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藏種於農:農民保種,永續的農業之路
2011年12月2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藏種,一個塵封的技術。
一位關心台灣農民、對種子自主權擁抱熱情與理想的學者,啟發了一批實幹的農學者,結合了願意長久陪伴的企業,啟動了一個計畫、無數個行動,重新寫下台灣農民藏種育種的故事。
農民保種 意義非凡
隨著基改作物大量耕作,全球種苗逐漸集中於5大種苗商身上,台灣雖然仍禁止耕作基改作物,但並不禁止進口基改作物;在基改種苗商眼中,台灣是一塊尚待開發之地,跨國種子大廠蠢蠢欲動,孟山都子公司甚至已經來台設辦事處;再加上政府對植物專利權欲鬆綁,都讓郭華仁警覺到農民再不掌握種子自主權,恐怕沒辦法對抗基改作物,無法種出多樣、豐盛的糧食來,而民眾也在不知不覺中吃進基改作物,缺少選擇餘地。
早在2005年的時候,從事自然農法的黎旭瀛、陳惠雯夫婦就告訴郭華仁,關於秀明農法提倡留種自播的工作。2006年綠色陣線協會也邀請了澳洲的保種專家來台演講,與郭華仁主持的台大種子研究室交流,將國外的做法引進到台灣。大地旅人又在2010年初舉辦種子保存工作坊。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國家公園之美帶著走 行動解說員上路
2011年12月2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走在金包里大路,在人煙荒蔓之餘,芒草落日交織的景色,美麗的令人心動,這條古道默默訴說的故事以及歷史典故,豈容錯過。現在,透過行動解說員,在腳步之間體會金包里大路那些前人的心情,還原歷史現場。
台灣國家公園之美透過解說讓民眾更深入了解這片土地,更增添情感。這些被保存下來的景觀與一草一木,有著前人的智慧以及叮囑。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組長劉培東表示,除了傳統到各管理處事先申請解說服務,民眾現在也可到台灣國家公園Youtube影音頻道事先下載、觀賞欲走訪的景點,事先做好功課,讓旅途更豐富。
核四之計安全無解 環團不信任籲停工檢討
2011年12月20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核四耗費2000多億公帑,興建十餘年,事故不斷,而台電至今仍宣稱「已逐項處理解決」、核四工程已步入正軌。
對於現已公布之「核四之計辦理說明書」,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崔愫欣表示,只有概念性的改善,台電並未列出迄今設計、設備、施工及試運轉測試所有問題,更未提整體結構問題,認為核四安全解決方案缺乏國家安全標準、工程品質無法保證,且監督管理失靈,無法保證安全商轉。他們也針對解決方案提出不信任聲明,要求政府重視核四問題。
環團認為原能會監督兼護航的角色掩蓋了核四問題的嚴重性,原能會主委蔡春鴻想要確保核四續建,壓下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中的懇切建言,13名委員中,已有2位專家學者辭職。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因應氣候變遷 農試所推21種原生蔬菜
作者:廖靜蕙
根據亞洲蔬菜中心統計,全世界已知約有3萬多種植物,其中有3000多種被人類運用。在這麼多可供利用的植物中,找出全球變遷下使命必達的小兵,讓台灣在此次APEC大會大放異彩。
氣候變遷 糧食安全靠原生蔬菜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與西螺鎮農會委託農友於田間種植原生蔬菜,11月29日舉辦觀摩會,現場由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代表介紹原生蔬菜特性與營養,稍晚也於西螺鎮農會設宴試吃馬齒莧、青葙、赤道櫻草與角菜等原生蔬菜所烹調出來的美味。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觀音海岸千年藻礁 學者倡設地質公園
2011年12月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若傳言屬實,當地海岸沙質上國寶級的的藻礁和溼地,恐怕也不堪開發的擾動。歷經數千年所形成的藻礁,從野柳一直到桃園觀音一帶,綿延達10公里,學者認為是台灣少數能成為世界遺產保留下來的珍貴地景,呼籲政府應盡速劃設為地景公園。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透明恐懼來襲 達悟人淚批台電隱瞞輻射外洩
2011年12月1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10月26日海洋大學舉辦的一場國際研討會中,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扈治安在發表論文時揭露,今年偵測到蘭嶼核廢料貯存場外圍有人工核種鈷60劑量為6.5 貝克/公斤(Bq/kg),銫137為32.9 Bq/kg,而原能會管制標準為鈷60為110 Bq/kg,銫137為20.9 Bq/kg。對此,台電公司只在發新聞稿表示「對於環境安全影響甚微」,卻不願把偵測資料的細節完整公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