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7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最大的森林猛禽熊鷹,除了台灣黑熊和台灣野豬之外,其他動物恐怕都要怕牠三分,稱為森林王者當之無愧。驍勇善戰卻因飛羽的獨特三角斑紋,不但是排灣、魯凱族的神聖象徵,也成為獵捕的對象,學者推估熊鷹每年正以30隻的速度減少。
破解熊鷹、文化與生態保育的三角習題,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將於11月7日舉辦「熊鷹保育座談會」,研擬可行的保育對策,讓三角習題成為三位一體。
排灣、魯凱:熊鷹亦敵亦友
在排灣及魯凱族的古老傳說中,人死後變成百步蛇,再由百步蛇蛻變為熊鷹,熊鷹羽毛上以及百步蛇身的三角斑紋,也是部落重要的圖騰。熊鷹羽毛是權貴象徵,也是頭目、貴族以及勇士婚禮必備的聘禮。
傳統文化解構 危及熊鷹
但是隨著排灣、魯凱族傳統規範式微,曾幾何時,熊鷹竟成了獵捕對象,目的是為了市場需要。羽毛文化質變,導致羽毛商品化,象徵尊榮的熊鷹飾羽,只要有錢,都可以買羽毛配戴,甚至成了競奢的目標,熊鷹因此遭受莫大的獵捕壓力。
孫元勳研究團隊2004~2008年的調查顯示,一年約有30隻左右的熊鷹,因捕捉而從野外消失。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屏東一些地區已經看不到熊鷹了,僅剩台東還有一部分族群。這些熊鷹沒有被獵捕,熊鷹的族群數應能保持穩定。
孫元勳表示,部落文化應給予極度尊重,但也期盼部落能重建不犧牲熊鷹生命、只取羽毛的文化傳統,「這對熊鷹的保育是很重要的一環,也是我們要推動的方向。」
因此,藉由論壇成為溝通平台,就非法獵捕、羽毛販售、現有法規以及熊鷹生態資料不足之處進行討論,提出解決方案。論壇將對「現有法令對於熊鷹羽毛的取得和持有是否適用」、「傳統羽飾文化和熊鷹保育如何永續並存」兩個議題討論。
合法獵捕管道不通 尋思化暗為明
不過,就法令文字,並未細緻規範熊鷹只能活捉以及釋回;另外,依據法令合法申請捕捉熊鷹幾乎掛零,卻止不住野外族群節節敗退。
孫元勳即認為應探討合法捕捉的管道無法暢通的原因,因為申請合法捕捉,才有機會介入協助。
他建議,原住民族提出捕捉熊鷹的需求之後,可規範捕捉方式,例如活捉,以剪羽毛替代拔羽毛,並考慮換羽時間,可能長達一年,因此還需後送收容機制,等待羽毛長齊後再野放,以此形成循環。
合法申請後,也可由原住民委託如屏科大鳥類研究室這類有捕捉熊鷹經驗的學術團體,有把握活捉且不造成熊鷹受傷。
另外,如果救傷個體夠多、圈養的族群量夠大,撿拾由牠們自然脫落的羽毛也是可行的方法;最終回歸嚴加查緝非法獵捕。
這些由政府提供免費、安全的熊鷹羽飾,族人可以傳承、繼承下去,若羽毛損壞不勘使用,還可以舊羽換新羽。當熊鷹羽飾失去市場價格,或能保留熊鷹生機,三角習題成三位一體,共榮共享。
熊鷹保育始於文化保存
2003年,台灣猛禽會、鳥會以及原住民代表感受到熊鷹族群危機,求助保育組時任林務局保育組的劉瓊蓮(現為台東林管處副處長),並因此提出一項熊鷹3年研究保育計畫。
當年11月邀請孫元勳教導幾位獵人猛禽辨識,這些獵人要上山調查熊鷹分布並拆除捕捉熊鷹的獸夾,當時孫元勳即表達協助的意願;兩個月後,當獵人們只有一筆目擊記錄,孫元勳便加入研究計畫,成了孫元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日猛禽研究。
劉瓊蓮表示,3年計劃結束後,已有保育行動計畫,包括學習美國政府利用鳥類落羽提供印第安族群登記使用等,並計畫與屏科大合作興建鳥園,然而迫於經費、人力等因素停擺。
研究與保育行動並行呼應
台灣的原始森林能容納多少隻熊鷹?根據鳥研室的計算,以目前棲地來看,台灣容納不了1000隻。大型猛禽的數量,本來就不會太多,若以每年捕捉20~30隻的速度消失,影響是很大的。
孫元勳表示,全島熊鷹數量雖有初步推估,但還需進一步確認,另外,目前對於熊鷹族群的動態學,如出生、死亡率,以及如何建立頭目取得合法羽毛管道等,都是熊鷹研究保育不足之處。
2014熊鷹保育論壇報名資訊:(請點選海報)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