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若傳言屬實,當地海岸沙質上國寶級的的藻礁和溼地,恐怕也不堪開發的擾動。歷經數千年所形成的藻礁,從野柳一直到桃園觀音一帶,綿延達10公里,學者認為是台灣少數能成為世界遺產保留下來的珍貴地景,呼籲政府應盡速劃設為地景公園。
「觀音不要煉油廠」自救會總幹事潘忠政解釋,觀塘工業區靠近海岸,本身即有一個觀塘港,觀塘港已打了混凝土地基,不知損毀多少藻礁,自救會質疑桃煉廠遷到此地,有可能填海造陸毀損藻礁,並將僅剩的藻礁隔離在民眾生活之外。因此,不但拒絕桃煉廠遷到此地,並要求觀塘工業區解編。
「大潭電廠蓋的港口,凸堤也將藻礁切割,2007年中油埋管更有如切入藻礁的心臟。」潘忠政表示,當地藻礁因為開發被切割得支離破碎。
消波防倒灌 藻礁獨特地景又具保安功能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說,藻礁和珊瑚礁一樣,提供底棲生物生存空間。在藻礁旁邊都能看到螃蟹、蝦、珊瑚礁等生物;但是珊瑚礁主要是由動物造礁,是骨幹所累積,所以速率較快;藻礁主要是植物造礁,每年一層一層慢慢長,累積速率很慢。此外,藻礁具有海浪消波的功能,提供生物緩衝的生存空間,是天然的海岸屏障。這也說明,何以當地海浪大,但有藻礁的地方,浪打到岸上時,明顯削弱。
藻礁除了提供了重要棲地,生物多樣性更不可估量,陳昭倫曾與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邱郁文計算一塊20-30公分的藻礁蘊含的生物,發現裡面蘊含好幾門生物。
此地是傳統漁業的魚場,漁民利用藻礁捕撈漁產,是傳統漁業之重要棲地。陳昭倫認為,西海岸工業開發都近海邊灘地,從國光石化的經驗,國家應清楚政策定位是要永續的傳統農漁業,或是持續工業開發。
此地之藻礁生態目前在台灣西岸獨一無二,陳昭倫說,從空中往下看到的藻礁所形成的獨特地景,恐怕只有澳洲才有,是台灣少數可以稱得上世界遺產的項目之一,政府應將此地劃設為地景公園保護下來。
挖管線偷跑毀藻礁 中油有前科
對此,中國石油公司表示,2007年埋設海管時,因海岸裸露而停止,並進行沿岸防護工程,避免海岸持續掏空,也請台大教授戴昌鳳進行藻礁調查。2008年1月完成防護並經查核後,並未對藻礁進行相關監測。至於盛傳於觀塘蓋新廠,中油媒體聯絡人表示這屬於經濟部權限,不宜回覆。
同樣也是觀音子弟的荒野總會監事廖惠慶說,2007年中油將當地難得的藻礁破壞殆盡,營建署一邊說要恢復自然海岸線,卻又任由海岸開發。
【參考資料】
- 特生中心藻礁簡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