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2009年十大環境新聞票選結果出爐了!歷經短短十天網路票選,共3960人次參與投票,八八水災、奧戴辛、美牛談判佔據台灣前三大環境新聞;哥本哈根會議、島國遷國、澳洲小鎮禁用瓶裝水則為國際排名前三大。此次投票人數是活動創辦以來參與人次最多的一次;而從八八水災及COP15獲票數,顯見民眾對環境議題的關心已經發酵,環境議題不再是隱藏或邊緣的話題。
回顧2009年無論在台灣或國際,都是驚心動魄的一年,狂野的氣候造成各地的水災與土石流,讓環境災難不斷盤旋新聞版面。台灣由莫拉克颱風帶來的暴雨造成「八八水災」,不但創下單日降雨量百年新高,並釀成重大傷亡,影響層面更甚十年前的921地震。人為的全球暖化以及造成的災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這更突顯每年由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召開的締約國會議的重要性,特別2009年是《京都議定書》失效期前三年,因此在哥本哈根召開的第15次締約國會議(COP15),更深具意義。由投票結果顯示,即使台灣不是締約國,對此項會議的重要性仍殷切關心。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台灣早已置身其中。
除了台灣與國際間兩大重要的事件躍上頭條之外,在台灣十大環境新聞以食品安全、海洋生態議題為主;國際除了同樣是以海洋生態議題為主,全球暖化議題更獲得熱烈迴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澳洲小鎮為了環保禁售瓶裝水,居然能揚名台灣,獲得廣大網友的青睞,躍上前三名。這一則新聞乃代表公民參與環境治理、環保與觀光之間的取捨,此次選票證明,台灣網友期待公民力量的展現不容忽視;而台灣在垃圾議題不再停留「回收」的觀念,而是延伸至「垃圾減量」的源頭管理;另外,重視環保可能為觀光帶來契機。
「海平面升高 多處太平洋島國需遷國」高居國際新聞第二名。同屬島國的台灣,對於全球暖化可能造成海平面上升,至今政府仍未回應國安等級,只有宣示性地要求人民節能減碳;對於海平面上升首當其衝的沿海工業區,卻仍不斷以經濟發展為名開發、破壞海岸線。
此次票選在國際新聞方面,同樣關心海洋生態,網友票選上榜的有「全球淡水生物魚類面臨滅絕威脅」及「海洋生態保育 歐盟擬將黑鮪魚列為瀕臨物種」,卻獨漏「聯合國首度慶祝海洋日」此則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新聞。海洋生態除了保育,還有一項嚴重的問題逐漸浮上檯面,這也是首度海洋日所揭櫫的「海洋垃圾」現象。隨著人類消費以及不良習慣,由塑膠製品所造成的、龐大的海洋垃圾正漸漸窒息海洋生物,聯合國在海洋日特別呼籲要重視海洋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此則新聞未上榜,是否顯示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在國際事務或訊息取得管導有限,因而陌生。
投票方式是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預選的30則國內外新聞選擇。而預選的新聞則依據《環境資訊電子報》記者的報導以及數十位志工從國內外主要媒體掃描的新聞,並依據數量、影響層面以及網站上回響的程度選出。此項活動是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中華電信、中華電信基金會、神腦國際、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主辦,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台灣立報、國際厚生健康園區、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雖然是針對2009年的環境新聞票選,結果顯示大多數新聞都有歷史脈絡,是全民共同關心的。氣候變遷與環境議題已經深深影響甚至改變地球上的生態,民眾對於永續的渴求也透過十大環境新聞的票選彰顯無遺。2009台灣與國際十大環境新聞如下:
台灣十大環境新聞
|
國際十大環境新聞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