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龍鑾潭擬實施生態補償 兼顧稻農收益與候鳥生命

2013年6月17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到墾丁賞鳥,龍鑾潭自然中心不容錯過。此處為冬候鳥過境台灣最南的據點,種類數量繁多,尤以雁鴨聞名。然而雁鴨度冬時期剛好碰上當地農民插秧期,喜愛吃穀粒的雁鴨,會吃掉秧苗,造成農民損失。為此,墾管處發展了一項長期監測計畫,擬提生態補償兼顧生態、生產以及生活。
花嘴鴨。(攝影:張珮文)
根據最近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發表第一年監測結果顯示,造成插秧期農損以花嘴鴨以及小水鴨為主。學者建議,能讓保育雁鴨的成果呈現在水稻價格上,並能增加休耕期水鳥棲息環境,開展農村保育面貌。
由墾管處舉辦的2012年委託研究計畫成果發表,上週五(14日)在龍鑾潭自然中心舉辦,除了學術研究成果,墾管處也趁此機會結合龍水社區,發想農村再生願景。
龍鑾潭豐沛的水量造就當地溼地生態以及水稻田生產,位於龍鑾潭旁的龍水里,居民以務農維生,是園區內難得的農村。近幾年在里長張清彬堅持下積極推廣有機栽植稻米,目前已有11公頃獲得有機認證。
墾管處去(2012)年進一步在當地選一適合辦農事體驗農地,向地主承租,進行活動以及雁鴨棲地補償試驗。契作期間完全不能施用任何的農藥、殺草劑和化學肥料,只週期性適量施用有機肥;對於雁鴨危害,則不做任何防治措施,包括不驅趕鴨子。
小水鴨也是插秧期的常客。(攝影:張珮文)每年10月至隔年5月,許多候鳥如鷸、鴴、雁鴨等由寒冷的西伯利亞、中國及日本等地從南遷移,部份留此過冬,也使當地更富觀光價值。只是,這時期剛好接近恆春地區一年一度的水稻插秧期,愛吃秧苗的野鴨,讓農民很頭痛。有機農民不使用農藥,野鴨又都選晚上出擊,因此農民常需半夜放鞭炮趕鳥,現場農民指出,每逢插秧期,備感精神壓力。為此,墾管處也投入生態補償的相關研究。
由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副教授陳炤杰研究團隊所進行的雁鴨監測已完成一年的調查。研究團隊以雁鴨腳印以及秧苗破壞數,作為危害評估指標。陳炤杰指出,會到田裡吃秧苗的,目前發現以花嘴鴨居多,其次為小水鴨。
研究團隊也記錄每塊水田的播種日期以及用藥方式,從18公頃水田,分為慣行、有機以及契作(類似有機轉型期)3種不同的耕作方式,慣行農田鴨腳印數及秧苗危害程度最低;契作區以及有機區鴨腳印以及秧苗危害除度明顯增加。此外,慣行農田主要以好年冬防治雁鴨危害,從監測結果可見農田邊被毒死的雁鴨。
龍鑾潭度冬的候鳥。(圖片來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經過雁鴨光臨後,有機區幾乎每一塊水田都必須補植;契作區一半、慣行農田約26%農田需補植。危害的情況又以插秧後1個月內最顯著,第5周後損失就減少了。
除了插秧期有雁鴨來搶食,水稻耕種過程,也不斷有食客來訪。研究團隊調查來水稻田用餐的鳥種包括麻雀、紅鳩、斑文鳥、珠頸斑鳩、金背鳩和野鴿等,尤以麻雀來訪次數居多。
陳炤杰強調,每一年鳥類行為變化劇烈,第一年的調查的數據未必具有代表性,僅供參考。他初步建議或能錯開冬候鳥度冬時間,或所有農田同一時間插秧,或能避免或降低農損,與野鴨共存發展出鴨間稻。「有機水稻要能保護雁鴨才有附加價值」。
另外,恆春地區的稻作是一年一作,休耕期長達半年,也是候鳥南遷度冬期。陳炤杰認為,社區可思考如何營造休耕期的農田,吸引候鳥前來,讓候鳥成為社區的另一項賣點,吸引愛鳥人士踏足,增加農田價值。
而龍鑾潭鳥類物種有紀錄以來,高達274種,多數為候鳥。陳炤杰說,每到冬候鳥季,大家只知道來墾丁看灰面鷲單一鳥種,其實龍鑾潭冬候鳥物種數在全國數一數二,很適合賞鳥的地方。他建議墾管處發展上午賞鷹,以量取勝;下午到龍鑾潭賞鳥,以種類取勝。
現場不少學者也指出,減少鳥害的另一重點就是保育龍鑾潭,龍鑾潭若能提供健全的生態系,就會減少候鳥使用農田覓食的行為。
關於生態補償一詞,墾管處保育課長馬協群表示,應為「棲地補償」較為正確。當地原來就是雁鴨的棲息環境,卻因為人為開墾,包括耕作、硬體建設、遊憩等行為,而造成雁鴨數量降低。為了不讓雁鴨的族群數降低、能恢復族群數量,因此積極復育雁鴨棲地,包括與龍鑾潭一路之隔的草潭、跟農民租地讓雁鴨使用,目的是能讓居民與雁鴨共存。
馬協群認為,此地原本是雁鴨的棲地,人類開墾農業用途,因此對於損失的定義,很難單看農業損失;在保育雁鴨以及生態系之餘,墾管處也積極協助農民降低損失,包括贈送有機肥料給農民、協助賣雁鴨米,目的是創造多贏局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