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壯觀 5000赤腹鷹盤旋鳳山丘陵!
2011年4月2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有別於灰面鵟鷹,大多選擇在墾丁夜棲,赤腹鷹則偏愛鳳山丘陵。台灣猛禽研究會研究員楊明淵表示,可能是因赤腹鷹體型較小,飛行時間長,因此進入陸地後,會繼續往北到達鳳山丘陵休息。
高雄鳥會表示,這是今年鳳山丘陵春季猛禽過境的最大量,根據各地資深鳥友的觀察,今年的猛禽過境的時間大約晚了1~2週。而於墾丁國家公園進行猛禽春過境調查的猛禽會調查則顯示,第一波過境高峰在23日,約近6~7千隻赤腹鷹,鳳山丘陵紀錄的數量約占1/3;其他的鷹群可能循中央山脈直接北上。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福島災民現身台灣 見證核災籲勿重演悲劇
2011年4月2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人算不如天算 天災打亂整盤棋
大賀絢子原為東京人,16年前(1995年)為了從事農業,而決定從東京搬到距福島第一核電廠5公里遠的福島縣大熊町。搬到福島後,他繼續投入當地反核團體。2010年11月開始擔任「廢核行動福島核電40年執行委員會」之事務局長。
不做宅藝術 影視藝文創作者躍上街頭反核
2011年4月2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來自各個領域的藝術創作,一字排開,堅定說出反核的信念。
雞排英雄葉天倫:核電危機並不遠
《雞排英雄》導演葉天倫說,核電並不是很遠的事情,而是緊密貼近我們的議題。核電危險不再是個笑話,而是危險的事情。車諾比看似上世紀的事情,好像距離遙遠,但在本世紀之初,就發生福島核災。
葉天倫說,用電到底要用核能或其他,應該要問人民的想法。他希望政府能清楚交代能源政策,告訴人民決策過程;而人民也有提問的權利,政府應好好回答。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刺桐花開 害蟲防治奏效?
2011年4月2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刺桐釉小蜂是一種可能原產自非洲的外來種昆蟲,自從2003年現身台灣,2004年底才正式被命名,至今一直都是刺桐屬樹木最致命的存在。刺桐釉小蜂只取食刺桐屬樹木,幼蟲住在刺桐樹葉片上,約0.2-1.5公分的「蟲癭」裏,並引發更多的二次病蟲害入侵,造成刺桐生理衰弱,最後死亡。
農委會林務局以及農委會林試所近年來委託團隊研究,研究團隊累積幾年來的經驗,將防治工作更細緻規劃,除了植株管理、物理防治、化學藥劑的噴灑、掩埋、注射法,並輔導各地進行防治,研究團隊成員台大昆蟲系教授楊恩誠表示,東部以及南部因為有許多老樹,因此較為積極除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台11線沿路、台南市政府、雲林縣莿桐鄉公所都曾密集的進行防治。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寧裸不核 總統府前藝人裸身反核
2011年4月25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樂團演唱、行動藝術,「寧裸不核」一派文藝風。草莓樂團又唱又演,8位團員扮演上自總統、行政院、經濟部、原能會到台電各部會官員,當核災發生時,得以密不透風的防護衣保護;而歌手李宓則以「裸身」象徵一般民眾,面對核災時毫無防範,抗訴政府核能政策未考慮人民安全。
然而現場女警立即以布幔將李宓緊緊包住,強制帶離表演現場。
對此,李宓表示,今天的表演是藝術行動,以肉身來表達抗爭,不應被阻止,不解為何不能在街頭表演。她以「Rather nude than nuke」(寧裸不核)再度表示反核的決心。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202溼地開發生技園區 環評再受挫
2011年4月1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富含淺山生態系,有山、有水、有森林,近期還發現有保育類物種穿山甲幼獸的202兵工廠(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2廠),將為中央研究院(開發單位)發展「生物技術產業」之須,變身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繼1月17日環評決議「補件再審」,4月18日再送環評審查,包括設置的必要性及選址適切性等源頭問題仍無解,再以「補件再審」收場。
千兆難抵一溼地
環評會現場,作家張曉風親臨關切。他質問,如果自己很有錢每年給馬英九1千兆美金,一直付到2111年,可以造出一個202溼地嗎?站在台北市民立場,202溼地是無可取代的。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淡北道路有條件通過 環團擬提告
2011年4月1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日本核災為淡北道背書?
本案為新北市政府提出之開發計畫,來自新北市從立委吳育昇、市議會議長、議員到三芝、石門、金山區長都到場表達路非開不可之決心。此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幾位發言者皆提到若遇到日本福島核災,此路可作為逃生救命之道路。立委吳育昇說,要得罪反對開路的居民十分為難,但此路不開恐怕影響核一、二廠逃生路線。此言引發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崔愫欣抗議。
崔愫欣表示,本案計畫於2021年竣工,核一廠準時除役則為2018年,若擔心核災只要讓核一準時除役即可,認為吳育昇的發言「荒唐」。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展現身體的力量 歌手為廢核而裸
2011年4月14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李宓說,身為公眾人物,有義務站出來呼籲反核;即使是一般人,只要身為地球、國家、社會一份子也應為家園盡心。
身為歌手,貢獻自己的表演專業,李宓視為自然而然。身為華人社會第一個為反核裸身的女性,他引以為榮。他說裸身作為一項行動藝術,是藝術與社會運動之結合,不該以情色的眼光視之。他呼籲社會大眾正視核災問題,不該只看到能源的需要或視為經濟議題,「反核不是政治話題,不應忽略核能安全的問題!」
此次將與李宓一起裸身行動的歌手蔡承學,有曹小格之稱,他改編曹格的歌〈世界唯一的你〉現場演唱。歌詞說,「反核要靠大家一起,節約能源為前提,……地球就能活下去,……擔任反核尖兵,世界就能繼續美麗。」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兒童陳情「不要大巨蛋要綠地」 郝快閃未回應
2011年4月1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北市政府繼3月4日未竟之「台北文化體育園區整體規劃案-體育園區替代方案(台北大巨蛋)」環評審查會議,於3月30日續審,14名環評委員中,超過8人對興建大巨蛋提出質疑,卻在主席台北市環保局長吳盛忠強力主導下,不進行表決,逕自宣補件再審,令與會群眾譁然,強烈質疑市府為財團護航,未兼顧專業及市民意願。居民遂趁議會開議,表達不滿訴求。
12日現場不分黨派的市議員,皆挺身表達反對大巨蛋的意見。市議員林奕華即點明,此次環評原應直接否定本案。市議員徐佳青也指出,台北市政府負債累累,居然耗費巨資(250億外加世貿3館現址)買一塊對市民沒有幫助的土地,留下一顆「巨彈」。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分子指紋舉證 愛玉大盜無所遁形
2011年4月12日南投訊,廖靜蕙報導
愛玉因富含果膠質形成果凍,口感軟Q,又不過於寒冷,適合身體吸收,因此成了絕佳的消暑聖品,研究也指出愛玉有降血壓及降膽固醇的功效。愛玉來自於愛玉子,為台灣特有藤本植物,散生於台灣中央山脈海拔1200-1900公尺之間的原始林區。
盜採飽了消費者的口腹以及不肖商人的口袋,卻使得台灣特有植物愛玉子的遺傳多樣性隨之降低。玉管處保育課長蘇志峰解釋說,當遺傳基因逐漸減少,甚至單一化時,將無法適應複雜的天候、環境條件,當疫病一發生,可能就全軍覆沒;因此基因多樣性降低,等於是邁進瀕危的第一步。
保留寶桑亭 台東縣府表示全力配合
2011年4月12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東縣以曾是台東市垃圾掩埋場的大同海濱公園寶桑亭規畫籌建國際地標,去(2010)年8月,取得文建會百年紀念地標的補助經費6500萬元,原預計近日內動工,年底竣工。然而卻引發寶桑亭保衛戰,台東旅北青年林冠志不但於臉書發起串聯活動,還剪輯了〈寶桑亭,我們的秘密基地【反對拆除臺東寶桑亭】影片〉,並於10日晚上邀請台東縣副縣長張基義、立委賴坤成、衍生工程建築師李如儀(本案設計師)以及兩位志工研討保留寶桑亭之可能性。
會議中張基義表達縣府保留寶桑亭的願意,新建案將另覓新址;李如儀也同意重新規劃百年地標建築新藍圖。此項決定隨後也獲得縣長黃健庭允諾。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以排遺毛髮辨識黑熊個體 黑熊研究大躍步
2011年4月11日南投訊,廖靜蕙報導
藉由從排遺、毛髮、唾液建立DNA序列,類似刑事鑑識單位所用的方法研究台灣黑熊,即屬於「非侵入式採樣技術」。總統馬英九曾於《治國週記》中,形容有如刑事鑑定。黃美秀表示,有別於捕捉繫放的作法,不但耗時費力,成效也有限;並隨著動物福利意識抬頭,非侵入式採樣技術透過大量收集毛髮、排遺,建立的個體資料更多,因此廣為運用。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2011 NGOs環境會議】留住山林 學者:放棄都會的思考架構
2011年4月1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今年為聯合國制定的森林年,森林生態做為人類維生的重要命脈,水土保持、治山防洪不但是台灣的共同命運,也是普世價值。然而,台灣山林保育及治山防洪的專家,都認為台灣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副教授楊國禎即抨擊,台灣面臨最大的山林危機在於都會生活運作的思考與架構,不但以人為中心,還以現今科技文明為基礎的經驗體系,將導致山林的淪喪。
楊國禎說,台灣在短短4、50年間建立目前的都會型態,在此期間,台灣的自然環境與氣候正好呈現相對的穩定狀態,讓大多數人以為這是正常狀態;隨著全面性大面積砍伐保安林,台灣生態體系的中海拔檜木林,對木材利用性低的闊葉林進行單一化造林,緊接著農業上山,溫帶果樹、高冷蔬菜、高山茶園與檳榔園肆無忌憚的在山區發展;再加上旅遊上山,山區到處都被建設成休閒遊憩的後花園,山區竟呈現一片榮景。
【2011 NGOs環境會議】明察生活風險 不要「輻爆」要福報
2011年4月1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福島核災到底離台灣多遠?吃了十幾年的基改作物,台灣人又對基改作物了解多少?在建立「人與環境和諧參與途徑」的過程,掌握生活中的風險,才能制定對策。NGO會議第一個登場的主題「風險與生活」,即檢討台灣能源發展和糧食安全相關政策。
徐光蓉比較台灣核一核二廠和日本福島核電廠,兩者都屬於沸水式反應爐,設計上大同小異。此次福島核電廠即因廢置燃料棒放置之水溫過高無法降溫,引起爆炸疑慮;但台灣目前有500公噸的廢置燃料棒,放在原地不知如何處理,而一個核子彈只需數百公斤的鈾,燃料棒成分即為鈾料,萬一爆炸後果不堪設想。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毒物管理又出槌 大肚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也遭殃
2011年4月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61與台17線中間溪畔及高灘地上遍布大小不一的爐渣,隨著潮來潮往,不斷衝向海裡。此地也是台灣最大的水鳥棲地之一,同時名列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亞洲重要濕地,蘊含豐富的潮汐生物,動物資源之豐富,也是大杓鷸、台灣招潮蟹等生物的棲息地。
黑面琵鷺變少了? 國際研討會前環團籲正視
2011年4月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清明節期間正是黑面琵鷺北返之始,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2011年農曆春節過年前後黑面琵鷺數量變動非常大,原本在保護區的棲息數量,明顯降低,有時候甚至掛零,為往年未有之現象。
邱仁武表示,台南縣市合併後,黑面琵鷺來台渡冬數量曾創下1600多隻的輝煌紀錄,但隨後即發生黑面琵鷺陸續失蹤事件,元月下旬只剩下一半。
邱仁武再指出,2011年全球黑琵普查數量只有1848隻,比起去年少了499隻,台灣去年普查時為1280隻,在農曆年候,黑琵數量大減,引發保育團體及愛鳥人士高度關注,希望有關當局能夠積極找出真正減少的原因。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台東縣府擬拆寶桑亭 網友串聯反對
2011年4月5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去(2010)年8月,台東縣以曾是台東市垃圾掩埋場的大同海濱公園與寶桑亭規畫籌建國際地標,取得文建會百年紀念地標的補助經費6500萬元,預計近日內動工,年底竣工。
上月29日舉行「國際地標」說明會,縣長黃健庭強調,舊寶桑亭雖有著台東人共同回憶,但已完成階段性任務;拆除後將原址重建兼具永續利用、生態、環保、自然地理景觀、休憩與歷史人文的多功能「國際地標」。
然而,這項計畫卻被網友批為「大而無當的黨國意識形態地標」,需要保存的是屬於台東人民自己的歷史回憶。
日本山茶盆栽可能來自盜伐 買家請留心
2011年4月5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現場狀況顯示,被盜伐的數量有5株,「山老鼠」已砍出兩條寬約1 公尺之山徑,研究團隊沿路進入發現還有大株之日本山茶,顯示山老鼠還有下一波動作。此種盜伐為破壞式盜伐,影響野生族群甚鉅。
「台灣野生日本山茶雖具觀賞價值,但其被盜伐之主因乃是被不肖園藝商用做砧木,以稼接昂貴品系之枝條,做成盆栽;因此被盜伐對象,皆為大樹(胸徑10 cm以上)為主。」根據估算,胸徑10 cm以上的山茶其年紀可能超過300年,組織山茶研究團隊的文大森林系助理教授蘇夢淮表示,日本山茶要夠大才有結果能力,而其生長緩慢,要長到胸徑這麼大,往往需要數十年至百年時間。他憂心如不再遏止盜伐,將使日本山茶在野外滅絕。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後灣陸蟹數量搞不清楚 保育開發兩頭空
作者:廖靜蕙
一行從台北出發的旅客走進後灣村離海邊幾公尺的椰子林內,帶團的是保育大將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在他的指引下,大家朝著地上尋覓陸蟹洞穴,希望能一親芳澤。大小不一的洞穴,好像是謹慎地評估過人類的視線可能對牠們造成的侵擾,疏懶地分布在不起眼的野地上,這些都曾是陸蟹的家。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