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藉學術之名真捕魚 雙拖網耗竭魚源
2010年1月1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由於雙拖漁網網目非常小,撈上來的魚,無論大小,全都喪命。大多數的魚來不及長大,導致近海魚源枯竭,連帶影響近海漁民生計。聯盟質疑,若要「實驗研究」1艘船就夠了,42艘等同變相開放。此外,42艘船以高雄市籍漁船為絕多數,卻只開放台中以南高雄以北的海域,卻不包含高雄海域,懷疑有不當壓力介入。
聯盟代表文魯彬說,台灣白海豚大約剩下70隻,詳細的數目還需調查,但可確定不到一百隻。聯合國定2010年為「生物多樣性年」並強調「生物多樣性就是生命,生物多樣性也是我們的生命」,台灣卻背道而馳,學者專家多次警告,台灣的生態脆弱,政府不但不正視這個問題,居然還想和對岸中國的白海豚加起來計算,因此認為還有上千隻白海豚。這種違背生態原則,在國際間是不容許的。白海豚是台灣特有種,不能因政治因素統一。
台聯代表則提出成立「海洋部」,並嚴正抗議政府以研究實驗之名,破壞海洋生態。田秋堇舉聯合國的報告說,2048年預計地球將無魚,而台灣的作為恐怕更加快無魚的速度。
雙拖網寬5、6百公尺,高3、40公尺,速度快,網目極細,在雙拖網的圍捕下,海中生物一網打盡。因此包含日本、中國等世界各國皆已全面禁止雙拖網在近海施作。自從施作雙拖網後,淺海定置網漁民,漁獲量損失高達六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