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2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帶動旅人到偏鄉 創造故事想像的空間
千里步道表示,此次「一村一林徑,串連社區綠帶」將與全台10個社區合作推廣種樹,並推出主題式生態體驗工作假期「來去農漁家住一晚,種樹體驗小旅行」,安排具有社區特色之深度遊程;並推出「農漁村守護護照」,鼓勵全台各地民眾參與,帶動偏鄉無污染的綠色觀光產業。
周聖心說,5年來千里步道推動了約3000公里的步道體驗,除了全台走透透,也得知偏鄉社區營造之困境。此次共同參與的社區,都在步道路網上且曾與千里步道活動串聯,包括台北金山、彰化溪州、雲林四湖、嘉義布袋、台南台江、高雄美濃、花蓮太巴塱、宜蘭內城等,這些社區都有幾位靈魂人物,積極推動社區營造、認同種樹減碳的價值。
有別於政府鼓勵的平地造林,本計畫不是單一的地主將土地釋出種樹,而是社區居民公共參與之實踐。周聖心表示,也因此每個社區植樹的地方有所不同,有些種在林徑旁,有些則種在社區裡的口袋公園,也有如花蓮太巴塱社區,則是種在整片的生態園區裡。
種樹有感情 也是一生的承諾
金恆鑣說,種樹不僅看到樹種以及林木,還要看到與之相關的土壤、生態系;種樹,也不能只種一棵,要種兩棵以上,才能創造生物多樣性。他鼓勵民眾,走到樹蔭下,隨時拿出手機拍照記錄,無論是的上的蚯蚓或樹上的甲蟲,都值得觀察紀錄。他說種樹是難圓的夢,應該投入更多的心血資源。
而種植的樹種將因地區屬性選擇,但有幾個原則不變,金恆鑣表示,將選擇弱勢、需要保護的本土樹種,並以種子的形式播種,增加基因多樣性;此計畫不以單一樹種的數量取勝,而是種植不同樹種來達成生物多樣性。計畫所需樹種將由林試所支援。
聯合國將2011年訂為世界森林年,今年的3月21日除了是國際林業節,也正好是中國農民曆上「春分」,最適合播種的日子。隨著地球暖化現象加劇,氣候變異造成嚴重災害,以種樹減碳守護地球,已成所有地球公民的責任。國泰基金會董事長錢復即承諾將發揮企業社會責任,透過企業志工的力量,以具體的行動守護家園、守護地球。
記者會上,與會代表在匯聚了來自各地泥土的聚土盆上,共同種下小樹寶寶、社區故事樹牌和希望時空膠囊,許下要為地球多種一棵樹的心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