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4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建立烈嶼地區昆蟲資源基礎調查,並蒐集其影像資料,去(2015)年起分別於太武山區及烈嶼的西吳與麒麟山附近兩地進行調查,期間觀察到明透翅蟋螽的族群,證明分布於中國華南的蟋螽,也穩定棲息於大、小金門兩個沿岸島嶼。
這項計畫是委託福爾摩沙生態有限公司張永仁研究團隊所執行。研究團隊指出,蟋螽與蝗蟲、螽斯、蟋蟀同屬於直翅目昆蟲,因為外觀上與蟋蟀、螽斯各有相當近似的特徵,因此中文名才被叫做「蟋螽」。
這類的昆蟲種類相當少,台灣本島沒有紀錄。依據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於TaiBNET【台灣物種名錄】紀錄,國內只有2種蟋螽,卻不包括明透翅蟋螽。
金管處表示,明透翅蟋螽是中國華南各省廣泛分布的昆蟲,但是牠的網路資料照片相當罕見,尤其是生態照完全付之闕如,這次張永仁在金門拍攝到牠的生態照,而且成蟲、若蟲與威嚇狀齊全,不但是國內首次亮相,也為金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留下珍貴的紀錄。
明透翅蟋螽(Diaphanogryllacris laeta)屬於蟋螽科(Gryllacrididae),是一種典型的夜行性昆蟲,白天完全看不見牠們的行蹤,入夜之後牠們就活躍在樹林旁的灌叢或草叢葉面上,成蟲目前已知活躍於5、6月間。體長約20~28mm,雌雄外觀差異不大,但雌蟲腹部末端具有與體長相當的修長產卵管(長21~27mm),不易與雄蟲混淆。
牠的體色呈淡米黃色。頭部背面具4個黑色斑紋,橫向略排列成半圓形,側單眼之間具2個黑色斑紋,有時顏面具數個不明顯的黑點;複眼黑褐色,單眼米黃色。前胸背板黑色,邊緣淡米黃色,尤其前後呈2條米白色橫條。翅膀近透明,翅脈黑褐色或黑色。
一般的蟋螽若蟲多擅長吐絲,並且會連結植物葉片製造躲藏棲身的蟲巢;推測明透翅蟋螽若蟲也有類似的習性,白晝就靜靜地躲藏在葉苞蟲巢中,夜晚才會咬開蟲巢出來活動覓食。
根據調查,蟋螽的食性因種類而異,有植食性、雜食性或肉食性的不同,推測明透翅蟋螽可能是肉食性或雜食性種類,但仍須深入觀察做最後確認。
明透翅蟋螽有一奇特的生態習性,大多數蟋蟀、蝗蟲或螽斯都擅長跳躍飛行,遇到驚嚇即以粗壯的後腳先跳躍逃避,接著就張翅飛離現場。唯獨一些體型較大、具有 發達銳利大顎的種類,因為習性較兇猛,較不怕外在驚動騷擾;受到驚動時,經常瞬間將四片翅膀極力向外張揚,讓自己的外觀體積變大許多,這是一種宣示自己不 好招惹的生態行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