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陳錦桐攝影
廣告內容將慈濟和保護區列為台灣最寶貴的兩件資產,質疑慈濟信眾以環保之名,在保護區上開發。廣告中也提到慈濟如何巧立名目讓審查報告看起來可行,卻完全忽略其社會地位所帶來的連動效應。
居民及環團擔憂,台北市保護區在未進行通盤檢討之前,慈濟內湖基地地質條件過度敏感,若解編將造成更大規模的保護區瓦解。
與慈濟內湖園區比鄰而居30多年的葉先生及蘇小姐表示,過去因感佩慈濟在環保及救災志業上的努力,而成為慈濟的長期捐款者。然而直至今年11月才得知自己多年來所捐之善款,竟被用於大興土木、破壞保護區。葉先生沉痛表示,站在善意的立場,將原本計畫給慈濟的部分善款捐出刊廣告,希望慈濟能回頭是岸。

綠黨召集人潘翰聲也質疑,慈濟一直強調這片保護區被破壞的現況,在填掉溼地之後,慈濟卻再補上最後一腳,蓋起水泥大樓。他呼籲慈濟要做真正的環保表率,把此地復育為溼地,對所有開發商正面宣告,而非把保護區破壞殆盡之後,再透過政治施壓變更地目圖取暴利。
綠黨政策部主任李盈萱表示,台北市長郝龍斌曾任環保署長,應為環保表率立即停止審查慈濟開發案,否則不僅賠上都委會委員們的學術聲譽,也把慈濟從國際上的環保模範生變成蠻橫開發商,重創台灣的國際形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