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莫拉克科學報告出爐 國科會提五建議強化預報能力

2010年3月2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莫拉克颱風期間納瑪夏鄉土石流況狀。圖片提供:晁瑞光國科會莫拉克風災科學小組前(24)日發表科學報告,針對明莫拉克颱風形成之成因與特性提出四點說明。國科會並指出,豪大雨雨量預報非常困難,短時間難有進展,但也提出五點意見以強化預報能力。
報告中指出,莫拉克颱風是個具備多種特性、十分獨特的颱風,首先,莫拉克颱風前後都是乾旱的其後,不利於大範圍對流發展;其次,長延時的持續性降雨,莫拉克颱風影響期間(8月6-10日)5天累積總降雨量最高紀錄發生於嘉義縣阿里山站,高達3059.5毫米較其他颱風大且分布範圍廣。第三,接近台灣後,環境駛流變弱,移動速度緩慢,影響時間變長。第四,颱風中心雖然移經台灣北部,主要降雨卻發生在台灣南部,形成不對稱的颱風結構。而西南季風與颱風的共伴結構,形成三颱(柯尼、莫拉克、艾陶)共存的現象,不斷累積中尺度強降雨帶。
報告也指出,豪大雨雨量預報仍是現階段天氣預報作業難度最高的項目,而「資料缺乏」是影響颱風研究的障礙之一,難於短期間改善,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許晃雄認為民眾對於天災要有風險的概念。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丁宜強則表示未來將加強風險管理、防災能力提昇,從地方防災做起並強化資訊提供。
莫拉克雖為中颱卻帶來破紀錄的累積雨量與災害,對科學研究與天氣預報都是一個獨特且極具挑戰的極端天氣事件,突顯颱風科學與預報研發需積極面對「如何運用模式、衛星、雷達資料,提升颱風定量降水預報,以及颱風依據與量分級的可能性」。
該報告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大方向著手:
  1. 基礎觀測的強化與前瞻觀測能力的建立,如擴增Astra飛機海上大範圍太空觀測的經費與次數、增加遠洋浮標數量、硬體可靠度和資料即時回傳陸地能力等。
  2. 遙測資料加值分析能力的強化,如提升衛星為波觀測資料之時間解析。
  3. 改進既有的數值模式架構、強化颱風初始化過程的研發、成立颱風模擬平台與預報測試平台,並評估各數值模式的預報能力;資料同化系統與預報能力的精進。
  4. 發展「無接縫」的颱風/季風研究策略,不能單看單次的颱風,還要考慮前後的季風狀態。
  5. 不能排除氣候變遷對颱風的影響。
莫拉克颱風是否為人為全球暖化造成?該報告認為氣候變化影響的是天氣系統的統計特性,單一颱風的特性受到許多隨機因素的影響,通常無法判斷是否由特定氣候變化所造成。目前無法排除全球暖化的影響,也無法證實。 
至於政府有多大決心要解決問題,氣象局指出,莫拉克颱風之後,政府委託很多部門從不同專業及角度研究討論,而國科會是以學術研究,提供災防中心所需之資訊,作為平時之最佳研判。
對於報告中「預警時間」標示,顯示有些地方是低於8小時,而預警時間越長越能爭取撤離之準備。對此,丁宜強僅表示受限於不同地區以及日、夜,而有差異。氣象局代表也說,民眾應能依據經驗法則,在必要時做逃難的準備。在科學方法上,尚無法明確提供資訊。
許晃雄表示台灣氣象預報的水準和國際間沒有差很多,氣象預報須由統計的觀念來看,不能單看個案定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