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紅火蟻防疫戰 我們打贏了嗎?

作者:廖靜蕙;照片提供:林宗岐
紅入侵火蟻(Solenopsis invicta) 的工蟻階級的攻擊先以大顎咬住入侵者,並以腹部末端的螫針將毒液注入攻擊物體體內。還記得紅火蟻入侵台灣時的恐慌嗎?那些被紅火蟻叮咬後如火灼傷般疼痛感,以及隨之出現如灼傷般水泡,經過報導的共同記憶是否還有印象?5年來牠或許已消失在媒體鏡頭前,但在台灣仍有18個鄉鎮的民眾持續與紅火蟻的戰役。
讓我們複習一下紅火蟻入侵台灣史。2003年9月第一通紅火蟻通報電話,揭開台灣紅火蟻防治序曲。2004年11月成立「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隸屬於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下,期能於三年內將其族群消滅90%以上。至2007年11月止,一共使用11億元經費、預估發生面積約5,738公頃,較原面積45,250公頃大幅縮減87.54%。紅火蟻防治似乎達到階段性目標,但是這樣夠了嗎?有沒有「紅火蟻防治的理想常態」呢?彰師大助理教授林宗岐說:「只要有一個蟻丘在,3年後就可能有100個蟻丘」。世界各國防治紅火蟻,尚無完全消滅的案例。台灣在紅火蟻防治上,是否能成為紅火蟻根絕的首例?或能控制疫情,得以全力防堵零星個案?還是始終跳著與紅火蟻的反覆舞步-未能控制疫情淪為消極抵抗?

 紅入侵火蟻(Solenopsis invicta)蟻巢中不同階級與幼期個體。 紅入侵火蟻(Solenopsis invicta) 的工蟻階級。 紅入侵火蟻 (Solenopsis invicta) 的工蟻階級腹部末端的螫針。
防治成效限於經費
長期關心紅火蟻防治的林宗岐除了教學的工作,並身兼交通部桃園國際機場紅火蟻防治計畫。桃園國際機場因範圍較小,能產生紅火蟻的土地有限,防治工作較能全面實施,然而在面對緊鄰的鄉鎮,仍需積極防堵紅火蟻「飛越」的機會。相對而言,台灣火蟻發生多屬農地與荒地,面積大,牽涉人力、經費與藥劑的分配,無法短時間完成。然就整體而言,林宗岐認為台灣紅火蟻防治的方法、策略是對的,但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
台灣現行的防治方法是使用「餌劑」誘殺。火蟻的特性會反覆餵食,將吃到的誘餌帶回巢裡又餵食給其他的紅火蟻,一兩週內吃到誘餌的火蟻會死亡,而被餵食的火蟻也緊接著之後陸續死亡,最後毒性會轉積於蟻后體內而滅絕蟻群;只要正確噴灑餌劑,並定期追加藥劑,1-2個月內還看得到的火蟻,1年後,就全消失了。
然而,餌劑的使用常遭質疑,一般人對藥劑的看法是期待能於一兩天或短期內產生效果;民眾常因不信任而灑毒殺劑,也許可當場看到火蟻死亡,但其實殺死的是覓食火蟻(職蟻),牠們原可進入巢穴毒殺其他蟻群,殺死了可見的職蟻並不能根除居住在巢穴的蟻群及蟻后。
誘殺紅火蟻之藥劑皆由國外進口,成本昂貴,限於經費,國內只能就發生之面積逐年噴灑藥劑,覆蓋率少;反觀國外的做法,也許有1萬公頃的土地有火蟻,卻將噴灑的面積往外擴大到2萬公頃以達預防的效果。澳洲之所以能有效控制紅火蟻面積,是因為藥劑便宜,他們讓美國的藥商直接於國內設廠,成本得以降低。
台灣紅火蟻防治與美澳有極大的差異。國外紅火蟻入侵面積大,但因土地特性單純,多為草原、林地等人口不密集的地方,因此可直接使用飛機噴灑藥劑。台灣人口與農地混雜,需採取人力噴灑。人力噴灑較無法綜觀全局,無法均勻噴灑,目前則透過GPS監控補救。
長期抗戰紅火蟻
根據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除了台北、桃園兩縣範圍較大,成立3組防治隊外,其他縣市之個案均完成防治,持續進行後續追蹤監測中。林宗岐認為台灣紅火蟻防治尚未達到「完全控制」的目標。以國外為例,雖無完全滅絕的案例,並且需面對復發的問題(未完全滅絕或新進蟻群),但澳洲仍能控制99%的災情。而台灣紅火蟻的疫情有南移的走向,新竹、苗栗,甚至嘉義、台南也有個案。他建議防疫的重點應著重如何防堵新竹和苗栗的零星災情不至於連成整片,並且預防苗栗疫情不至於南下台中;而研究單位、行政與地方部門的統籌運用,將使資源發揮最大效果。
隨著紅火蟻報導的式微,民眾不知道是不怕紅火蟻叮咬的滋味或「知」的權利上被矇蔽,不再關心紅火蟻入侵的危害。以最近的案例,三重市接獲通報,大眾傳播管道都未見討論。入侵紅火蟻影響農作物的成長與收成、威脅生物多樣性、公共設施或電器相關的設備遭破壞,甚至攻擊人類危及生命。牠的族裔難以根絕,防疫工作必須持之以恆,導入為常態性的編制與任務以及控制疫情使之不再蔓延,並且宣導通報的重要性,防疫工作全民共同參與。在防治三年計畫之後,政府是否能持續源源不絕的資源挹注,將決定入侵紅火蟻防疫成敗。
【參考資訊】
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
紅火蟻通報專線:0800-095-590
傳真:(02)3366-3358
Email: nrifacc@ntu.edu.tw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