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為溼地仗言終不悔--劉克襄專訪
2011年1月3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無以倫比的溼地
溼地不像森林,不容易看得到。森林減少或消失,人們可以馬上透過視覺看得到,但是溼地不能。溼地通常都位於偏遠處,人煙罕至,嵌鑲在地面上,不易察覺。它的重要性以及豐富的生產力,長期被忽視,因此人類察覺不到它的消失。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以土地為師 青年學子反石化擴張 爭世代正義
2011年1月2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立委田秋堇不只一次表示,為這群學生所感動,反國光石化,是世代正義的議題,從幼稚園到大學生都沒有缺席,要讓執政者知道台灣要永續發展。農村陣線聯盟發言人蔡培慧表示,這次學生運動的特色是訴求一個符合世代正義的生存權,關乎國家未來發展方向,是根連於土地,回歸基層的運動。
有別於野百合世代以政治為軸線的抗爭,有明顯反對的權威人物;反國光石化則回歸土地,抗爭的對象不是藍綠政權,而是對整個世代的控訴,要求世代正義。
蔡培慧說,這次的行動,學生自發性組織,並將自己學習專長結合到運動本身。因此有學法律的學生組成的法農小組,學藝術的學生組成的美農小組。學多媒體的學生,以影像立即轉播的方式,將環評會場的畫面傳達給環保署前靜坐的群眾。
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工作小組成員周秀樺,是道道地地的彰化子弟,從小順著升學之路,扶搖而上,直到就讀清華大學,遇到了大埔徵地事件,才開始想了解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土地到底發生了甚麼事。而國光石化要蓋在彰化,卻鮮少聽到在地聲音,這也讓周秀樺想一探究竟,他想知道當在地經濟的現況,是誰在養活台灣人民。
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中科提報中興新村文化資產調查 南投縣府:爭議過大暫擱置
2011年1月27日南投訊,廖靜蕙報導
中科管理局局長楊文科5天前對媒體放話,表示中科五期全案只欠「東風」,意即南投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以及環保署環評,就可立即動工。因此昨日的會議,楊文科全程參與;多次表達支持開發的南投縣政府也嚴陣以待,由縣長親自主持。然而,如此重要、大規模牽涉到台灣重要文化資產保存的審議會,南投縣政府也行文告知,文建會卻缺席。
這一天的行程還有9個案子待審,主席雖然將原排定最後一案的中興新村文化資產審議提到第一案,但在委員砲聲隆隆中,當下裁決另案審議,只通過所提報的11項建物為歷史建築。
審國光主席態度偏頗 學子不服再動員
2011年1月27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今(27)日上午,環保署召開國光石化環境影響評估第4次專案小組會議,因主席蔣本基宣布將是國光石化最後一次專家會議,並將給國光石化開發單位較多時間說明,引發署前靜坐抗議學生與王功、芳苑鄉親強烈不滿,他們認為蔣本基身為主席態度偏頗,已未審先判,擔心此次將通過國光石化審查。
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也對於環保署事前公布在網站上的會議資料,與今日會議中所報告者完全不同,會議現場提供的資料數量不足,內容編排混亂,資訊混淆;並對已登記發言的芳苑許小姐百般刁難、阻擋入場等嚴正抗議。
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表示,國光石化的開發即使縮小規模,仍將破壞台灣最大的國際級濕地,嚴重損害我國糧食安全,並造成中部沿海漁民大規模失業;在所有反對學者提出的問題都未得到解決、社會尚未充分討論下,環保署卻漠視事實。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要求環保署尊重程序正義,勿視全國民意為無物,並呼籲學子投入現場的靜坐活動。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小米種原回歸阿禮部落 長老祝禱祈豐收
2011年1月26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居住在永久屋的耆老,平日參加社區的日托班,這一天也聚集在一起,迎接這批失落已久的種原。幾位魯凱耆老更是百感交集,小時候看過、久已經失傳的小米,再度回到自己的手上,內心激動之餘,也充滿盼望,興奮的心情透過歌聲傳到天際,他們以魯凱語唱歌,在歌聲中祝福小米,他們吟詠著,
「回憶以前在阿禮部落充滿著小米/卻逐漸消失/現在小米種原回家了/要帶它回山上/感謝神長期保守/雖然經過八八水災/但仍持續照顧族人/求神也眷顧小米種原/在自己的家鄉茁壯豐收」
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搬運船禍及遠洋鮪 綠色和平槓上隆運號
2011年1月25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綠色和平於旗艦彩虹勇士號在台灣展開《東亞之旅:牽手護海洋》期間,23日向停靠於高雄港一艘名為「隆運號」的非法冷凍運搬船投射影像及標語,揭露其非法運作歷史。
綠色和平表示,「隆運號」在2004年曾因從事有組織大規模的非法漁業行為而被日本逮捕,在國際運輸工人聯盟(International Transport Workers' Federation, ITF) 中曾有剝削漁工的紀錄,漁工兩年的薪資約僅200美金的紀錄。
此類冷凍搬運船支持台灣龐大遠洋鮪延繩釣船隊,嚴重剝削已被過度利用的漁業資源。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高于棻說,23日已將隆運號資料交給漁業署,但漁業署未有任何公開的回應。綠色和平組織表示,隆運號事件是龐大遠洋船隊管理問題冰山一角。漁業署雖有權宜船管理條例,卻無法管理權宜漁船。
管理條例自2008年12月生效至今,在漁業署提交給立委名單中,僅108艘漁船登記,綠色和平經過調查比對則找出至少384艘權宜船;而「隆運號」並未登記在目前漁業署所公開的權宜漁船註冊名單中,顯見雖然漁業署有管理機制,但卻無法落實。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縮小規模仍是毒 台灣要無污染環境
2011年1月21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國光石化以縮小規模為環評解套,環保署也預定於27日召開國光石化環評會議,然而國光石化對於外界提出的諸多疑點,仍不願意公開討論、辯論,政府部門也坐視默認,暴露了台灣長期在環評審議過程中民主參與的短缺。台大人權暨法理學研究中心主任顏厥安即表示,國光石化凸顯台灣民主危機。另外,環團也公布有2600多位彰化學子反對國光石化,希望政府給下一代沒有污染的環境。
昨(20)日學術界人士再度召開記者會反國光石化開發,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說,如果開發只為自己的好處,沒有考慮到整個環境的話,國光石化的設立將是台灣最大的環境危害之一;而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范雲也砲轟國光石化改名為「國恥石化」較切實。
顏厥安說,「民主不是投完票就算了,更應強調的是審議式民主,讓利害關係人充分參與及討論。」不管民間有多少反對聲音,有多少知識份子對開發政策提出警訊,卻還是無法阻止少數人一意孤行。因此,顏厥安強調「反對國光石化不只是支持環保的力量,更是支持民主的力量」。
美麗灣飯店海灘廢棄物 環署限期一個月清除
2011年1月2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環保署據此於昨(20)日召開「研商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營建廢棄物限時清除處理案」會議,由廢棄物管理處處長吳天基主持,會中邀請營建剩餘土石方及營建剩餘土石方再利用方案主管機關營建署參加。現場看過部落族人提供的相片之後,廢管處與營建署的人都認為這不是所謂的營建剩餘土石方,而是廢棄物,要求開發單位過完年後1個月內移除。
沙灘上的廢棄物 雙方各執一詞
杉原海岸,阿美族人的fudafudak(美麗的沙灘),也是阿美族人的傳統領域,因台東縣政府美麗灣BOT案,而將之隔離於族人生活經驗之外。2007年台東環盟首度發現美麗灣海灘上有廢棄物,除多次向台東縣政府舉報,當地居民也開始展開長期監測工作。
這些廢棄物中,除了大型可見的土石廢棄物,還包含大量夾雜著小石塊的泥土,這些土石佈滿沙灘,造成生態隱憂。居民表示,每逢雨後在沙灘上便刷出一條條溝痕,較輕的泥沙隨著雨水留入杉原灣 ,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持續不斷污染海洋及珊瑚礁。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農田水圳「控固力」 每年300公里!
水泥化嚴重:工程由農委會買單 卻逃避民眾監督
2011年1月1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根據資料,這些翻新、整修工程由全台15個水利會承包,每公里約200萬元;除了桃園、台中以及高雄,使用的經費皆由農委會買單。然而水利會雖接受政府補助,卻以其法人身分逃避民間監督。
此外,近日發生鄰近屏東縣五溝歷史聚落的水圳工程,並未得到所有地主同意,未簽同意書的地主,飽受承辦人埋怨與施壓;而發包的程序,更以非社區營造為由,不需舉辦說明會,只要在施工前邀地主來說明即可。這讓當地環保人士憂心民間參與、資訊公開的機制蕩然,且五溝歷史聚落於2008年被指定為全省第一處的歷史聚落,水圳工程勢將破壞其文化、自然生態與歷史脈絡。
沒石化業連牙膏都做不出來?學者批經濟部誤導民眾
2011年1月2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學者:經濟部誇大GDP 低估碳排放
經濟部為國光石化護航,曾於去(2010)年9月在各大報砸300萬人民納稅錢刊登廣告,表示沒有石化業,就不會有牙刷、雨傘、輪胎等產品,經濟部部長甚至說,石化產業是年產值1兆3千億的高收入產業,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25%,是撐起台灣經濟的支柱。對此,王塗發剖析、批評說,依照主計處最新一份「產業關聯表」,石化業的GDP只佔產值的11.46%,由此顯示產值大於GDP,GDP和產值是不同的意思。經濟部不但把國光石化的產值擴大為整個石化業,並且又把這個產值和遠小於產值的GDP相比,而得出25%的結論,根本是刻意編製錯誤的數據來欺騙、誤導人民。
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202選址錯誤? 國家生技園區環評補件再審
2011年1月1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即使之前民間團體建議中研院此案環評不應外包,由中研院生態小組自己來,但中研院仍外包給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OURs(都市改革組織)專員施媖之即抨擊本案環境衝擊評估不該假手外人,中研院有生態小組,應親自掌理環評,他要求說明中研院及規劃公司之合作關係。此外,施媖之也建議應廣邀民間團體及社區個人參與環評過程,讓更多市民了解本案,開發單位應主動爭取大眾的支持。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東北角只准財團開發 居民痛批「束」民經濟
2011年1月12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凱達格蘭族後裔、台灣原住民文化聯盟林勝義痛批,已有在地社區發展有機農法,建構出有機家園,但由於土地編定為公園,飽受徵地威脅之苦。
內政部提出的「變更東北角海岸(含大溪海岸及頭城濱海)風景特定區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影響範圍包含新北市瑞芳區、貢寮區以及宜蘭縣頭城鄉,其中以貢寮區影響居民人數、面積最大。此次計畫僅開放新北市貢寮區4筆、宜蘭縣頭城鎮1筆財團的土地變更案。對於居民幾年來提出的100多件屋舍變更陳情案,完全未通過,讓貢寮人忍無可忍,痛批為財團量身訂做。
核四越搞越貴 狀況頻仍商轉延宕 環團籲停工
2011年1月12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陳錦桐攝影

經濟部長施顏祥6日在立院正式對外宣布運轉無法如期,陳貴明表示,核四延後運轉時間最快在明年10月或年底,也有可能得等到2013年底才能運轉。
行政院於2009年核定核四1號機於今年12月15日運轉,2號機將於2011年底運轉,投資總額從1676億元,追加1千多億元預算至2737億元,現因延遲運轉1年,而再追加100億元,並且每多延一個月,就要多增加4到6億元。為此,環團譏諷核四為:「世界上最貴的核電廠」,要求立委阻擋追加預算。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海外闊別34年 小米種原回家了!
2011年1月1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促成此次小米種原回家的郭華仁說,指導的原住民研究生(巴清雄)研究主題為原住民的小米,印象中,因地緣關係進行小米品種改良的台東區農改場曾向美國要過小米種原。基於這個印象,而連上美國國家種原庫查詢,因而獲知庫存有96種小米種原,這些種原是由1977年到台灣研究的學者所採集,郭華仁因此去函索取。
巴清雄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即走訪各部落詢問種植的意願,原住民部落得知此消息雀躍不已,這批種子將由巴清雄親自送到各個部落,隨著小米播種季節的來臨,不久的將來,這些小米種原或能重現在原住民部落。
【中科五期】中興新村變身 文化資產審議未決環委表不可
2011年1月1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是馬政府「愛台12大建設」之政策,打算將中興新村改頭換面成為「高等研究園區」(中科五期),並標榜以文化創意及高等研究為開發主軸。歷經2次審查,都因計畫空洞、文化資產審議未決而未過關。10日第三次會議,來自南投的民代與鄉親將現場擠滿,南投縣長李朝卿親自督軍,表達開發決心。面對如此大陣仗,環委仍不為所動,做成補件再審的決議。
會議中,李朝卿與立法委員林明溱、縣議員宋懷琳都一致表示希望能盡速通過本案,而與會的里長、民眾多為南內轆地主,他們的土地雖原編定為機關用地,但省政府50年未徵收,2010年5月南投縣政府表示為了配合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發展需要,規劃在年底前徵收內轆等約24公頃用地,至今仍未徵收;林明溱表示,立法院要求環評未過前不可徵收土地,在此認知下,與會地主多次情緒激動,當持反對意見的民眾發言時,以鼓掌、叫囂表達感受,並要求環評能速審通過。
也有幾位持反對意見的學者專家發言,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李謁政即表示,南投縣政府已進行文化資產審議,因此應認定這些文化資產為暫定古蹟。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廖本全表示,開發目的以及引進的產業別至今仍不清楚,也無法交代;質疑科學園區負債上千億,應先就財務規劃提出評估,再考慮開發之適妥性。他也提到《地質法》已通過,當地地質有十種以上符合敏感地區。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苗栗再推中平工業區 不符正義遭環評大會退件
2011年1月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位於銅鑼鄉中平村的中平工業區,3/4為公有地,但仍需徵收7公頃農地,因未與農民好好溝通,引起農民強力反抗,並北上親赴環評大會關切。
中平工業區為苗栗縣政府主導之開發案,經去(2010)年9月16日環評會專案小組審查有條件通過,7日送入環評大會審查。中平村農民連夜得知此事,到場表達心聲,首先即批環保署未通知農民與會,忽視公民參與的權利;其次,環團對苗栗縣內尚有高達千頃的閒置工業區不用,卻又要變更特定農業區表示反對。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財團圈地又一樁? 原民建設條例遭批土地再沉淪
2011年1月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林子凌痛批《原住民族地區建設條例》是《離島建設條例原》修法惡例的原住民版本,將崩解原住民保留地。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中興新村歷史空間世界級 學者籲保存
2011年1月4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二戰後各國紛紛發展新城鎮的都市計劃,例如1956年巴西遷都巴西里亞的都市計劃,不到30年間即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在台灣的中興新村也具備最完整的歷史現場,可躍上世界舞台與其他國家的重要文化遺產較量。而此珍貴的歷史空間,國科會為了實現總統馬英九「愛台十二建設」,硬要置入高等研究園區,又稱中科五期。
為此,國內重要的都市計畫、文化資產學者,今(4)日記者會上呼籲政府重視中興新村的歷史意義及價值,並將這項成就視為重要政績。
根據李謁政的調查結論,中興新村是1956年省府以花園城市的概念而生的新市鎮,同時也是最早完成污水、雨水分流的上下水道系統,並仿英國新市鎮的開發模式,用「鄰里單位」的區域設計、低密度開發,且達到區域自足的功能,需要大面積保存的歷史現場。如省政府大樓的獨棟建築,即應列為古蹟或歷史建築;宿舍區則應維持原來密度,限制人口以及建築容積,而整個鄰里單位則以「聚落」方式整個保存下來,以集合不同類別的文化資產的多元指定方式進行保存。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離島條例修法 澎湖人憂「圖利財團、賤賣國土」
2011年1月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甫於近日才得國外知名雜誌寂寞行星(Lonely Planet)評選為2011年「非去不可」的地方,名列全球十大神祕島嶼之一的澎湖群島,寂寞行星除了盛讚景色優美、有懷舊風情,保留台灣傳統文化,更是綠蠵龜的繁殖地,文化及生態都具多樣性特色。澎湖反賭聯盟表示,如此美麗的島嶼,即將因《離島建設條例》第8條修法而面臨威脅。
建國百年慶祝啥?土地傷痛一樁樁 泰雅射出第一箭
2011年1月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在總統府熱鬧舉辦元旦升旗典禮之際,泰雅勇士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效法神話中的祖先射日,控訴外來統治者(日本殖民政府與國民政府)侵害原民土地與權利,現場展示百年來土地被侵佔的100件案例,除前述案例外,尚包括蘭嶼達悟族反對核廢惡靈,石門水庫、德基水庫破遷原住民、亞泥、和平水泥開發侵害太魯閣族土地、退輔會興建高山農園與林場與原民爭地,尖石鄉興建焚化爐、台東都蘭山開礦等陳年老案。
另外,設置國家公園與原住民傳統領域的衝突,管制野生動物狩獵活動與原民傳統文化保留的爭議,國土復育計畫與高山原住民權利的扞格,也列入百年內侵害原住民土地的大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