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水稻田棲地棒不棒? 靠長腳蛛、橙瓢蟲蓋章認證

2015年4月2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綠保標章推行5年來,已有上百位農友,願意在生產之際,兼顧生物多樣性、保育了33種珍貴動物。最近,慈心基金會與花蓮農改場攜手,進一步以棲地保育為目標,首發水稻田棲地認證,以長腳蛛、橙瓢蟲為「指標物種」,只要數量夠多,就代表生物多樣性豐富,便可申請獲得綠保標章認證。
水田生態好,澄瓢蟲也來拜訪!

從物種到棲地保育 守護更綿密

包括稻田、蓮花田、茭白筍田、菱角田、芋頭田等水田,是台灣面積最大的人工濕地與水域生態環境,這些水田除了生產糧食、餵養大地,還能涵養水資源、蓄洪淨水、庇護水鳥繁殖覓食、調節微氣候以及農村良好居住環境與景觀等多項功能,好處說不完。依據日本調查,水田生態維繫500多種野生物生計及棲息之地,學者認為,台灣水田生態系應更為豐富。
過去幾年,綠保標章著重在物種保育,如今更進一步納入水田生態價值,並根據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范美玲的研究論文,以長腳蛛、橙瓢蟲為監測物種,種類、數量越多,代表生物多樣性越豐富,今年4月已有7位花蓮農友以6.6公頃水田,率先申請水田棲地綠保標章驗證申請。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綠色保育標章」是以有機農業標準為基礎,且更正視農業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強調合理的生產模式,避免動物因農業行為受害,促成農田環境與資源永續利用。5年來,陸續已有145戶加入,物種數為33種,總面積達199.5公頃。
現在,慈心基金會結合了花蓮農改場「水稻田生態多樣性調查研究」成果,發展「指標物種」作為監測標的,以水稻田為例,農民透過掃網,數算長腳蛛、橙瓢蟲的數量變化,就可得知農田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度;對環境敏感的橙瓢蟲以及長腳蛛,於是成為水稻田綠保標章的代表,要認證水稻田棲地綠保標章,先讓牠們蓋章保證!

水稻田監測尖兵出列 筊白筍靠水黽

水稻田田埂多樣性植被,營造天敵昆蟲棲地,增加指標物種,更兼具美化景觀的功效。(圖片來源:花蓮農改場提供)2012年開始,花蓮農改場副場長范美玲著手調查有機農法操作對農田生態的影響,發現有機水稻田可提供各種天敵昆蟲舒適的家,尤以長腳蛛及橙瓢蟲等對農藥敏感的天敵物種,最具有代表性,而且易於觀察了解田區的生態指標。
另外,保留水稻田田埂多樣性植被,營造天敵昆蟲棲地,不但能增加指標物種,更兼具美化田間景觀的功效,正是「綠色保育標章」的精神。
范美玲表示,原來期待以「生物多樣性標章」提升有機農業的產值,經評估,與綠色保育標章目標一致,因此融合兩者;讓農民在生產之餘不忘維護環境的心意,透過綠保標章看得見。
水稻幼穗分化期到結穗期之間,有機及慣行農法生物多樣性的差異最顯著,這段期間,在農民使用各項資材之前,可以先掃網,從植株根部往上掃,紀錄生物的種類與數量,並於資材使用過後1周,再掃網了解變化狀況,只要掃網方式、次數、頻率固定,就可以自我比較。
澄瓢蟲和長腳蜘蛛,無論是西部或東部,都是水稻田常見物種,只要數算這兩者數量,維持在基礎數量80%以內,就代表維持了生物多樣性。農民可以提出數據向慈心申請這項認證,花蓮場會提供技術支援。
水黽可望成為筊白筍指標物種。(攝影:李璟泓)花蓮農改場也針對筊白筍水田進行1年多調查,研究人員表示,在潔淨水源、有機的筊白筍田裡才看得到水黽,有望脫穎而出成為指標性物種。另外,蔬菜、苦茶農田生態系,也有相關調查。
范美玲說,水田棲地的營造需要農民協助,他們為了維繫水稻田多元生態功能,寧可犧牲更多工時、減少產量,這些心意需與消費者溝通獲得支持。未來花蓮農改場也將帶著7位農民到台北「田裡有腳印市集」,與消費者面對面溝通,分享生產過程甘苦。

區域侷限分布、民族紀念物種 歡迎報到

蘇慕容指出,綠保標章也增設「稀有物種」﹅「紀念性物種」兩項認證,讓綠保標章精神推展更寬廣多元。
綠保標章對於「稀有物種」以及「紀念性物種」的解釋分別為族群分布區域局限、數量稀少,尚未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稀有物種,以及於種族發展歷史文化中,具象徵性或代表性之紀念性物種,兩者都須經過公正專業者審查後,認為有必要列為生產過程需特別保護之物種。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