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的海洋裡原為野生物棲地,卻全都視為漁業資源撈捕殆盡。近日陸續發生綠島龍王鯛、澎湖硨磲貝遭非法捕捉,引起台灣社會關注,立委更指出,殺死一隻龍王鯛所付出的生態環境代價高得不成比例,要求漁業署應重新檢討政策,確保海裡有魚。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30)針對漁業政策質詢,立委黃偉哲即要求林務局發揮保育預防性原則,不要只是事發感到痛心。曹啟鴻則以小琉球保育綠蠵龜為例,一有綠蠵龜受害,立即上傳週知,期待龍王鯛、珊瑚也能成為當地居民、民宿業者生財之道,但必須有在地團體陪伴。
近海無魚 多層刺網禁令失靈
![]() |
立委林淑芬不諱言,沿海3海浬捕不到魚,漁業署應有資源養護概念。攝影:廖靜蕙 |
漁業署將新北市貢寮區卯澳灣選定為我國第一座栽培漁業示範區,6月5日即將在此地舉辦「世界海洋日」活動及栽培漁業示範區啟動典禮。不過,立委林淑芬卻指出,卯澳灣天天都有人發現近海三浬內放置三層底刺網,大小通抓。
林淑芬質疑,雖然新北市2012年即公告禁止使用多層底刺網,仍有網友拍到三層刺網,卻無人執法,連海巡署都有破壞私人財產的顧忌,無法執法,農委會是否有能力管?
曹啟鴻表示,示範區一定要做好。小琉球拿掉三層網,保護漁業資源,帶動小琉球觀光,吸引恆春等周邊社區也效法;未來營造卯澳成功經驗,也是期待能帶動周邊地區改變。執法面他將親自視察,拜託警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