慮,一直備受爭議,保育主管機關為了規範合適的放生行為,擬修訂《野生動物保育法》及增闢罰則。此舉引發部分宗教團體不滿,認為善行不該受約束,修法應顧及放生本質。
農委會林務局昨(6日)舉辦「放生活動法律規範研討會」,除由政府部門說明相關法令,並邀請幾位長期放生的團體與會,進行溝通。林務局表示,放生議題往往引發宗教團體與保育團體的對立,實需溝通、對話,希望透過研討會讓放生團體表達意見,促進交流與理解,進而達到護生的宗旨。
鳥類放生活動。照片提供:動物社會研究會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Gaba吧!九寮溪 柯優南炫耀美麗

2013年11月6日宜蘭訊,廖靜蕙報導
氣候變遷影響下,秋天的腳步尤顯珍貴。趁著這短暫的秋日,不妨來一趟結合溪流生態、部落文化的九寮溪步道之旅,為今年的秋季留下美麗的印記。
秋日細雨下的九寮溪。(攝影:廖靜蕙)

來自雪山的呼喚

大同鄉崙埤村九寮溪自然步道是一條具有泰雅特色之步道,沿著九寮溪河岸開闢,步道傍溪而行,終年溫暖潮濕。九寮溪源自於雪山山脈,鄰近山岳人煙罕至,保有最原始的千年原始林木,自源頭至注入蘭陽溪全長10餘公里,均無農耕及開發行為,所以終年水流充沛清澈見底。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從校園農藝到餐桌 東華小米園促進多元族群對話

2013年11月4日花蓮訊,廖靜蕙報導
灣唯一的原住民學院東華大學,2011年由布農族學生胡克緯寫了正式的公文跟校方申請土地,推動小米種植運動,不但從南投布農部落田野調查的小米種植知識帶回校園,還號召一群就讀東華大學多元族群的學生,身體力行,手拿鋤頭墾地、播種、除草、採集、收割、打穀,將原住民部落生活搬到校園真實上演

上週二(29日)由花蓮農改場舉辦的「原住民農耕、文化復興與永續經營研討會」,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葉秀燕分享了校園農藝的實踐,在校園中以身體力行傳統農業文化,探討多元族群文化交流的可能。
東華小米園強調務實的彎腰耕種。2013年小米耕種。(圖片來源:葉秀燕提供)

宜縣府提自治條例 農舍廢水達放流水標準即可搭排

2013年11月3日宜蘭訊,廖靜蕙報導
家中洗滌污水,直接排入農田灌溉水圳,引發食品安全疑慮。全台農舍數最多的宜蘭縣,為因應農舍廢水可搭排灌溉溝渠,最近推出草案,規範農舍放流水,經過二次淨化水循環處理設施再淨化後,只要符合放流水標準,即可排放於農田灌排系統渠道。農業灌溉用水水質標準遠高於放流水,包括宜蘭水利會在內,擔心此法一過,無力於維持灌溉水質。
農舍廢水往哪去?考驗宜蘭縣政府治理能力。
全台近年興建的6300棟農舍中,高達2/3位於宜蘭。大量新成農舍造成的耕地流失、灌溉水源污染等問題,衝擊宜蘭農業生產環境。為了探討農舍廢水問題,宜蘭社區大學於前(1日)舉辦座談會,宜蘭農田水利會會長許南山表示,宜蘭縣內每年以700間以上的農舍快速吞噬優質農田及廢水彌漫良好的農業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