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林鵰1822年第一次被記錄,日治時期日本人以「風野鷲」稱呼這群只住在台灣森林的猛禽,因為牠們看起來是似鳶的鵰;漢人則稱之為林鵰,意思為森林之鵰。這群神秘的猛禽,神隱在台灣森林內,族群數稀少,難以察覺,若不是有一群人長期守候,林鵰神秘的生活無從揭露。
這部生態紀錄片的主角,除了林鵰,還有一位默默守候林鵰多年的猛禽會研究專員林文宏。透過口述,完整介紹林鵰的一生。林鵰可說是台灣原始森林的代言者,有林鵰盤旋的森林,代表此地生態系豐富完整,片中美麗茂密的原始森林展現了福山植物園長期的保育成績,讓不少觀眾豎起大拇指肯定。
林文宏說,林鵰喜歡選擇又高又直的大樹上的蕨類築巢,「101或許有一天可以拆掉再蓋202,但原始森林的每一棵樹都是無可替代的。」
自詡為說故事的人,此片編劇范欽慧說,因為林文宏,開始說起猛禽的故事。從東方蜂鷹到林鵰,都被精彩的影像所折服,他直誇製作團隊表示優異,同時也誇讚片中研究團隊所展示的人生觀以及意志力,雖然每個人都和林鵰爸爸一樣得養家活口,卻願意花費心力記錄台灣山林。
觀眾十分關心林鵰的族群分布、數量、食物以及天敵,以及能不能有效保育。林文宏表示,目前未針對林鵰進行族群分布以及數量的研究,但推估全台不會超過1000隻林鵰,族群數稀少;他也從分析林鵰的食繭得知林鵰能有效的抑制森林中的小型哺乳動物,如飛鼠、刺鼠以及松鼠,光是育雛期間,林鵰一家三口就需要300隻松鼠,比在林間投毒老鼠藥來有天然有效。
對於林鵰保育,前林試所所長金恆鑣表示,應加強林鵰的調查研究。劉小如表示,尚未有人類足跡遍及之前,原始森林多,林鵰的數量也一定比較多;但現在已回不去以前,至少台灣可以維持「令全世界稱羨的原始森林」,這也是保育林鵰的不二法門。
※ 精彩預告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