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日 星期五

恆春半島人文旅行三書 學習風土兼關懷土地

2016年1月1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承載著許多歷史記憶,卻在現代化的腳步中逐漸消失;我們想像不到,日治時期到終戰初期,這裡的海灣佈滿捕鯨船;當我們認知到全台的檳榔隨手可即,但恆春和滿州一帶早期卻需製作檳榔乾冬季備用。
這些深具特色的風土民俗,最近透過作家劉還月與墾管處合作,重新挖掘恆春半島的人文底蘊,並撰述成系列叢書。這套書於墾管處32周年慶同步發表,20場新書演講會也已展開,無論親自踏查半島風華或閱讀這套書,都能讓台灣民眾感受恆春半島百味。
恆春半島人文旅行三書。攝影:廖靜蕙
恆春半島人文旅行三書。攝影:廖靜蕙
「恆春半島人文旅行三書」是劉還月推動人文旅行最重要的實踐。1994年劉還月為了追尋馬卡道族的腳步,常有機會踏足恆春半島,了解半島上不但有多個民族交迭演替,更是大航海時代以來台灣發生過最多涉外事件的地方;2004年他開始推動人文旅行,發現不太有人真正了解或在乎什麼是「人文」。
「『人文』不該只是賣涼茶的口號,也不該是民宿業者的市招」劉還月說,人文是「人之道」,以人為本,是重視人的文化,透過人與人間的尊重、關心與愛護所建立的人文素養。而旅行則是一種學習,必須有清楚的系統與脈絡,讓旅人無論面對自然或者人文,都可以利用簡單且科學的系統,了解關連性。
每一段由人建構的歷史是最令人感動的元素,也能觸發旅人的關懷;可惜這些地理人文卻乏人關心、缺乏整理。也因此觸動了劉還月的心,得以製作這套書,並以當地人的觀點與經驗,記錄幾近消失的產業與生活。
他們邀請豬朥束社人採煮檳榔乾,請旭海部落婦女燒蚵灰,跟著白沙聚落老農上山採野生恆春山藥,請紅柴坑耆老教導如何在珊瑚礁岩上「掃鹽」,更為了製作「埔姜帚」,揭開「楓港炭」之謎。
《寫在珊瑚礁岩上的歷史》的主角是珊瑚礁岩。沒錯,恆春半島的故事,幾乎都與珊瑚礁岩有關。第一個故事就是美國商船探索者號失事,船員登上恆春半島,卻遭到殺害。
珊瑚礁岩是恆春半島和丘陵主要形塑者,高位珊瑚礁岩,臨海的崩崖、裂隙、峽谷等地質,形成半島上壯麗的景觀。居民也從礁岩上取得生計,如岩穴「掃鹽」,落山風也使得冬季作物遁入地下,以根莖作物為主,如洋蔥、山藥、土豆;或大風吹更增風味的作物,如黑豆、芝麻,這些物種可能出了恆春半島,就失去了風味。
這裡因為洋流強勁,日本時代以及戰後初期的捕鯨事業,也曾在這裡的海灣上演。貓鼻頭附近更有二處紀念死難於巴士海峽日本兵的寺廟與紀念公園。想知道這些歷史事件與地理環境的關聯,正是閱讀這本書的好理由!
大板埒捕鯨場。圖片來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大板埒捕鯨場。圖片來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恆春的古地名為「Longkiauw」,「琅嶠」是其中一個寫法。台灣唯一保有四座城門與完整城牆之處,就在恆春。清同治年代,琅橋地區視為「山徑陡絕,生番巢窟」的化外之地,但所謂的「禁地」,早於荷蘭時期就有外國人借道來掏金,後來又有知本社、阿美族、馬卡道族以及漢人來來往往,或就此定居下來,是個族群大融合之地,《琅嶠十八社與斯卡羅族》就是一本寫族群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的風土書。
產業最能反應的就是不同地方的風土與環境,恆春半島上一些特殊的產業,反映了族群文化及地理環境。落山風所及的恆春及滿州,必須製作檳榔乾在冬季應急,否則就沒有檳榔可用。恆春三寶的港口茶,滿州縱谷的黑豆和盤古拉草,都是因應落山風而產出的作物。
掃鹽人舀起鹵水上的鹽。圖片來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掃鹽人舀起鹵水上的鹽。圖片來源:墾丁國家
公園管理處
歷史只能是「時間」的歷史嗎?能不能將歷史對應到土地?《幾度風雲染牡丹?》即以牡丹社事件為本,揭開縣道199上眾多的歷史糾葛。
發生在東岸的八瑤灣,日本人卻選擇在琅橋灣登陸;不是攻擊誤殺宮古島漂民的高士佛社人,卻是跟事件一點關係也沒有的牡丹社。而沿著縣道199,到四重溪泡溫泉途中的統埔聚落,還留存著八瑤灣事件死難者之墓;而到東源部落水上草原沿途,就會經過牡丹社。這些謎題都能在本書中解答。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這套書主要是透過恆春半島上重要的涉外事件,建構多條不同的縱軸線;讀者不僅可透過歷史了解土地與人文的關連,更可以透過地質和地理的特性,並了解,地理是歷史重要的關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