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林務局長林華慶(上)
2016年9月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林務局長林華慶。圖片來源:林務局 |
正當聯合國極度關注生物多樣性衰敗議題上,擬定了2020年前達成「愛知目標」5大策略目標以及20項行動方案,台灣的腳步又如何呢?甫於7月中旬上任的林務局長林華慶,民間解讀讓過去長久來失衡的保育行動急起直追,補強台灣社會永續最關鍵的支柱。他於接受本報專訪時,揭開未來20年台灣保育藍圖,讓身為地球公民的台灣民眾,充分意識到保育人人做得到。
保護區與周邊社區接軌,擴大保育效益
雖然國際間倡議各國至少國土面積的13~17%,劃設為保護區,而在台灣,由於森林覆蓋率高、又多為國有林,因此保護區面積占國土19%,不輸各國領先達到目標,但保育絕對不僅止是劃設保護區,更重要的是如何擴大保育效應。
保育之首要,即與民間攜手協力,擴大中央山脈保育軸、沿海濕地保護區外的保護,並以防風林為基礎,串聯沿海綠廊,加上東西向河川綠帶,構築台灣國土綠色安全網。林華慶指出,保育不僅讓台灣山林青翠、環境永續,更需使民眾有感保育的好處。
森林生態系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生態系,更以11個不同型態的保護區串聯起「中央山脈保育軸」,受到最多關注及完善的保護。然而,在私有土地上,尤其是農田中,更孕育了台灣極為珍稀寶貝的兩棲類、爬蟲類、節肢動物、淡水魚類、無脊椎動物、水鳥,是生物多樣性的關鍵。
里山的民族植物:馬告花。攝影:董景生 | 淺山生態人為適度的擾動,保護了珍稀的植物。圖為CITES附錄二的葦草蘭。攝影:廖靜蕙 |
「我們說保護區外的保護,就是指保護區周邊環境的重要性;因此未來將與社區協力,並讓周邊居民因保護區而受益,而非讓保護區和他們是『田無溝、水無流』(閩南語),你劃你的保護區,我種我的田,兩者毫無交集。」林華慶直指核心,包括與其他土地主管機關的合作、協調,減緩人為活動造成的衝擊,或者讓這些地方環境變得更好。
林華慶提出四大重點:「擴大中央山脈保育軸保護效應」、「串聯西部沿岸溼地生態保育廊道」、「以既有保安林為基礎,結合生態造林守護海岸」、「以東西向河川綠帶連結山脈與海岸編織國土安全網」。
重點1.擴大中央山脈保育軸保護效應
中央山脈國有林事業區之外,大多為淺山地區,保育的邊際效應最為明顯。林華慶以三個區塊分析:
大屯山、七星山系發源的水系周邊草澤,包括三芝、石門、金山、萬里,包容了很多水生昆蟲、兩棲類,以及珍稀的水生植物,這些區域蘊含珍貴稀有的水生物,如鉛色水蛇、唐水蛇、赤腹遊蛇,侷限分布、還有一定的族群量,台北赤蛙更是重要的指標物種。
另外,從雪山山脈以降,貢寮、雙溪,到宜蘭,包括雙連埤保護區周邊,都是私有地,林務局多年來在貢寮投入的重要水梯田計畫,即與民間合作,保護了台北赤蛙、黃腹細蟌這類珍稀兩棲類、水生昆蟲等,這些區塊也有很多哺乳動物,如食蟹獴、麝香貓,山羌等;但一些低階、少受人注意的水生植物、昆蟲的棲息地,更要好好的保存。
另外,東海岸水梯田的環境創造的濕地環境,提供了很多洄游性物種的廊道及棲息空間,對溼地生物多樣性是有助益的。因此林務局選擇石梯坪水梯田為示範點。
林華慶解釋,海岸山脈發源的溪流短而陡峭,很快地就流入太平洋;濕地環境提供了生物緩衝、多樣化的棲地選擇。
重點2.串聯西南沿海濕地生態,以既有海岸保安林為基礎生態造林,建構西海岸生態保育軸
中央山脈保育軸之外的保護區,大部分都是海岸、河口濕地,從宜蘭無尾港、新北市、新竹香山、台中高美、彰化大城,一路到嘉義鰲鼓、台南四草、七股,這些保護區呈現不連續分布,周邊多為農業用地,包括農田和魚塭,讓保護區周邊的農田和魚塭,以友善的方式生產,就是擴大保護區的面積以及效益。
「林務局在這些農業區中,雖無法全面著力,卻可透過計畫與社區合作,轉型成綠色保育農法。」林華慶說,或如林務局棲地復育示範點「成龍溼地」的概念,以環境復育為主,形成溼地物種的衛星棲地,甚至連成一個生態廊道。
例如鰲鼓溼地往南也能新增類似成龍溼地的點位,或增加友善農法,就能串連起來,擴大棲地保育的效果。
另外,不能忽略西海岸保安林重要的生態廊道地位。雖然保安林和保安林之間可能因道路、聚落而呈現零散、不連續的狀態,但透過與管理的縣市政府合作,以及一些已經失去農業生產價值、廢耕的劣化、鹽化農地,將過去西海岸的原生樹種種回來,有目的性的生態造林,讓這條綠帶完整,串連起來類似中央山脈的海岸生態廊道。
林華慶提醒,目的不是擴大保安林,而是運用既有的保安林,結合沿岸濕地及生態造林,形成西海岸綠廊,守護海岸,發揮生態哨兵的功能。
重點3.以東西向河川綠帶連結山脈與海岸保育軸,編織國土安全網
當象徵森林生態系的中央山脈保育軸,以及溼地生態系的沿岸,與週邊的農田生態系擴大、串聯之後,別忘了還有東西向的河川兩岸完整的植被、林木,聯繫海岸與山脈之間,編織成綠色網絡,為國土佈署最堅強的綠色安全網。
林華慶說,這些工作牽涉到許多不同單位,20年都做不完,但至少先從林務局做起,過程透過跨部會協調,一步一步完成台灣保育藍圖。(系列報導,續接下篇)
※ 這篇文章關係著「愛知目標」策略目標B「減輕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壓力和促進永續利用」,一起關心這項策略目標下的6個行動計畫!
目標5 至遲於2020年,使包括森林在內的所有自然棲地的喪失和退化以及破碎化程度至少減半,或在可行之處接近於零。
目標6 至遲於2020年,所有魚類、無脊椎動物和水生植物等水產資源都以永續的、合法的、基於生態系作法的方式收穫和管理,以避免過漁;所有枯竭的魚種都執行了復原計畫和措施,漁撈對受威脅的魚群和脆弱生態系的影響都限於安全的生態限度內。
目標7 至遲於2020年,農業、水產養殖及林業的區域都實現永續管理,確保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
目標8 至遲於2020年,污染,包括優養化,被控制到不危害生態系功能和生物多樣的範圍。
目標9 至遲於2020年,入侵外來種和其管道被鑑定、排定優先次序和控制或根除,適當措施被執行以防止進入外來物種的進入和立足。
目標10 到2015年,盡量減少人類對已受到氣候變遷或海洋酸化衝擊的珊瑚礁和其他脆弱生態系的多重壓力,維護他們的完整性和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