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猛禽保育再躍進 台灣亟需建立遷移路線圖

2010年11月22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東方蜂鷹,楊明淵攝,台灣猛禽研究會提供神秘的林雕,只吃哺乳動物和鳥類、都會區的領角鴞常因人類修樹或棕梠科樹葉落下而導致巢位掉落;追蹤中的灰面鵟鷹最常失去蹤影的地方是巴士海峽...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鳥類,都稱為「猛禽」,牠們生活的神祕面貌都在21日第4屆猛禽生態研討會現形。
研討會由台灣猛禽研究會舉辦每5年舉辦一次,此次共集合了16個單位25篇論文10個物種研究,吸引200多位猛禽研究學者、專家以及愛好者,為難得一次的生態保育界的盛會。而科技發達,更讓研究論文更多元、優質。
猛禽會秘書長楊建鴻表示,和前一次研討會比較起來,5年來科技更進步,以前不能做的事,例如灰面鵟鷹的遷徙追蹤,都已藉由衛星追蹤定位技術進行。而隨著保育觀念抬頭也促成研究猛禽、對猛禽研究有興趣的人都增加。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技正陳以詮指出,台北市野生動物業務已劃歸動保處,他肯定猛禽研究的重要性,並鼓勵與會者提相關研究計畫,動保處願意提供經費支持。
猛禽屬於隼形目,英文稱為raptor,源自於拉丁文rapere,原意為抓取並奪去,精確地描述了猛禽的生態與行為。猛禽會理事長劉小如表示,台灣目前已知的猛禽共45種,其中日行性2科17屬32種;夜行性2科8屬13種。
猛禽是最高消費者,是當地生態系的指標,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湯曉虞也說猛禽是研究氣候變遷重要的指標。因猛禽體格龐大、形體美麗,又能在天上飛,自古即視為尊貴的象徵,也被部落當成圖騰,排灣、魯凱亦將羽毛當作貴族的象徵;但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表示,人為的過量捕捉,也使猛禽面臨嚴苛的生存壓力。
在台灣猛禽都屬於保育類動物,受《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根據林務局公告的名錄,其中多種物種瀕危,如林鵰、赫氏角鷹(熊鷹)、遊隼(隼)、草鴞。
本次論文發表以夜行性猛禽、日行性留棲猛禽以及日行性遷徙猛禽3個主題為主,每主題都有6篇論文發表,其他尚有8篇主題各自獨立的論文。
繫上發報器的「海角5號」灰面鵟鷹(台灣猛禽研究會提供)而台灣猛禽遷移路線研究雖已起步,但仍需積極建立猛禽遷移路線圖。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長劉小如博士表示,歐洲、北美洲早已建構猛禽歐、亞、非間的遷移路線;台灣則還有長遠的路要走。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表示,林務局目前與猛禽會合作進行「灰面鵟鷹遷移之衛星追蹤計畫」 ,為長途跋涉到台灣墾丁的灰面鵟鷹,建立遷移路線。
台灣猛禽研究30年 棲地保護要趕緊
根據劉小如整理,台灣猛禽保育研究濫觴於1960年代,但只有零星的活動,1979年開始,才有比較明確的定位,1983年主辦第二屆東南亞鳥類保護會議,台灣開始參加國際猛禽會議,數鳥族群也快速增加。1994年台灣猛禽研究會成立,更將台灣猛禽研究推展至全台各角落,1995年舉辦的一屆台灣猛禽研討會,定調每5年辦一次,今年是第4次舉辦。
劉小如對於研討會能有6篇夜行性猛禽研究,感到很欣慰,他說研究夜行性猛禽,常常都要熬夜觀察,國外學者大都不願意,因此論文數也比較少。
劉小如建議加強猛禽研究樣本數、基本生活史以及棲地研究;並且重視與猛禽保育所需的研究,包括環境中的毒素對於鼠、魚類殘留對猛禽的影響。現場即有研究者目睹母成鳥帶回食毒而亡的老鼠餵食雛鳥,導致雛鳥死亡的情況。
劉小如揭櫫猛禽會未來的目標,除了進行大台北地區猛禽族群與棲地利用,亦將繪製台灣猛禽地圖,並且推動猛禽物種保育。她也強調棲地保護才是解決之道;棲地零碎化是台灣生態保育最嚴重的問題,「保護物種最關鍵的就是保護棲地」,棲地好,物種就能繼續繁衍下去。
現場與會者提出台灣仍有5座水庫開發計畫以及數項道路開發案,而猛禽體型龐大又會飛行,很難說服開發者進行保育。劉小如也提出自己的經驗,工程單位會說動物會移動,旁邊還有棲地,「但是棲地已飽和,難道非要新來的和原有的打得你死我活,留下1隻嗎?」
劉小如說,每種鳥類需要的棲地面積不同,小於活動領域,該鳥類可能就不再出現;而開發行為將棲地切割的越零碎,問題越嚴重。不斷切割下,面積越小,只留下越小的物種──此即猛禽保育面臨的最大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