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依據台灣猛禽會研究員林文宏的長期觀察,最能代表台灣原始森林之美的猛禽莫過於熊鷹與林鵰,又因生活習性,兩者正好分倨南北,幾乎可以「南熊鷹、北林鵰」來讚聲台灣。有別於生活在南部的熊鷹,因具備美麗的羽毛,成為獵人獵捕的對象而面臨崩解,生活在北部森林的林鵰,相對幸運多了。由林試所與台灣猛禽會合作的生態影片「山林魅影-林鵰」上映前夕,一起來了解林鵰的三兩事!
翼展輕 不怕陰冷氣候依據台灣猛禽會研究員林文宏的長期觀察,最能代表台灣原始森林之美的猛禽莫過於熊鷹與林鵰,又因生活習性,兩者正好分倨南北,幾乎可以「南熊鷹、北林鵰」來讚聲台灣。有別於生活在南部的熊鷹,因具備美麗的羽毛,成為獵人獵捕的對象而面臨崩解,生活在北部森林的林鵰,相對幸運多了。由林試所與台灣猛禽會合作的生態影片「山林魅影-林鵰」上映前夕,一起來了解林鵰的三兩事!
能在多雨陰溼的地方生活,沒有兩三把刷子是辦不到的。重的猛禽必須靠熱氣流推助,林鵰卻因翼展大、體重輕,只須一點風、氣流就可以飛上天。
林鵰飛行極具特色,具有多種變化,覓食時的緩慢優雅巡弋於林冠層低空,經常會穿梭於大樹之間的間隙,有如幻術,時而消失,時而閃現;或爬升至較高之處,直線滑翔,顯露出相當驚人的加速能力;還有獨家壯觀的波浪狀展示飛行,有時可連續起伏逾百下。
家庭計畫模範生
林鵰只要育雛,就不會棄巢,根據林文宏觀察,林鵰2年只生一窩,而且一窩只有1顆蛋。因為林鵰照顧幼鳥的時間很長,幼鳥雖然大約3個月就會離巢,卻仍須爸媽供食,幼鳥甚至需要長達一年的陪伴才能獨立生活。
連菜單也在地化
林文宏解釋,林鵰有別其他猛禽的廣食性,只吃特定的菜單,對小林鵰而言技術太高,必須假以時日訓練。至於林鵰家庭有哪些菜色呢?
推估一對林鵰加上一隻小鵰,育雛期間約100天,大約吃掉300隻小動物,在森林生態系中相當能抑制鼠類族群的繁衍。
研究林鵰的過程也讓林文宏發現一些特別的事情,林鵰特別愛吃小鼯鼠,小鼯鼠被列為保育類動物,研究人員很難找到其蹤跡,卻常出現在林鵰的菜單中。林文宏認為,小鼯鼠可能不像認知的那麼少。
天敵不少 最怕獼猴
※參閱〈18年 「林來瘋」 林鵰情緣全紀錄登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