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7日新竹訊,廖靜蕙報導
原應生活在高屏溪以及東部溪流的台灣特有種淡水魚種何氏棘魞,怎麼跑到頭前溪當老大,連吳郭魚都不是牠的對手?牠的存在已造成當地原生魚種消失,為此,新竹縣政府首度以「清除何氏棘魞釣魚比賽」,鼓勵民眾移除何氏棘魞,並且呼籲釣客尊重當地河川生態,勿放置外來魚種,危害河川生態。
東魚西放成刺客
「這個魚(何氏棘魞)非常聰明,第一年釣要用兩隻手抓釣桿,現在已經會挑餌食了、不容易釣呀!」長期在當地監測河川生態的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總幹事劉創盛表示,10年來頭前溪因為何氏棘魞入侵,使得溪哥(粗首馬口鱲)量驟減,以前釣客來頭前溪,都是釣溪哥,「現在誰還在頭前溪釣溪哥?」
「新竹縣清除何氏棘魞釣魚比賽」從前天(15日)開始連續兩天,民眾以釣具約移除500多尾何氏棘魞。在這之前約兩年時間,民間團體已持續移除3000多尾何氏棘魞,目前油羅溪橋以下,溪哥、台灣石賓等原生魚種有復甦跡象,不少民眾在這兩天已能看見溪哥。
依據新竹縣政府2007~2014年於頭前溪水中多樣性持續調查的紀錄得知,有何氏棘魞入侵的溪段,使得原生的台灣梅氏鯿、飯島氏銀鮈(只分布於頭前溪及後龍溪)看不到;粗首馬口鱲、台灣間爬岩鰍、短吻小鰾鮈、明潭吻鰕虎及粗糙沼蝦的數量減少,甚至連尼羅口孵非鯽雜交種、吉利非鯽族群等,統稱為吳郭魚的外來種也敵不過,顯示為入侵狀態,並持續往上游入侵。
造成台灣原生魚種流浪他鄉成刺客,導因於釣客為了在自己家鄉就能釣到何氏棘魞這類中大型魚種,不惜東魚西放,只為了回味釣假餌、飛蠅釣的獨特手感,卻忽略了河川其他原生魚種的生存。劉創盛說,釣客們釣到魚之後,照了相又把何氏棘魞放回去,等於是訓練牠更機靈,越來越聰明,只怕越來越難釣。
新竹縣釣魚環保協會理事長黃進光指出,電、毒魚以及使用小型流刺網,仍是河川生態最嚴重的問題;放流更嚴重影響河川生態,尤以釣客為主,反而不是宗教放生。他呼籲釣客遵守倫理,外地釣到的魚,不要放到其他河川;釣完魚,損壞的魚線、魚鉤、餐後廚餘、便當餐盒、飲料水瓶都要帶走,維護河岸清潔。
本島原生魚 錯置成外來種
淡水魚研究學者海大教授陳義雄說,所謂的外來魚種,除了非本島魚種,還有一些是本島魚種,卻被民眾放流到不對的地方;而何氏棘魞有如鳥類的猛禽,屬於食物鏈頂端物種,到了西部河川,必然衝擊生態系。
何氏棘魞地理分布源於高屏溪,學者推估早期受向源侵蝕而隨著溪流擴增到卑南溪,再往北到花蓮溪以及秀姑巒溪,東部到太麻里溪,反而以東部溪流為主要棲地,西部分布是狹隘的。
東部現存的原生種魚種,早已發展出與何氏棘魞共存的方式。陳義雄在原棲地潛水觀察,若看不到身長5公分的底棲魚類,表示潭穴內一定有20~30公分的何氏棘魞棲息。
他解釋,何氏棘魞會選擇比較大的水潭棲息覓食,大水潭邊緣的小魚種,不是往急流就是往淺水域退避,躲到比較小的水系。生態策略上,原棲地的生態系,會以棲地區隔來退避。
重返棲地:須謹慎評估
何氏棘魞進入西部適應得很成功,但是西部河川中小型魚種尚未發展生態策略,棲地型態也不如東部理想,一有食物鏈高階物種,就敵擋不住,造成「滅村」效應,原生物種快速消失。
「牠原本屬於台灣特有種,應該要保育;移除的目的並非消滅牠。」陳義雄解釋,移除是為了讓牠離開這個棲地,移除之後,接著是解決保育或動物權問題。
若考量生存權,回原棲地的衝擊最小。目前已經可以透過分子序列,辨別其原棲地。然而,多少數量能回原棲地?牠從小族群放流到西邊後大量擴增,並不能代表基因多樣性,重返棲地會不會造成基因污染?這使得回原棲地成難題。
重返棲地:創造市場
那麼,能不能創造利用價值,使其市場化?陳義雄說,「刺魞」這類的淡水魚,在中國屬於高價魚種,也吃也賣。但台灣因海水魚多,而不偏愛淡水魚。不過,台灣卻又喜歡水庫魚,如草魚這類的靜水生態系魚種,和中國形成有趣的對比。「流水生態系魚種,在中國一定是高價魚,台灣則乏人問津」
陳義雄建議,或可開發市場回銷到大樹,在高屏溪畔將原來吃草魚的市場,替換成何氏棘魞。但不要帶到石門水庫,這會讓業者或民眾到大漢溪放流。導回原棲地銷售,意謂著當地本來就有,在原棲地創造市場需求就不會擴散出去。
相同的情況也發生於溪哥,地理分布原本過不了清水斷崖,花蓮、台東一隻都不該有,「到了東部當老大,連何氏棘魞也吃不完。」陳義雄說。
註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