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鯨鯊野放失敗檢討】不論野放或安養 長遠規劃在哪裡?

系列(2):對待展示動物的專業
2013年7月2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2號鯨鯊在圈養8年後選擇野放,並在極短的時間內規劃、執行,野放當天,當發現野放時鯨鯊持續在池中的行為時,並不是適合野放,也未進行緊急處理,任由鯨鯊一次又一次靠到岸邊擱淺。鯨鯊真的想回到大海嗎?或者其實在這件事上,我們有別的選項,至少該給鯨鯊一段適應的時間,而非將牠直接推向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
照片取自我們的島〈鯨鯊要回家〉
海生館表示,「兩年前即開始野放計畫準備,自2013年4月初起,經歷專家學者以及專業獸醫會議的評估,和多次的籌備會議、分段及全程演練的充分準備下,於7月10日進行野放作業。」兩年前就計畫進行鯨鯊野放,何以到了今年4月才開始召開會議進行評估、籌備呢?
有不具名學者質疑,這應該和環保團體與輿論持續關注,要求館方不應拖延野放規劃、持續圈養的壓力有關。在社會關注下,館方迫於現實壓力草草野放。7月,當台灣社會為颱風季備戰之際,送走了2號鯨鯊。館方單就身長考量是否足夠?而甚至有學者質疑,是否因展示多年,而趁機汰舊換新?

決策規劃到執行  3個月完成

鯨鯊會長大,1年長1公尺,並非新聞,但館方卻一直到5、6年後才意識到飼養的池子不夠大,但一邊又不放棄補充新鯨鯊的機會,一直拖延到今年3月的環保團體記者會掀起社會輿論,野放之聲不絕而耳,而在短短不到4個月、連訓練陸域動物野放都嫌太倉促的時間,開始規畫、付諸實行;很符合企業效率,卻絕非對待生命的態度。
館方表示,若不選擇於颱風季前野放,接下來不但有颱風,接著是東北季風以及落山風,都對鯨鯊野放不利。諷刺的是,才剛野放,就來了中級颱風。
根據現場報導,海生館以及海景公司員工在第一次將鯨鯊放到海中就離開,只留下研究人員以及關心的團體;現場即有鯨鯊研究人員發現鯨鯊維持在池裡的行為,不斷繞圈子,行為模式不對,當下研判並不適合野放。
陸域圈養的動物絕大部分都因原棲地回不去,而朝安養為目的,尋求終生照養的棲所。可惜這類的意見未能成為選項,一部分原因是鯨鯊這個物種的獨特性。台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副教授莊守正表示,鯨鯊生存時間可達80~100歲,長到身長20公尺,沒有任何博物館有足夠大的圈養空間,因此勢必得面對野放; 只是野放過程應細緻而漸進,絕非說放就放。

野放或安養都應長期規劃

根據陸域野生動物收容野放的經驗,收容之初即已初步決定未來是終生圈養或野放,因此所有的規劃都朝此目標前進,逐步達到安養收容或野放目標。
對於鯨鯊該不該野放,不少學者持保留態度,主要是因圈養時間已過長,適應了人工圈養的環境,在野外已不具有生存能力。劉湘瑤表示,從一些例子顯示,野生動物在人為環境生存,都會改變其行為,鯨鯊的行為受到制約,根本無法一下子就適應野外環境。「圈養久了,即使是海域動物也有如寵物了!」
劉湘瑤說,因為對海洋生物不了解,便認為海洋動物具有較高的野外適應力,說放就放;這種情況也同樣發生在對待鳥類的態度,以為放走就沒事。但從實務經驗卻不乏將人類視為親鳥,不斷回到和人類相處的環境之行為。
人類因種種原因,介入野生動物的生命,即使是為了救傷等目的,到了非得處置動物時,應依照物種的生態習性以及人類對這個事件該負擔的責任來談。從這角度來看此次野放事件,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劉湘瑤認為海生館表現不夠專業。
從現場鯨鯊不斷繞圈子的行為,顯示2號鯨鯊仍未意識到環境改變,沿襲過去的行為模式,現場也有研究人員認為不適合野放,劉湘瑤質疑整個野放的評估是否夠嚴謹。

學者建議  野放應以中繼站循序漸進

經人為圈養後的野放一直都是野生動物救傷人員視為難題。失去自然捕食、防衛天敵的能力,野放大多基於保種復育、補充野外族群。莊守正表示,幾次會議他都以書面提出設置中繼站的做法,並非如海景公司所言,學者不支持中繼站的作法。
海生館新聞稿指稱,對鯨鯊野放最大的衝擊應是來自捕抓及運搬過程所造成的緊迫,而非因回歸大海後是否能馴化及攝餌的問題。因為鯨鯊是游動緩慢、張口濾食性的魚類,不需要靠游速及野性去獵捕其牠魚類為食,「讓牠能自由自在地在大海中往浮游動物或小魚多的地方去覓食,可能要比再一次把牠放入容積小的定置網再用人工投餌料來蓄養要來得好。」
莊守正則認為,中繼站可讓鯨鯊逐步適應野外的環境。野外環境和之前的生活截然不同,無論是水池深度、日夜週期,一直到人工餵食,飯來張口的生活都不同。海生館急著野放,不願意使用中繼站,讓莊守正忍不住怒批,根本是棄養。
莊守正說,日本沖繩以及美國喬治亞海洋生物博物館都有鯨鯊圈養的經驗,但都沒有養這麼久野放的經驗。他曾就此次的建議,請教沖繩方面的專家,都獲得肯定,認為這類的作法可行。

鯨鯊養十年  沒有中繼站

對於野放現場,計較拖多遠野放,莊守正認為並不是重點,而是設置中繼站。海生館以時間緊迫、借不到網子為由拒絕。「海生館圈養鯨鯊的時間超過十年,早該有中繼站!」
國內第一次鯨鯊圈養這麼久經驗,莊守正表示,無論是美國的喬治亞或日本沖繩的海生館圈養的鯨鯊,其中沖繩的鯨鯊圈養時間比2號鯨鯊久、身長更長,都未進行野放。海生館卻在極短的時間說放就放。劉湘瑤說,說是野放,根本是放死。
「鯨鯊應該朝短期圈養進行,圈養1-2年鯨鯊還沒忘掉野外生活時,就該放走。」莊守正說,自己是漁業背景出身,絕對不會反對魚類的合理利用,包括食用或展示,但前提是管理辦法要讓學者專家能安心,海生館十年來從未有過完善的管理計畫、提不出鯨鯊相關的研究,展示也未善盡教育責任,在委外經營、一切向錢看齊的情況下,表現令人失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