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彩虹農場】自給自足有機循環 零廢棄物靠豬鴨來幫忙

生態農場‧彩虹行(上)
2013年11月19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彩虹農場主人洪輝祥,以有機循環的概念,將社會成本內部化,維持農場自給自足。11月的恆春,落山風早已來拜訪,氣溫仍讓人逼出汗來,位於恆春石門隘口下的彩虹農場,在冬日暖陽下,充滿各種動物的叫聲。農場主人洪輝祥在一旁尋找燈籠草漿果,分給來客吃,過去農村常見的植物,早已被人們遺忘,只有再次吃過,才又緬懷過去農村的生活。
本土種燈籠草生長在農村田埂,夏天尤其旺盛,這個季節只有恆春還找得到,漿果香氣有如番茄,滋味卻比番茄甜美。作為有機循環的實踐,熟知周邊植物以及利用方式,只是其中一個功課。

讓每樣東西都有用

2008年洪輝祥租下這塊地,原為台糖的蔗苗場,荒廢了十幾年,沒有農藥的污染,實踐有機循環農業的理念剛剛好,彩虹農場由此而生。
農場中,不時傳來雞、鴨、鵝的叫聲,間接穿插犬、貓的呼喚,第二代仔豬尚未入門,農場已經喧鬧聲不絕。有機循環農業所強調的完全利用、零廢棄物,就是靠農場動物幫忙。洪輝祥說,「過去農村,動物和植物都共存在農場上,以前每戶人家都養豬,鄉下人家的廚餘,就是靠豬幫忙消耗。」

有床可睡的豬隻。
反觀台灣農業現代化過程,因過度貿易消耗了許多能源,每年進口數百萬噸的黃豆、玉米,不乏動物飼料,這些飼料作物原本台灣也能生產,卻因經濟因素,使得來源完全仰賴進口。
「從澳洲運輸到台灣的玉米大豆,海運要4500公里,再加上1000公里陸運(從產地到港口、從港口到餐桌),每公噸增加了0.6公噸的碳排放。」洪輝祥指出,遠程貿易正是全球暖化的元凶;而台灣其實可以把22萬公頃休耕土地或農家撥自己土地的一部分養家禽家畜。
洪輝祥說,現代畜牧業因為集中、高密度養殖,所以使用抗生素、殺菌劑,付出過高的環境成本,卻從未估算在養殖成本中。以台灣一頭豬,一天要用掉50公升的水計算,一年用掉半個翡翠水庫;而這些只是幫豬清理排泄物而已!「台灣的水資源這麼寶貴,每個農家幾乎都是打井,使用地下水,然後超抽利用,造成環境極大的負荷。」

乾式養殖法

為了養殖農場動物,彩虹農場規劃了20%、2分多的土地生產飼料作物,而非購買便宜,卻增加碳排放的進口飼料。
農場中有一甲地種田,並且有一部碾米機,稻穀收割後,碾出的粗糠和米糠,便充分利用在動物飼養上。
開闊空間的飼養環境。
穀物收割後,稻草以及脫殼之後的粗糠,具有保暖功用,可以用來當農場動物們的床;也可以收集糞便。農場固定每2-3個月挖床,更換粗糠,將混合了糞便的粗糠,曝曬一段時間、經紫外線殺菌後移到發酵床、堆肥場,成為作物肥料,讓營養源回到土壤,形成農場本身的有機循環。
洪輝祥解釋,這套「乾式養殖法」是利用飽含高碳以及纖維的粗糠以及高氮的動物排泄物,混合利用,不需用到水,又可發酵成為堆肥,成為肥料的一部份。最重要的是農場裡沒有廢棄物,印證了搖籃到搖籃的概念得以實現在農場。
彩虹農場的豬圈養地方大,豬隻可以自由行動,並用棧板墊高、鋪稻草當床;因為有遮棚,即使下雨,也不會淋到雨,生長環境兼顧動物福利,人畜都得到照顧。

種出新鮮飼料養出健康肉品

生態池預計養殖台灣種原生魚。除了米糠可成為動物們的飼料之外,黑豆、香蕉、玉米,也都是種來給豬雞鴨吃的飼料,飼料幾乎不需外購。
洪輝祥說,根據農場的經驗,台灣根本不需要這麼高比例的進口飼料作物。而農場不使用殺草劑,每3個月從田埂割下來的野草,更可直接給豬吃,是最新鮮的食物;反之,飼料作物長途運輸還有黃麴毒素、黴菌等疑慮,而且一定是選擇不夠新鮮的作物當飼料,這種東西進到台灣的土地也不健康。
洪輝祥推算,台灣68萬公頃耕地,若以彩虹農場1.3公頃養15頭豬為例,將近可養800萬頭豬。若以乾式養殖方式,節省的水資源更是可觀,更不提降低全球貿易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了!

利用生態池廢水循環成澆灌水

動物們的排泄物完全貢獻當養分,一些廢污水,則透過生態池、淨化池的設計,得以循環利用。
養鴨池需要乾淨的水,農場就利用循環水池系統,讓廢污水排放到隔壁的水池,透過布袋蓮等水生植物淨化後,進入魚池;魚池中計畫養一些本土的魚,魚可以把這些營養鹽吸收再利用;這些水源最後用來澆灌菜園,讓魚產生的營養源回到土地灌溉用。

以生態系防治避險

有機循環的目標也包括生物多樣性。讓物種多樣化之後,自然吸引足夠的昆蟲跟生態系統,幫忙農場生態防治。洪輝祥舉例說明,氣溫高時,成群的瓢蟲就會出現覓食,吃掉玉米蚜蟲;一般農民則為了防治蚜蟲,施放殺蟲藥。是一種惡性循環。
周邊樹上有些枯枝,是土蜂定居之處,土蜂會把影響作物成長,過量的昆蟲吃掉,例如抓青蝶的幼蟲。「我們架構了一個環境,讓生態系統可以互賴共生。」
慣行農業使用農藥殺蟲殺菌除草,目的就是為了控制風險,但是這種惡性循環已經沒有未來。洪輝祥認為,物種多樣性才是避開風險的方式,農田不單只是想產出多少,而是可以架構一個生態系,服務農田。「人類盡到對環境的責任,也因此避開風險。」

有機循環將社會成本內部化

這幾年洪輝祥為了「救地」,承租了不少農地,以自給自足有機循環的理念,號召有志投入農業的青年邊種邊學,彩虹農場就是其中之一。農場所需的人力,除了聘僱專職的管理員,一部分靠徵求打工換宿,得以維持至少2個人力的常態運作。
「過去數十年來,我們從土地上拔走太多營養源,單一化農業,農業科技、農業革命帶來化學的污染,誤以為對土地是好的,其實是揠苗助長」洪輝祥說,如果能夠把農村智慧重建回來,台灣真的有很好的生活條件。
彩虹農場用120坪土地養40隻鴨,這些鴨還會幫忙到田裡吃福壽螺。一般養豬場,同樣的面積,可能養120頭豬,這裡才養15頭。洪輝祥以身體力行證明有機循環農業的可行性,「這些看似成本高的做法,其實是把社會成本內部化,彩虹農場做到了,其他人也應當作得到。」(系列報導,待續
【系列報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